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选不走     
魏新 《中关村》2006,(3):25-25
王选老师真的走了吗?所有人都告诉我:王选走了!我也亲自目送他离去。但我无论如何无法让自己相信:王选老师真的走了!就在头一天晚上,元宵节之夜,我赶到医院看他,他平静地看着我,似有很多话要对我说。病中的他依然时刻关心和牵挂着方正的发展。没有王选老师发明的激光照排技术,就没有方正;没有王选老师将这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工程技术之一转化为生产力,中国传媒业和印刷业就不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革命。没有王选老师的持续技术创新,我们这个发明了活字印刷的伟大民族,就不可能在印刷术上再次领先于世界。纵横千年,当代王选与古代毕昇,将同…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06,(7):26-27
王选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原主席个人简介:王选,1937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留校任教;1978年至1995年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1984年晋升为教授,后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08,(10)
回顾王选的一生,我不敢说能够理解他在那么艰难的奋斗中,在与疾病的搏斗中曾经历过的心灵历程。一个为祖国的发展进步呕心沥血奋斗了一生的人,一个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睿智的人,越到晚年,心中的奉献情愫会越炽烈。我们今天纪念王选,最好的方式就是  相似文献   

4.
卫汉青 《中关村》2006,(3):11-11
2006年春天,一个最耀眼的词出现在中国的天空:创新。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唯其不断创新,才从茹毛饮血的猿人进化至今日现代科技时代的人们;横看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正是依靠大量创造人才和创造成果的积累,方可人均国民生产值高于我们几倍甚至几十倍。本期“封面人物”,是一位刚刚离开我们的“当代毕昇”——王选先生。为中华文明的数字生存权而争的王选,已经超然于某一领域的科学家,也超然于企业家,在中国人眼里,这位身体单薄的长者是一位创新英雄和民族英雄。本刊主笔王宏甲的《纪念王选》,发出了享用王选先生印刷革命恩泽的全球华人的共同哀…  相似文献   

5.
王选 《中关村》2006,(3):20-24
孔子的《论语》代代相传,但毕竟是“半宗教半哲理”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论语者,讨论的话语之谓也”。我们借用这个命题,编发王选教授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语”,也是“创业箴言”,借以纪念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王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两院”院士,在爱国热情的激发下,始终坚持走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创造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古老的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被誉为“当代毕昇”,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王选教授热爱祖国,志存高远,献身科学,淡泊名利,为人谦逊,关怀青年,成为世人的楷模。我们相信,王选教授科技创新“论语”,定然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萧惑之  CFP 《中关村》2009,(10):110-113
我在《中关村》打工的七个年头里,也许是缘于工作的需要罢,十分重视也非常喜欢读创业者“励志”的书,特别是中国IT业的精英,从陈春先、王选、柳传志、纪世瀛、王志东、刘迎建到俞敏洪、李彦宏、王文京、邓中翰……至少有百人以上。他们奋斗的脚步踏着一个节拍,“创新,创新,再创新”,划出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7.
旗子 《中关村》2005,(1):32-32
如果以google的搜索为标准,那么贺卫方无疑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如果具体看一下有关网页的内容,你又会发现贺卫方也是最受争议的法学家。因为他虽然是北大法学院的教授和博导,拥有一系列耀眼的头衔,但是至今却只有二○几篇论文,同时却写了大量的豆腐块文字。作为一名学者  相似文献   

8.
韩永飞 《中关村》2009,(1):106-106
来到中关村后,还没时间看出版的小说,网络小说倒是看了几部。感到意境、情节、笔法都有可学习之处。应友人之约,看了新出版的小说《教授》。看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进教授圈几乎20年,想知道《教授》是如何写教授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有知识的人很多,能够称得上知识分子的人不多,教授中知识分子也少。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9,(8):26-27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EPN术的第二次发明”。1954年至1958年王选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至1959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1959年至1978年任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产业报道》2002,(11):49-50
2002年7月29日,香港上市的方正控股公司发布公告称,方正高层进行换班,王选于7月26日离任该公司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保留首席科技顾问一职。张旋龙同日被委任为方正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至7月29日,方正建立了新的董事局班子。之后,王选实际上彻底淡出了公司的管理。方正结束了王选时代。而作为方正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王选对方正乃至整个业界的影响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1.
王晓冬 《中关村》2006,(6):102-105
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企业家?是一家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还是一个掌握国际领先技术的科技公司?这是任何人见到宋守根和他公司之后都会发出的疑问。他的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却汇集了国际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数学家;他的公司拥有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巨型客户,同时公司成员却在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INSPEC三大检索机构检索,出版专著两本。他始终怀抱着科研的痴情,却又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新创办的公司之中。他曾经回乡务农,却又终究凭借着一股拼搏的精神成为著名的教授。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2.
温丽姿 《中关村》2004,(12):78-79
从四十万元到四十亿元笔者见到北大科技园总经理叶丽宁,一开口就问得不太客气:“北大科技园的楼,为什么起得这么慢?成府园区的地块都空了几年了,到今天还空着,要空到什么时候?”叶丽宁回答得非常爽快:“你先听我说一下我们的发展条件,你就会明白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但北大科技园从1992年发展至今,我们却可以说是在‘没有支点’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其中的艰辛,外人可能很难了解。但是,虽然没有支点,但我们仍旧做起了一番大事业。目前,总计向学校上交2亿元的现金,成为校办企业的支柱之一。”叶丽宁从1992年北大“推倒…  相似文献   

