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农民权益是我国法律中人权的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法律平等性的本质要求,更是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的要求。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农民权益受到损害,影响农民群体在法律中的地位。从经济法角度出发,探讨农民权益保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曦 《南方农村》2014,(5):28-31
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应居于主体地位,表现在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主体,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体,是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主体。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缺失;农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民产权主体地位缺失;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缺失。因此必须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重构农村土地制度,增强农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农地产权主体地位;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增强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何虹 《农村经济》2007,(12):13-17
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而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是问题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民没有作为国家公民和市场主体应有的地位,本文针对当代中国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现状,从法律的视角分析造成农民地位弱势的原因,提出提高其法律地位、根本消除身份歧视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一项长期、艰巨的伟大事业,农民是这项事业的主要实践者,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然而。现实中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得到确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国家必须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改革和完善,给予农民主体地位实现进行保障。为此,要完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民自我治理制度;大力加强农民自发团体建设,实现参与式发展的自治组织制度;赋予农民更多权力,改革农民参政议政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对矿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发展历史和逻辑角度,分析了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发展趋势和制度逻辑;针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在产权意识和制度设计逻辑关系上的突出问题,从明确矿产资源产权法律制度主体地位,区分行政许可的资源配置和产权约束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思路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覃琳  邱凌 《中国土地》2012,(7):38-39
●复垦补偿的价格基本由政府单方决定,最终风险却只有农民自己承担●地票运行中,一要确立农民的复垦主体地位;二要确立农民地票交易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权益,是重庆市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运行地票制度强调和坚持的基本原则。但随着地票制度运行的深化,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民承包地有偿退出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重庆梁平县及宁夏平罗县农民承包地有偿退出的运行制度,重点从制度生成、退地条件、参与主体、补偿标准、资金来源、退出形式、土地利用、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平罗模式"和"梁平模式"退地制度的缺陷——政府收储制度、退地农民落户制度、承包地抵押制度及承包地价值评估制度存在不足,以及"农迁农"落户制度、退地制度中主体纠纷隐患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两种退地制度缺陷,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对农民根本权益的保障。文章从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制度角度,分析建国后原始取得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原始取得主体不明确,应借鉴表见代理制度扩大原始取得制度中发包方的范围。对于原始取得的公示方式,应采用登记要件主义,区别于《土地登记办法》中的土地登记程序,明确规定由发包方进行登记申请。  相似文献   

9.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让农民真正享有主体地位,就必须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农民的主体地位只能在参与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相关制度中,参与式发展机制起着基础性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主要应以引导性、鼓励性和支撑保障性的混合性政策工具为主,并在适宜的场合尽量采用自主性政策工具,尽量少使用强制性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由于法律制度的缺陷和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民流转收益低、主体地位不受尊重、流转后就业与社会保障面临风险.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推进地权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制政府行政权力;完善农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中介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确立当化中国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型体地位出发,从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农村经济社会现实矛盾的分析入手,论证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并提出解次这一基本矛盾的建议: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增强农民的主体性,牢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曾鸣 《山西农经》2020,(3):10-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离不开农民这一主体。从3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依据,指出了农民要真正成为乡村振兴主体需面对的现实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给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阐述了当前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成因和意义;从行政权力干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行权能力受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确权工作滞后及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侵占农民合法利益等角度揭示当前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体系的问题;给出规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中的行政权力,增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行权能力,强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的确权工作及丰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内容以保障农民利益等重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原动力,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农民主体地位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和辨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关于农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梳理,阐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提出关于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实现途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三个要求:一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和本位。二是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这集中体现在农民家庭是承包集体土地的法定主体,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可以由农民家庭自己经营,也可以通过流转经营权由其他经营主体经营。但不论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16.
耗散结构理论关涉下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分析了新型农民素质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策略,力图使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7.
总结过去30年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大的成就在于逐步从政策和法律上认可并赋予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奠定了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确立了农业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回顾起来,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地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征用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四条基本思路: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土地产权多元化;修订征地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农民权益;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事后救济制度,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9.
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把握明晰产权、承包到户这个核心,真正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把握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这个关键,让农民增强发展能力,扩大发展成果;把握统筹兼顾这个要诀,正确处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重大关系。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需要尽快制定规范的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试点,提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研究提出天保区、公益林区、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改革指导意见;加快完善各项政策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制度、提升农村土地整治综合效益,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性地位的必要性、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意愿及土地整治因农民主体性地位缺失而造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农民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体性地位十分必要,为切实增强农民主体地位,应在完善农村土地整治管理办法、将农民集体纳入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程序设计、加强对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民权利实现的监管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