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秋胜 《魅力中国》2014,(5):114-114
现代造船模式的支撑技术不是单一的,而是各方面综合作用的完整体系,既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也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的指导。本文首先从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内涵概念入手,阐明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内涵和定义,通过对现代造船模式与传统造船模式的对比,分析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也是现代造船模式的优势所在。通过对现代造船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我国现代造船模式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经过进一步探讨发现我国现代造船模式的支撑技术进一步革新所面临的困境。现代造船模式在主体技术、相关技术和管理技术三方面的技术支撑下要寻求进一步发展,要从对三者的深入分析中寻找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王金晶  金梅 《发展》2013,(11):75-77
对经济技术合作模式的研究,有助于甘肃开展跨省(市、区)经济技术合作,发挥本地优势,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本文在总结甘肃现有省际经济技术合作模式基础上,分析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甘肃进一步开展省际经济技术合作模式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3.
技术转移可以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科研院校与企业之间、创新服务中心与企业之间的多种模式,每种模式又被细分为不同的类别。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各取所需,达到自身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且模式不同,达到的技术转移效果也有所不同。文章基于供方视角,对不同模式下的技术转移进行分析,具体阐述每种技术转移模式的优缺点,为供需双方进行技术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技术扩散及其模式 一般说来,技术扩散过程始于技术发明或技术成果的首次商业化应用,与该技术随后的整个商业化应用过程自始至终相互联系.一项技术从首次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直到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全过程.技术扩散的模式很多,按照技术扩散过程中创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知识产权转让的方式与程度来分类,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发散式扩散模式、直线式扩散模式、网络式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技术获取模式对于过渡时期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技术获取模式发生了某些变化,许多国际大企业开始由内部的R&D转向寻求通过外部技术获取模式获取技术.  相似文献   

6.
论发展中国家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发展中国家现有技术进步模式(即内生技术进步模式、直接技术引进技术进步模式和间接技术引进技术进步模式)受到发展中国家的低水平需求抑制及其它因素制约难以保证发展中国家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因此我国们以国际资本流动证券化趋势的事实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发展中国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即发展中国家以结构性优势为基础,运用国际证券引资方式,由本国优秀企业进入发达国家从事直接投资活动,借助发达国家高层次需求结构和研发力量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然后通过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内部渠道,转移先进技术来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一种创新技术进步方式,除了对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进行理论阐述外,我们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实施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技术扩散及其模式   一般说来,技术扩散过程始于技术发明或技术成果的首次商业化应用,与该技术随后的整个商业化应用过程自始至终相互联系.一项技术从首次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直到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全过程.技术扩散的模式很多,按照技术扩散过程中创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知识产权转让的方式与程度来分类,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发散式扩散模式、直线式扩散模式、网络式扩散模式.   ……  相似文献   

8.
美日农业技术进步的经验与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机械性技术进步和生物性技术进步。美国农业走的是以节约劳动为特征的技术进步道路;日本农业走的是以节约土地为主的生物技术进步道路。我国应选择以生物性技术进步模式为主,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有机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应用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能,但现有研究对数字技术应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的探讨还不够丰富。基于浙江省制造型企业213份有效问卷,阐释和实证检验国际化模式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股权模式的国际化对数字技术应用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基础显著正向调节股权模式与数字技术应用的关系;知识搜索显著负向调节股权模式与数字技术应用的关系;知识基础和知识搜索在股权模式与数字技术应用之间起联合调节作用,而且知识基础高、知识搜索高时的强化作用更高。  相似文献   

10.
国内专家在研究先进国家技术转移模式的过程中发现,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转移模式中,借鉴欧盟创新驿站(IRC)的模式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上海技术交易所创新先行,在2007年3月建立"青浦创新驿站"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窗口,直接走访企业挖掘技术需求,以需求找技术、找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技术转移服务的效率,证明了这种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自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在探索有效的资产处置技术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然而,一国不良资产处置技术模式的选择不是由主观偏好来决定的,而是由本国的实际状况来决定的。本文正是在分析不良资产处置的集中处置、分散处置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三种技术处置模式,并从五个维度聚焦一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技术模式选择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以及目前"转轨"时,不良资产处置技术模式的选择问题,并得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应选择以分散为主的混合处置技术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前沿文献的梳理,归纳出技术外溢的五大影响因素——股权、行业特征、吸收能力、制度变迁以及地理因素.并进一步归纳出影响因素的两种研究模式——产出回归模式和技术回归模式,分析比较了研究模式的优缺点,展望了技术外溢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的分析,阐述A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与措施,分析了A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人才相关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技术转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具体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技术转移的最终效果。在分析中外技术转移模式和相关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交易转移、合作转移和衍生企业三种模式,发现技术的市场价值评估,技术转移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科研机构和人员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和实施,进一步强化技术市场价值评估,培养和引进综合素质人才,明确科研机构和人员的价值取向可以更加高效的促进技术转移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技术的产生是信息技术时代迅猛发展的产物,其遵循开放分享的硅光理念要求档案管理模式必须从传统转型,这是自媒体技术冲击下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释义切入,对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遵循的管理理念,以及自媒体技术中对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催生效用展开分析,构想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创设路径,为当今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鲁强  余伟萍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72-174
汽车工业的发展一共有三种战略模式,即完全自主发展模式、完全开放模式和自主开放模式。中国轿车产业走的是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自主开发模式,更偏向于开放;中国载货汽车产业走的也是自主开放模式,但是更偏向自主开发。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下,中国载货汽车产业必须加快载货汽车产业集团化、规模化战略变革,加大技术更新和研发投入力度,加强载货汽车品牌化和国际化战略,才能提高载货汽车产业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技术研究与开发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技术整合日益成为保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为经济和有效动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因此,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既要吸收现存创业教育模式的优良理念和实践方法,又要紧紧围绕其"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突出服务型大学的特征。符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必将有力的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才能的发挥,更好的体现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因此,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既要吸收现存创业教育模式的优良理念和实践方法,又要紧紧围绕其"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突出服务型大学的特征.符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必将有力的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才能的发挥,更好的体现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明确了营销资源与技术资源的概念,依照资源宽与深的分类,构建了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的4种整合模式,探讨了不同资源整合模式下的创新战略选择问题。结果表明,采用技术导向型或集中化资源整合模式的企业适合选择探索式创新战略,采用营销导向型或多样化资源整合模式的企业适合利用式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