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急剧转轨,我国城镇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比重逐年提高。城市贫困问题成为今后长时期必须面对的严峻的社会问题,然而现行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救助体系入手,建立新型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社会机制不完善,制度安排还不是很合理,贫困在社会中存在是普遍的,而且它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说明支持贫困的存在,不需要救助,只是贫困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功能。而是说在救助过程中存在着违背初衷的现象,即贫困的社会救助中存在着负效应。例如,出现了贫困陷阱、福利依赖等现象。贫困问题的真正解决之道在于给贫困者“增能”,而非救助。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支出尽管逐年增加,但并没有随受救助人口、通货膨胀水平、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医疗支出水平以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在对贫困群体救助水平设定方面,政策制定者还有待于进一步将经济发展水平、贫困群体实际日常基本开支需要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考虑进去,并使我国的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支出随以上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以保证国家用于社会救助的支出能基本满足贫困者的实际开支需要,进而真正达到救助目的。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现象成为一项突出的社会经济7问题,各级政府从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出发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贫困增加是中国在社会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现象,目前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有关专家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二是贫困原因与反贫困政策分析。课题专家还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文介绍该课题的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4)
贫困救助关系人涉及到贫困人员和基层政府等两个群体,由于各自对对方的信息不完全,就会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在贫困救助中,非贫困人员会为了获得救助出现寻租,基层政府为了防止信息的不对称,不断调整策略组合,包括贫困确认和可置信的口头威胁。结论是:(1)基层政府要加大对贫困人员的扶持力度,并对获得救助的人员进行信息确认;(2)为了防止贫困救助被套取,基层政府要做出可置信的口头警告,进行惩罚性承诺。  相似文献   

7.
应晓春 《当代经济》2018,(8):110-112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矛盾和问题集中显露,中低收入人群陷入贫困的风险加大,在绝对贫困减轻的现状下,支出型贫困凸显,社会救助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并亟待转型升级.本文从支出型贫困政策扶持、救助金额和救助群体三个方面对浙江省支出型贫困救助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探究支出型贫困救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缓解救助意识不强、救助对象识别不精准、救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宋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1,(14):232-233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隐性的,其危害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贫困大学生的成才。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等策略,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经济改革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城市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并不断扩大。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社会体制结构变迁方面的宏观因素,也贫困者个体自身方面的微观因素。而现行救助政策及具体措施方面还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偏低、低保救助对象的审核工作存在盲区、救助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对贫困群体自我救助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城市贫困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不仅对解决潍坊市城市贫困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全国范围内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及其社会救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移民在制度设计上是反贫困的重大举措,但三江源生态移民还存在因失业致贫现象,这是催生生态移民社会救助机制的重要力量。为了确保社会救助发挥助人自助、脱贫致富的积极效果,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救助策略必须以提高移民技能水平和就业率为导向。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任江林  臧小林 《经济师》2006,(5):107-108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高校弱势群体。文章从贫困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主要表现入手,在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心理调适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关注和就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高校扩张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今已成社会关注热点。该文在对大学生失业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试图借此来减轻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缓和严峻的就业形式所带来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3.
宗颖 《当代经济》2021,(7):12-15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此之前,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提出了要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科学地建立起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反贫困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条件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新要求,针对当前社会救助制度中的不足,提出进...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探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姚红玉 《经济师》2006,(4):101-102
近年来,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入学比例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校园里产生的一个新问题。由于经济的贫困,引起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种种困惑。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表现基础上,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过程中政府间的博弈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对贫困群体进行社会救助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救助对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救助对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者的利益目标各不相同。三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诸多环节上存在着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过程中政府间博弈问题,以期为我国政府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医疗救助资金,在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中算不上重头戏,但随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日益增多,这项“惠及穷人”资金的作用日益彰显。我国的医疗救助是在政府主导下,对贫困人群中因病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或因支付数额庞大的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的人群,实施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的一种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外来思想冲击着传统思想。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社会,人们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问题。高校贫困大学生也一样。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诸多的思想心理问题,如价值观问题、人格缺陷、自我意识偏差等。而这些问题产生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原因。通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改革开放产生物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产生有五大主要原因:社会原因、环境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个体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毕业时未能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面临着直接的生存困难。一些学者多从失业保险角度分析,鲜见从构建失业救助政策模式角度提出建议。把该群体定义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并且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现状与原因,提出了构建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救助政策的长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出现不良心理的高发人群,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焦点之一.对高校贫困生不良心理的表现及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指出其外源性成因和内源性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直面竞争和经济贫困的心理压力,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了高校大学生心理病变的"高发群体"之一,加强对这一群体心理问题的研究,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摆在各个高校尤其是高校辅导员群体面前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