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上半年,在深圳的一些区域,商品房价格出现了下跌,个别区域房价下跌幅度甚至超过40%,这意味着,有些首付在三成左右的购房者购置的物业已经成为负资产,在一些房价下跌较大的区域,炒房者不堪多套住房的利息重压,被迫放弃保值增值条件不太好的房产,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迫于过大的还款压力,选择了“断供”。可以说,在房价的大幅下跌过程中,“断供”将成为常态,当然,目前深圳的“断供”还没有出现规模化,也还没有影响到银行的信贷和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2.
大富翁是全世界人都爱玩的股票游戏。而在游戏中领悟出来的很多经验与“生财之道”也可在现实的股市中得以见证。耐心是“王” 游戏中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买进的股票一路下跌而且看上去还要继续下跌此时如果你忍耐不住并抛出股票,往往会遇到“股价一路下跌,卖出就涨”的尴尬局面;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往往若此。其实大部分时候控制个人命运的不是头脑,而是不理睬环境压力坚持到投资成功的耐力。敏感的投资者不管它多么聪明。往往经受不住命运不经意的打击而被赶出市场。耐IC\是投资者的一种美德。更是股市投资成功的关键之所在现阶段的…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某楼盘业主怒砸开发商售楼处”,说是因开发商降价售楼,引起前期高价买房的“业主”强烈不满,集体要求退房或补偿,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就动手砸了售楼处。这种闹剧,每当楼市下跌,就会上演,说明我们的市场还远远没有成熟,我们的市场参与者还不合格,而我们媒体所折射出的社会观念,还存在很多误区。  相似文献   

4.
“这段时间,我们的一种P.O425型号散装水泥销售价就在每吨290元左右。相比2008年同期,下跌了20到30元。”南京江南水泥厂的一位销售员说起价格时,感到十分忧虑。  相似文献   

5.
在现在的中国,房市的“看涨派”就和股市的“看跌派”一样遭人记恨,虽然他们可能手握真理,但群众也更爱用情感麻痹理智。“不幸”的是,旅美学者俞坚就是这样一位“看涨派”,如果读完他的新作《房地产:第三层空间》,期待读出房价下跌迹象的希望会落空,某些观点甚至会让你联想起任志强那些赤裸裸的“看涨”言论。但你也许不得不掩卷叹息:这确是“逆耳忠言”。  相似文献   

6.
陈米 《房地产导刊》2003,(73):96-99
当然遮并非样板房独有的问题,在一些高级酒店.甚至不是很高级的酒店,接待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眼睛都是“有色”的。一看衣冠楚楚.必是“大款”,笑脸相应,热情接待,如果是衣着普通的小市民,热情指数必然会下跌很多,在售楼部也就罢了,你不接待有新手会接待,可在样板房里.“寒酸”的  相似文献   

7.
透明企业     
9月,秋高气爽,天空仿佛透明了许多。 但是,与自然现象中的透明相比,中国很多企业却显得并不那么透明。且不说那些非规范化的企业,即使是在规范的上市公司中,不透明者也不乏其例。 今年7月30日沪市下跌108点,成为近两年来的下跌之最,从而上演了一幕中国版的“黑色星期一”。有人说,这次狂跌是由于大量违规资金进入股市造成的恶果,实际上大批不透明上市公司混水摸鱼式的恶性圈钱才是“黑色星期一”的幕后总导演,而违规资金只是导火索而已。因为就在7月27日和7月28日这两天,刊登预亏公告和业绩预警公告的公司就有4…  相似文献   