13.
李琳  CFP 《中关村》2007,(5):76-78
日前,一篇出自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的博文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篇题为《也许,我将被迫离开人民大学》的文章创造了十天来阅读十万余次,评论近四千篇的纪录,也引发了一场针对“高  相似文献   

14.
常克永 《中关村》2004,(5):90-93
到了河南宝丰,如果你没坐过“三蹦子”(机动三轮车),人们会认为你是外地人;如果你没喝过“宝丰大曲”,人们会认为你是乡下人;如果你没听说过“马街书会”,人们则会认为你是山里人。老实说在2004年春节之前,我兼此三种人于一身,怪不得正月十二那天赶到马街时我被老乡误认是初来乍到的“说书的”呢。  相似文献   

15.
赵凤桐 《中关村》2010,(6):83-83
三年前,《中关村创新谱》问世,曾引起热烈反响。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把中关村称之为“中国未来的动力引擎”,这部书稿之所以受到关注和好评,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英雄”。书中记录了中国创新创业的先锋,从陈春先、王选、柳传志到王文京、杨元庆、邓中翰、李彦宏、张朝阳……51位“知识英雄”,尽管他们创业的道路崎岖不同,但都来自于中关村。都是秉承“创新”理念,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书写了中关村波澜壮阔的历史,正在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卷。  相似文献   

16.
在“讨伐”中国经济学家的声浪中,我 蓦然想起了顾准先生“用鲜血作墨水”写 作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我刚刚读完新近 出版的《顾准画传》,书页上留下斑斑泪 痕。我不是性情中柔弱的人,可是顾准先 生的人格魅力,让你无法 自已。顾准不仅是一位伟 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更是一位令人景仰的“道 德的实践者”。许纪霖教授 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一 书中说,“顾准本人很少有 道德的话语,我们翻遍《顾 准文集》,没有发现任何的 道德高调,只有对传统理 想主义的冷静反省。他个 人的道德高尚不是通过高调实现的,而是 以悲壮的身体力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在开始这次采访之前,我一直在设计这位未曾谋面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学副校长的形象;一个城府甚深的官员,冠冕堂皇的样子……事实上,我的这位采访对象与我预期的形象真是大相径庭;他没有沾染一点官场虚设的作态,谦逊纯朴,开诚布公,率真耿直。清瘦的脸上一直是平和地叙述他的事业,他的人生轨迹。骄人的成就这些年,张思明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是北京市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1998年评定),他撰写论文10余篇,其中五篇在全国、市级评奖中获奖,1999年  相似文献   

18.
《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一书收录了周其仁教授近一年来发表的经济学随笔四十余篇,主题是对经济大时代的观察,包括中国制造、企业改制、垄断管制等多个侧面,也有回应郎咸平的评论文章。作者一如既往,从经济现象或思想现象出发,提问题,辨观点,阐释自己的见解。本书由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亲笔提写书名评论:“中国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授是个猎人,文笔流畅,潇洒豪爽,不滞干物,大有猎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老鼠会"也IT     
说到"上线"、"下线",谁都明白是传销,也就是常说的"老鼠会".一个老鼠跟另一个老鼠说,给你一个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现在,老鼠会也IT了.前不久,我的电子信箱里就收到了这样一个老鼠信息: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中关村》2004,(6):122-122
编个精华本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非常欣赏贵刊的文章,有一期杂志里面有一篇《曹操与普京的博弈囚徒》,这篇文章角度非常新颖,内容也很有意思,我从中获益非浅。我是做书籍出版的,所以,遇到好文章,我就想编出一本书来。我向贵刊领导提个建议,不妨把若干期杂志里面的精品文章编辑成册,做一个精华本。这样的册子,应该说,销路会很好。这样做,对杂志社来说,也是个创收的办法。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北京香山南路13号王宏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