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概述英汉称谓语的不同之处,分析研究称谓语所折射出的历史文化及民族观念中的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等对于深入剖析中西文化差异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近年来受到诸多认知语言学家和学者的关注,学者们注意到隐喻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更重要的它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本文从空间、人体和情感等方面揭示了语言和认知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隐喻思维的娴熟运用,是《围城》最吸引人的表现手法之一。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角度对《围城》中的概念隐喻、认知转喻、通感隐喻进行解读,可以为理解该部小说提供一个新视角。研究发现,隐喻思维展示和强化了文学作品艺术思维方式的诗性本色,使文学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诗性语言也促进了隐喻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可以把有关职业的隐喻性描述归纳为四种主要的概念隐喻类型:生命体隐喻、旅途隐喻、竞赛隐喻和匹配隐喻。进一步分析职业概念隐喻的生成机制,发现:除了单个概念隐喻内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系统性的映射,还可以归纳出各个隐喻的类别特征即突显属性的映射,这些突显属性通过相似性直接映射到目标域——职业这一义域中,使作为整体概念的职业的特征更加完整。职业概念隐喻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经济的运行及其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经济领域里的抽象概念往往都可通过隐喻概念来再现。本文通过对英汉经济报道语篇中大量实例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常见的六种隐喻概念。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间存有的共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受自身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隐喻概念系统的运作中也有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所在,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颜色词可以被用于各种隐喻表达中,颜色词作为源域可以被投射至不同的靶域中,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颜色词在隐喻表达中体现了不同的意义。论文从概念隐喻理论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红、绿、黄、白、黑分别作了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隐喻意义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崛起,概念隐喻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学者们对它褒贬不一。虽然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是语言学史上一件重要的事件,但是只要仔细研究,仍能揭示该理论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提出质疑和批评。论文从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连贯性、一致性等出发,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以期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更好地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从整合理论看人体量词的隐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但是汉语中量词的隐喻现象还没有引起语言学家的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汉语中人体量词与名词结合时产生的隐喻意义,并借用福科尼尔和特纳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人体部位量词隐喻的理解过程和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于隐喻的翻译一直就是翻译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目的语和源语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往往造成了读者对于隐喻的理解障碍。本文试从关联理论出发来分析如何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原则及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系统的方式出现。本文从英语习语、单词,文化、句子及句法的角度,探讨概念隐喻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提出基于隐喻理论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它是通过人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通感也是一种隐喻,它的源域和目的域都是人的感觉。视觉是人类五种感知觉中最高级的一种,视觉隐喻将视觉感知的词汇从单纯的基于身体经验的视觉范畴投射到非视觉的抽象思维范畴,体现了从具体的认知域向抽象的认知域投射。本文将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对比探讨英汉语中视觉隐喻使用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英汉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用空间概念来隐喻时间概念是一个普遍的认知过程。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主要基于两个隐喻方式:时间在动的隐喻和观察者在动的隐喻。而基于时间参照点和观察者参照点的不同,时间的空间隐喻又可划分为以观察者为参照点的隐喻和以时间为参照点隐喻。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采用概念整合理论探讨了新奇隐喻、不透明隐喻的意义成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新奇隐喻、不透明隐喻存在的基础不是输入激活跨域映射,而是输入激活概念整合空间的认知推理,因此,其新创意义的生成是超字面意义的整合,是空间整合推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颜色的认知的发展既与人的生理机制有关,又与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语言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由于英汉民族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差异,导致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认知语言学和法律语言学角度,基于语料,分析了法庭语言中概念隐喻的特点。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其他语言变体相比,法庭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具有如下特点:多以明喻的形式出现,始源域和目标域往往具有上下义的关系,始源域的选择受到目标域的限制,大多以口语形式出现.出庭人员谨慎地使用隐喻表达,较多出现于法庭演说和法庭辩论阶段,较少出现于提问和交叉询问阶段。  相似文献   

18.
概念融合是隐喻意义构建时一个突显的动态心理过程,它体现本体与喻体两概念系统的整合重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隐喻意义构建时干扰概念融合的多个因素,以揭示人们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倾向。  相似文献   

19.
隐喻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是内化于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思维结构,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呈现出相同或相异的隐喻表达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可有效帮助学生在思维层面上理解异族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文化的异同,建构新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词汇教学是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外语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二语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