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资本化是农地产权的资本化。农地资本化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以坚持农地集体所有,严格土地用途,用活使用权为原则。目前,农地使用权资本化途径较多,实际还应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非农资本化经营和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补偿制度;而农地所有权资本化途径主要体现为农地征收、征购、平等交易等。农地资本化要顺利健康推进,促进城乡统筹深入全面发展,还须在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市场、技术与人才、社保体系等方面构建起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地资本化流转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主要有:农地用途改变,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产权权能缺位,强制农民流转的风险;盲目推进规模化,经营风险失控的风险;资本化流转的市场风险。化解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的对策有:加强对流转农地的监管、推进农地确权、构建“三位一体”的农地流转市场、弱化农地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特色之一是农村集体土地资本化(简称农地资本化)。中国农地资本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利益分配、要素配置与城乡发展"三维失衡"。"三维失衡"需要"三维联动"突破,即构建土地财政税收化、要素产权(地权)均等化与公共服务(民权)均等化的"三维"联动机制,兼顾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使中国农地资本化走上内外平衡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本化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泽 《财经科学》2008,89(3):99-107
农村土地资本化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的关键性制度创新.农地产权主体虚置、严厉的农地用途管制导致的农民土地发展权缺失、现行法律时农民土地权益性融资实现再生产扩大争收入漉增加的可能性加以限制,是实行农村土地资本化的三大障碍.因此,在统筹城乡的综合配套改革中,做实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以土地发展权的贴现来分摊土地用途管制的成本,大胆尝试农地使用权抵押可获得性的农村金融工具创新,是土地资本化的改革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农地资本化流转与农业投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强 《财经问题研究》2011,(10):120-125
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在于现有分散的、以家庭为主的农地经营模式以及与之匹配的、以农户为主且结构单一的农业生产投入机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求。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不变、加速农地资本化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流转的最大意义在于以市场机制和农地经营权价值形式实现了农地流转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提高农地经营主体收益预期,激励和吸纳工商资本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全面建构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且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多元投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农业发展投入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丽丽 《经济师》2009,(12):34-36
农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此,新一轮发展将通过农村劳动力要素大量转移和土地要素积极流转,赋予农民完整、公平、自由、合法的农地使用权利。企业化农村合作农场模式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适应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稳定和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地金融的制度基础是农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并赋予农地使用权物权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农地使用权的证券化和资本化,可以丰富农地金融产品,促进农地金融市场的机制建设,并使农地金融的参与者获得更多的筹资渠道和资产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刘愿 《经济纵横》2008,(1):111-114,40
本文介绍深圳市农地国有化的背景及政策,并以宝安区新安街道办上合社区为例,分析这一农地国有化政策对原村民及农村的影响。深圳农地国有化使27万农民丧失了据以形成自生能力的土地要素所有权,实质是城市化的陷阱。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地权归农及农地转用市场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以土地银行主导农地使用权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随着工业化增值并通过土地资本化带给农民收益,是农民参与工业化实现自身转型的自然过程。国家成立土地银行,对土地银行赋权,兼顾经济社会多重目标,给予它主导土地流转的权限,使得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市场逐渐对接和对等,并更好地服务农民创业和农业产业化。农地资本化是农民转型的催化剂,可以改进农民财富结构,带来产业再集聚和城镇繁荣的新局面,并促进农民转型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杜明义 《发展研究》2013,(11):95-100
中国小农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形成了极强的路径依赖性,小农农地产权制度赋予了农民一定土地权益.但其不利于现代社会化生产,趋于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锁定状态.土地承包制实际是传统小农农地产权制度路径的回归,其在一定产权效率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土地承包制的产权制度约束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推进农地产权的资本化改革,促进农地市场化、规模化运作是农地产权现代转变的根本途径.所以要推进小农农地产权制度的现代转变还须进行产权界定保护、政府职能转变、市场机制构建、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保体系健全等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绩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农地制度演变的过程和特点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 :个人化程度高、产权明晰的土地制度是有效率的。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土地经营权并使其资本化、物权化、法律化 ,突出产权结构中土地承包权的核心地位 ,应该成为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土地经营权的强化和农地制度创新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 ,必然使农地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呈多样化特征。这既符合制度变迁的效率特征 ,更符合目前中国农村不平衡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农地资源禀赋条件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经营权从所有权分离出来,实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是中国特色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变革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物权化向资本化的转移,是中国特色农村市场经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二次质的飞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是其物权化的结果,是解决土地流转难题,推进农业经营机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的基础,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必然趋势,是农民拥有国民收入分配权的重大制度变革,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13.
张良悦  刘东  刘伟 《财经科学》2013,(3):105-114
利用1999-200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资本化对投资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21%;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促进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另一方面又挤出了居民储蓄向实体经济投资的转换,使中国的土地资本化带有某种"荷兰病"的特征。分析表明,近年来快速的农地非农化所生成的土地资源并不是作为直接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而是作为一种资源的资本化进行大量贴现,并推动当地政府投资和本地经济增长。土地资源的资本化不仅使中国经济闭锁于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而且也对耕地资源的保护造成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技术经济》2015,(10):126-132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收是我国农地城市化的唯一途径,而农地征收补偿标准在大规模土地城市化浪潮中争论尤多。补偿标准核定可以理解为信息不对称下的定价行为,但是在中国,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土地制度和征收制度下陷入困境而不能得到解决。传统农地年产值补偿法和区片综合地价无法满足居民户的激励相容条件和参与性约束条件。孙中山提出的地价核定方式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思路,即实现信息揭示的直接机制。所以,解决中国农地征收补偿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可以改革补偿方式,设计一种直接显示机制,不过在制度上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和征收制度,即明晰土地产权,恢复居民退出权,保证居民出价权,提高居民评价能力,实现土地要素的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的不断推进,将推动城乡之间要素相互融合、实现优化配置。处于"四化"交集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也将发生变革。在分析农地利益相关者改革愿望的基础上,对湛江农村土地经营创新的四种模式,即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承包经营权资本化模式和土地流转模式的做法、效果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创新的组织保障,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分置是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产权基础,而保障农民的发展权是实现土地创新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曾庆伟 《经济论坛》2010,(8):213-215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在资本化社会进程中,除了生产的矛盾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以外,还有两个可能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资本化生产的反人道性问题。它至少包括资本化生产关系形成、资本化生产过程和整个资本化社会体系三个层面的反人道性问题。二是资本化社会的全面异化问题。它囊括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8.
马毅 《经济论坛》2013,(11):106-111
本文跳出传统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法学研究视角,从经济平衡视角研究知识产权资本化的生产、商品、货币化过程。强调集群创新网络发展战略是知识产权资本化战略的重要基石,并结合集群创新网络机制对有效实施知识产权资本化进行了全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研究开发费用应当全额资本化、全额费用化还是有条件的资本化,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认为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优于资本化.  相似文献   

20.
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需要国有企业资本化提供微观基础.本文基于流动性视角构建了一个国有企业资本化改革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以阐释国有企业资本化的内涵、结构,以及其作用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国有企业资本化的本质是流动性不断提升.通过引入空间维度流动性的概念,本文将公司制改造、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纳入了国有企业资本化的范畴.根据流动性差异,国有企业资本化从低到高可分为公司化、股权多元化和证券化三个层次.通过产权效应、治理效应、竞争效应、松绑效应和再配置效应,国有企业资本化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绩效和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