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加快城镇化进程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也不能走许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而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当前,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6,(1):101-104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就进一步深化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路,深刻揭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是同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闫玉科 《经济论坛》2004,(15):97-98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既包括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动,即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比重的上升,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和比重的下降,也包括人口观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既包括总人口在城乡比例上的变动,也包括由此带来的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即农业份额的下降及二、三产业份额的上升;既包括劳动力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包括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既包括乡村的城镇化,也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即“城镇的城镇化”。可见,城镇化不单纯是人口及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单纯的劳动力流动必然带来“城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必然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是和城镇化的本质相背离的.以歧视性的农民工劳动工资福利待遇为支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很难把比较优势持续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城镇最适合于工业以及所有现代产业空间配置的集聚要求,所以城镇化、工业化如形影相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立市、兴市,中小城市依托特大城市,协调、协作构建城市群.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坚持统筹兼顾,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起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疆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推进阶段,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身份的转变,必然依赖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产业转型成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中国国情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提高各级城市和城镇的承载能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为此,要引导城市和城镇集约发展,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走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的影响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每一个重大变革都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的思想和活动境界,已超脱于地球空间,也空前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并造成了国际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新态势、新格局。进入90年代,科学技术更加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大批高技术问世,推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和新兴产业的涌现。如在制成品贸易中,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量大增,而传统产品的出口却相对萎缩。目前世界高技术产品的总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占整个制造业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提升发展质量的新阶段,既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0.
产业带动,双向推进:中原地区城镇化的根本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中原地区的城镇化,应从建立完善发展机制入手,着眼于产业经济发展这一根本动力,并实行“构建中原城市群,积极发上城镇”双向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改革开放30年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与理论问题。江苏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一些具有我国城市化前沿的特色,对全国产生了示范与借鉴意义。该文对江苏城市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提炼、梳理,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及未来方向作了比较清晰的展示和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入分析城镇化道路的市场取向及其基本点,以此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阐明政府的制度供给是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环节,并着力营造城镇化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及农民就业转换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指出就城乡二元结构转化模式而言,东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是统一的,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分离和方向不一致的,这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目前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却变大的根源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既取决于东中西部地区合作,更取决于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市化及带来的挑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未来 1 5~ 2 0年 ,以城市化为重点的国民财富快速积累 ,将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本文分析这一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及未来前景 ,指出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提出我国应对挑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看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提出了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原因,通过研究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印度等国城镇化的特点,对我国的城镇化道路选择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进入一个"黄金时期"。以宜居理论指导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将促进我国的城镇化更加健康发展。该文简要介绍了宜居理论,阐述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演变,最后提出了以宜居理论指导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文章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干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相似文献   

19.
人口城市化道路“以小为主”还是“以大为主”,争论的实质在于城市规模效益的评价。突破以往仅就经济特别是工业化评价城市规模效益的局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效益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规模效益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变动的结论,为阐发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走“以大为主”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并非城市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城市规模与经济、社会因子等的效益不完全成正相关变动,需要具体分析,警惕拉美超大城市畸形发展的城市化“陷阱”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偏低、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较大,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女性自身柔弱、社会制度规定比较笼统、社会习俗重男轻女等文化因素,只有加强女性自立意识、建立规范的保护女性教育发展的投资体制、敢于打破旧的习俗文化体系,才能改变当前女性教育投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