8.
上半年,厦门楼市延续了去年年底以来的回暖态势,不论成交套数还是成交面积,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创下多个“历史新高”。但到了7月份,厦门住宅成交量降到758套,比6月的980套下跌了23%,比去年同期的2298套下跌67%。成交量的下跌,与存宅的减少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阎华 《财务与会计》2006,(10):65-65
一看产品结构是否“新瓶装旧酒”:在QDII问世初期,各银行以“稳”字当头,普遍选择低风险的投资品种,收益率一般在6%左右。以东亚银行首款QDII产品为例:该产品是境外非常流行的“反败为胜”单边触发看跌型汇率挂钩产品,期限为6个月,挂钩于英镑兑美元汇率,英镑下跌幅度越大收益越高,最高收益率为6%,这一收益率的实现条件是英镑兑美元半年内任意时刻单边下跌480点。如果在未来6个月的任意时刻,英镑兑美元汇率下跌100点,收益率为5.5%。  相似文献   

10.
从“收购门”到“调查门”再到“退市门”,绿城集团的资金链备受关注与考验。绿城集团的撇清声明和银监会的澄清表态,并没有成功挽救绿城股价的一路下跌。  相似文献   

11.
证券咨询业:机遇无限转型图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士君 《上市公司》2002,(12):58-61
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步入低速发展阶段,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纷纷走上价值回归之路,各大证券市场市值下跌几乎都超过30%,中国股市从2001年中期开始大幅“补跌”,跌幅接近40%。随着沪深股市的大幅下跌,年轻的证券咨询业同证券业一样,告别了前几年牛市时“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物流科技》2008,31(8):31-31
近日,美国国家零售联会(NRF)及下属的“全球视野”网站上公布信息.美国港口集装箱进口量已持续下跌7个月.今年2月份进口量估计下跌了10%。  相似文献   

13.
易宪容 《英才》2009,(2):30
最近市场流行着一种观点:房价下跌会危害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房价下跌。也就是说,美国房价仅下跌15%,就导致了危害世界经济的大危机。如果中国房价下跌,并且下跌的幅度大,那么中国的金融危机将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4.
魏雅华 《企业研究》2009,(12):14-16
在房价这件事上,国家似乎有点左右为难,房价变成“热得快”,老百姓不愿意,可如果房价朝下跌,GDP又怎么办?银行愿意吗?GDP再跌,就业岂不更惨?GDP每跌1个点,就会有800万人失去工作,受伤的还是老百姓,于是2010年:中国的房价是涨是跌?就变成一个谜。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没有了以往“地王频出”的喧嚣,整体表现出平淡的状态。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CRIC显示,2011年5月,随着政府供地回升,多数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积较上月有所上升,但相比去年同期,有六成的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同比下降。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前五月上海土地成交量下跌2.14%,成交金额下跌42.22%;北京的情况似乎更糟,成交量下跌31.38%,成交金额下跌70.72%;天津、深圳、成都、武汉等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相似文献   

16.
近两个月,因为房价下跌引发的“房闹”事件层出不穷。业主使出浑身解数,旨在争取退房或者获得补偿。  相似文献   

17.
降价是根本     
易宪容 《英才》2008,(3):50-50
“房价既不能上涨过快,也不能下跌太快”的言论,表面上是来发展市场,实际是在剥夺绝大多数居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总会计师》2008,(10):103-103
“我们欢迎市场下跌,因为它使我们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价格拣到更多的股票。”  相似文献   

19.
金融     
《房地产导刊》2013,(5):15-15
黄金价格跳水引抢购 索罗斯警告称黄金已不再是避风港;高盛罕有的年内两次下调金价预期;塞浦路斯出售黄金储备套现恐引发欧猪五国“骨牌效应”。多重利空下,截止北京时间4月15日晚上9时30分,纽约黄金现货报每盎司1406美元,相比2011年高位1920美元下跌26.8%。通常来讲,超过20%的价格回调就已经达到了“熊市”的标准。这也意味着黄金持续12年的大牛市告终。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生活     
炒股避免“被套”的八招 第一,有备而来。千万不可以盲目地去买,然后盲目地等待上涨,再盲目地被套牢。 第二,一定设立止损点。做长线投资的必须是股价能长期走牛的股票,一旦长期下跌,就必须卖! 第三,不怕下跌怕放量。有的股票无缘无故地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交量的放大。所以,对任何情况下的突然放量都要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