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认识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问题的认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一是公有制关系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兼容性问题,这两个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过多年经济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人们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重大突破。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计划与市场作为资  相似文献   

2.
王恩铭 《经济师》1995,(5):39-39,61
<正>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断澄清了多年来困扰我们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错误观念,对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必然性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既然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因此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是不相容的。尽管后来逐渐承认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存在,但仍然把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同计划的作用置于绝对排斥的地位,似乎计划起作用的地方,市场机制就不起作用,或者反过来说,计划作用到不了的地方,市场机制才起作用。这样一种把市场视为同社会主义经济的本性不相容的观点,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例如:  相似文献   

4.
地主保护主义是阻碍和干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障碍,有效地打击和清除地方保护主义是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开放、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地方政府或所属部门,为了保护地方局部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市场,操纵市场,设置市场障碍,破坏市场机制,限制非本地企  相似文献   

5.
一、价格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曾经指出,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这个论断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对我们今后改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这里的市场导向,主要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奇迹显示了中国独特的制度力量,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对于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落实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依靠人民,这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践和理论都表明,“私有制加公共财政再分配”不是依靠人民发展经济的制度;改革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质是要构建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面对一些地方“改制”造成的公有制经济严重削弱的态势,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振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8.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依靠人民,这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践和理论都表明,"私有制加公共财政再分配"不是依靠人民发展经济的制度;改革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质是要构建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面对一些地方"改制"造成的公有制经济严重削弱的态势,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振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需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理解如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回顾总结30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建立到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年政策演进的表层演进轨迹是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演变,深层演进轨迹是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演变,本质上是一个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以走向全国统一大市场并与外部市场有机衔接的市场现代化过程。实践创新涵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经济多元化发展、对外开放深化、市场体系建设以及政府规制改革。理论创新体现在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度优势、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优势、“一种资源、一个市场”的功能优势以及“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调优势上。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在于建立并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体系,路径重点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机衔接、实现数字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融合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赋能市场与政府的功能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本文对下述三个方面略述已见。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我们现在所讲的市场经济,一般是指社会经济运动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主导,一切经济活动受市场规律制约的经济运行形态。现有资料表明: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世纪  相似文献   

11.
经验、教训与启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国家发改委赴德考察团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进行考察研究。期间,中德双方就社会市场经济的诸多内容深入地进行研讨,交换意见。经过考察调研,大家认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实践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一)基本情况。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由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力量在调节经济活动方面的作用,在市场调节无效时由国家进行必要的干预。市场自由原则与社会均衡相结合,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念。1郾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完全成功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性、优越性和特点。在充分肯定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怎样理解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怎样看待和进行宏观管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等问题,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崔辙 《经济师》1992,(5):13-15
<正> 一、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 1、一个历史的命题:布鲁斯模式 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甚至先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早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前,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无市场的集中计划体制,而1907年也有人主张计划经济下的模拟市场。到1920年,法国经济学家冯·米塞斯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一文,从而挑起了一场社会主义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苏东国家来看,都经历了用计划否定市场到承认市场、利用市场的过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史,乃至世界经济史上的空前试验。这一过程中有经验、有教训,不仅对苏东国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熊新平 《经济师》1993,(2):45-45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志就是把企业直接推向市场,让企业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自由搏击,优胜劣汰。但是,多年来形成的吃“大锅饭”的思想根深蒂固,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对企业进入市场也有一定的阻碍。笔者认为:企业要真正进入市场,必须建立和完善与此相适应的外部环境。 1.明确管理体制十年改革,中央、地方、企业之间实行分权,企  相似文献   

16.
贾康 《经济纵横》1992,(11):8-11
<正> 一、改革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近十四年的改革实践,以及理论思考与国际比较研究,关于我国改革的主题及改革举措,已日益清晰:即围绕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解放生产力这个中心而进行.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的、以市场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机制的商品经济.它与传统模式下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有根本性的区别.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必将推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控制下对资源起配置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这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确立,使我国在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上跨入了一个暂新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控制间接化和经营管理法  相似文献   

18.
略论产业布局的市场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火云 《经济地理》1993,13(1):6-1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十四大已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界正为此而鼎力鸣锣开道;决策阶层自上而下都将此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制订规则、破除关卡、培育市场、转换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及其它各种微观经济活动主体都在图谋良策,准备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接受新的洗礼。随着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在市场一般层面有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和规定;在市场特殊层面则有根本区别,表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同,分析的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辩证的、历史的,西方经济学则是辩护的、非历史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要以马克思经济学为指导,并在市场一般层面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发展地方经济,必须大力培育市场,即是说,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商贸条件,经济环境、人文条件等,科学地建立和管理与商品经济相衔接的市场,并抓好衍生市场的建设,以形成地域经济、地区优势,使之兴旺发达。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地方,是商品交易的总和,市场是商品生产和交易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的供给和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