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永宝 《经济师》2014,(9):31-32
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驱动因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劳动力流动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程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二者都是劳动力流动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流动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在劳动力流动率的未来预期波动中,城镇化程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且是正向的,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波动性上升后呈现出持续缓慢的上升态势。因此,要提高劳动力流动率,就必须提高城镇化程度与水平,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其在城镇中的生活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人口的变迁。从人口的自然结构角度和社会结构角度对城乡人口变迁进行综述,可以总结出人口流动对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促进了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我国国民素质、调节了产业分布,同时,又对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融入城市和农村家庭的稳定、农村劳动力的短缺等问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城镇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阐释了集约发展是城镇化理论的深刻内涵,城镇化概念中的质量提升、城镇化模式的历史演变、城镇化聚集理论的核心问题其本质都是集约发展;分析了欠集约发展是当前农村城镇化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人口欠集约、基础建设欠集约、产业欠集约、资金欠集约和规划欠集约;探讨了农村集约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一是区域集约:采取差异化战略推进区域城镇化,二是产业集约:推动城镇化与经济结构的互促共进,三是人口集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非农产业转移和身份转变,四是经营集约: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五是资源集约:推动资源的城乡间流动和整合,六是风格集约:构建自然生态 地方特色 时代背景 文化底蕴 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城镇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转移,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城镇化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测度、分析我国及各省市的流动人口规模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并基于城镇化率和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的比较探讨我国及各地区的城镇化质量,结果发现:一是我国正经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但人口由中部向东部流动比由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动更为明显。二是人口流动使得流入省和流出省的城镇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在人口流出大省和流入大省表现尤为突出。三是随着人口流动规模的迅速增长,各地普遍存在着城镇化率高于其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的状况,且有持续增长趋势,即各地存在许多没有非农户籍的人口,这部分人无法享受城镇化福利和待遇,这与城镇化的实质相悖,我国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何静  张婷  李艳 《经济师》2014,(1):59-62
山西作为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城镇化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人口与生产力布局转移的过程,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较慢已经成为山西推进城镇化的瓶颈问题,能否顺利向城镇转移劳动力是当前推进城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城市化不能停留在已有的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意义上,需要进入新的阶段,即进入突出城市功能的城市化阶段。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服务业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现代化的载体和依托、与城市化有互动的关系。强化城市的市场功能与提高城市中服务业比重相关。这一轮城市化,进城主体主要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农村人口进城,而是先进的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科技与高科技人才进城,是服务业进城。制造业出城进入城镇导致新的意义的城镇化。现代的城市化不仅是要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同时也包括城市要素向城镇和农村扩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阶层的角度,构建了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及变动的城乡核算方程,实证研究了1994-2010年间中国城乡阶层在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及变动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主要由城镇阶层决定;城镇阶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总体影响为正,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分配中城镇阶层收入份额的不断上升;农村阶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总体影响为负,主要是城乡收入分配中农村阶层收入份额的不断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都市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与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变为城镇地域;城镇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城镇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城镇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而且是精神文明的进步。它起源于工业化,促进着现代化,带动着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镇社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现“新东部、大中部、远西部”的排序格局,各区比重差距进一步缩小;而产业结构出现一产、二产比重同时下降,三产比重上升的新走势。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因素进行分解,同时结合各区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动趋势。以此为基础,对2010年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基本判断,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人数增加了2000多万人,其中向建制镇转移人数大幅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为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城镇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贫困地区的固原地区城镇化建设严重落后,既限制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制约商品经济发展。已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加强对固原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实现了7.8%,低于原定计划的8%,1999年经济增长目标又进一步降低为7%。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将中国近20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下去。现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市场深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城镇化的全称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它有3层含义:1、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原有的乡村升级为城镇,或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差别;3、各种生产资源和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充分流动。本文从这3层含义出发分析城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所谓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这一历史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二是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铁瑛  张明志  陈榕景 《经济研究》2019,54(5):164-180
本文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城市层面包含人口流动信息的人口结构指标,从微观层面研究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劳动人口比或抚养比为表征的城市人口结构变动会显著影响出口,城市劳动人口比的提升或城市抚养比的下降会显著促进出口。对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表明,城市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的影响会伴随用工成本的上升而逐渐弱化,即存在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出口的"成本效应"。城市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的影响会伴随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弱化,即存在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出口的"人力资本效应"。城市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的影响主要源于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促进人力资本提升,加快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一个全国代表性数据库,计算了2003—2013年间城镇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并从人口学视角进行了变动原因的分解分析。本文发现过去十年我国技术进步并没有带来显著的劳动参与率下降。相反,除了常规操作性工作,其他三类就业占比都在增长。增长原因既有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结构效应”,也有需求变动带来的“倾向效应”。从绝对值看,由于目前我国常规性就业占比仍然远大于美国,这意味着如果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推进,仍然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更大冲击。因此,笔者也参照已有文献做法估计了我国就业中可能被替代的潜在数量和比例,以及未来行业间就业转换的方向。基于这些计算和讨论,本文对当前技术进步采纳及就业应对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以GDP为导向的城镇化进程却通过加剧城乡资源的配置失衡、恶化农村病、引发城镇病,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加强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空间结构,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军 《生产力研究》2005,(5):36-38,F003
农村地区城市化,是指在以农村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小城镇,使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并将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渗入到广大农村地区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拓宽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建设资金短缺,户籍和剪刀差政策,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最后,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1988、1995、2002和2007年的调查数据,利用混合截面和虚拟面板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和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农村家庭储蓄率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下降,但城镇家庭储蓄率却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上升。根据理论模型,本文发现城乡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释上述结论。考虑到中国也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同时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我们认为人口老龄化本身不会降低居民储蓄率。  相似文献   

18.
<正> 1949年后的30年间,我国人口一劳动力变迁只有不正常的波动,没有出现过实质性的转移。1952—1978年,我国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份额异常稳定,近30年时间里只分别下降5.4%和0.2%;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之比仅由88.0%降为76.1%。从绝对数看,农业劳动力反而净增加1亿多。与劳动力转移呆滞相对应,此间我国也没有什么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运动,1962—1980年近20年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稳定在17—19%,城镇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停滞在12一14%的水平上。为了适应中央集中计划的偏重工业化模式对资本积累的需要,我国现代经济部门的扩张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被人为分割为互不相关的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进程中就业竞争激烈,既存在城镇劳动者者之间的竞争,也存在农村劳动者之间、城乡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竞争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通过就业机制市场化,建立就业准入制度,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竞争机会,实现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20.
迁移会影响家庭投资和消费,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的差异可能会引致农户支出结构的差异。基于此,文章将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分为常年外出和循环流动,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来考察外出模式差异带来的支出结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有显著负效应;与无外出农户相比,常年外出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13.15%,循环流动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2.57%;参与外出务工可以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性支出的边际份额,常年外出对家庭消费性支出边际份额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