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推动楚雄州旅游扶贫工作进程,使楚雄州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文章研究了基于扶贫的乡村景观分布特征,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楚雄州基于旅游扶贫的乡村景观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打分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以及专家对楚雄州五大类型乡村景观的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并通过加权法计算各类型基于扶贫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基于旅游扶贫的楚雄州乡村景观分布较均衡,接近于平均分布。5大类型中民俗文化型景观质量最优,其次是景区带动型、生态环境型和城镇依托型,产业融合型景观质量最差。[结论]发挥楚雄州特色,大力发挥民俗文化型乡村景观在旅游扶贫中的带动作用,鉴于景区带动型乡村景观是地区乡村旅游名片,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其建设力度,提升景观综合质量。由于产业融合型乡村景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楚雄州应继续保持对其开发、摸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集市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存在的一种商品交易活动形式,是按一定周期定期聚集形式的市场。在楚雄州少数民族地区,这种传统的贸易组织形式仍然广泛存在。集市对于旅游业的意义在于,它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经济盛会。在楚雄州相对落后偏僻、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地区,集市是生活中周期出现的大事,就象节日一样,不仅仅是做买卖的日子,而且是全面、系统、集中的民俗展示。集市上集中出现的各种民俗事象,以它浓浓的民族味、乡间味、地方味、生活味,让城里人新奇无比;集市本身,成为一个活的旅游吸引物。  相似文献   

3.
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州,各民族文化交融、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交融,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文景观齐全,文化底蕴深厚,是红河州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巨大财富,是宣传红河,让红河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红河、促进对外开放、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好载体。据统计,“九五”期间,红河州共接待旅游者172008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806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5822万元。  相似文献   

4.
楚雄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州十个县市几乎都分布着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景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整个旅游业显现出了三大特点:一是增长速度快。十多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都超过10%。二是产业体系初具规模。2001.年全州旅游业总收入达4.51亿元,约相当于GDP的5%,直接从业人员达2600人,间接从业人员10000余人,各类旅行社、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景区景点、运输、教育等产业体系基本完备。三是产业覆盖面广。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顺应当今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只有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两者更好地融合,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拉动广西各民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发生在乡村地区的一种旅游形式,其本质特性表现为: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以当地居民为主,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旅游活动场所是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具有资源广博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旅游活动的高参与性、农业旅游产品的强季节性、经济价值的显著性、地域和民族文化的明显差异性等特点。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特点之后,探讨了制约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制度障碍、观念障碍和结构障碍。  相似文献   

7.
纳桃村具有典型的布依族特色村落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纳桃村蕴藏的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是可以与乡村文化振兴和康养旅游开发密切结合的优质资源。建立村寨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纳桃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村寨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2021,(6):137-14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和独特,乡村旅游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也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出发,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丰富内涵,从促进乡村旅游开发利用升级、乡村旅游业态升级、旅游品质升级、旅游产品升级、旅游服务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升级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之一,是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围绕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代旅游的关系,那些古遗址、古文物以及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文章还以香格里拉噶丹·松赞林寺、成都小吃等为例,说明了地区所拥有的民族文化和旅游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将传统民族文化植入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意度评价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水平。给游客带来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手工艺活动、周边自然风光、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建筑、民族传说与乡村民风和民族服饰及饰品。在实际调查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是民族风俗和手工艺活动,分别有72%和70%的游客选择了这两项。旅游者对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期待程度最高,占比达到51%和53%;对于节庆氛围、宗教文化、远古文化和婚庆习俗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结论]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优势,但当前其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开发,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增加黔东南州旅游与经济活力,提高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文化生态村: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民族文化是非常宝贵 ,且最具全球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在四川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 ,民族文化开始彰现出特有的魅力。然而 ,旅游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剧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消褪、散失。因此 ,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目前业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但是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术界及社会各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纵观国内外开发研究成果及现实开发案例 ,结合四川旅游资源特色 ,本文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桦春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是人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黑龙江省桦春村有着独特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桦春村旅游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本文论述桦春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重点研究桦春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和旅游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民族地区是贵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的旅游胜地,是苗、侗、布依族最大的聚居地和民族旅游资源富集区,探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有利于认清实际,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小立 《南方农村》2012,28(8):49-53,64
农业旅游扶贫战略与人力资本投资战略的重点是以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受益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从协同基础上看,广东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三种主要的农业旅游扶贫与人力资本投资协同战略模式,有利于惠及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村结对”建设新农村,是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组织企业与行政村结成对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联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楚雄州自4月份以来,在乡镇企业中开展“企村结对”建设新农村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就楚雄州“企村结对”建设新农村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科技教育。其中,生态环境建设是整个开发建设的切入点,楚雄州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旅游的大趋势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游乐型”转向“文化休闲型”,人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姿多采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是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经济的巨大潜力所在。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对于保持云南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对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带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既存在优势和机遇,也存在劣势和威胁,它在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度需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法制化运行。  相似文献   

20.
影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简单或单纯地讨论"保护第一"还是"开发第一"并不能真正解决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实际上都可归之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其关键则在于乡村旅游利益的分配.本文以乡村旅游利益的分配为核心,针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