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进行有效的服务质量管理,首先需要对服务产品确定一定的服务标准.对于有形产品来说,质量的把握和评价有明确、唯一的标准,这些标准通常是用产品的技术性能、尺寸、精度、颜色等指标来描述.而对于服务产品来说,由于其特有的性质,确定服务质量的好坏显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了确定服务质量的好坏,必须把握顾客和企业在服务质量认识上的差异,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从而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本文主要就知识型服务业的质量的差异性探讨来阐述知识型服务业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管理领域中两个值得注意的动向:一是面向过程,二是基于知识;讨论了过程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交叉关系,进而提出了知识型高职教育过程质量管理概念,探讨了其中基本问题与关键技术,给出知识型高职教育过程质量管理的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3.
随着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审慎自身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服务行业亦不例外。我国服务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检讨自身的不足。我国服务业质量现存问题主要在于:领导者的质量意识薄弱,与顾客沟通方式被动,标准化低,培训和激励不够。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和我们的差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一组数字说明当前世界经济中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以专业服务公司为代表的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这类服务业对技术创新有重要促进作用。我国的服务业相对落后,而知识型服务业尚在起步阶段,但发展很快,今后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正从传统的产品管理逐步过渡到营销服务。建立知识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优化客户服务,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重要途径。文章讨论了知识挖掘和知识管理的过程以及其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服务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运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学习等理论分析知识服务业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运营管理体系,以提升服务过程的标准化和适应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着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因此建设者要对建筑工程质量严格管理,并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特征为基础,阐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5,(9)
文章从统计设计、数据采集、统计整理和上报公布四个流程出发,在分析当前服务业企业统计各个流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服务业企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质量管理与知识管理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作为新经济时代两个重要的研究颁域,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已经开始尝试将它们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分析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起源、发展及定义,并重点阐述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的不同领域研究重点,认为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无论从理论分析角度还是从应用角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具体,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1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tegrat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nd the knowledge-based view of the firm to explore why and how a network's hub organisations orchestrate their members to create knowledge in the health services setting. Guided by organisation theory, this study examines a theoretical model at the organisation level, through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f Taiwan's health services sector. In addition to the discovery of a new sub-construct, the finding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both, transaction cost and knowledge-based factors influence the health services network as per the study's proposition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by providing a conceptual model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health services networks' orchestrating process for knowledge creation. The framework also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nd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managing networks to improve knowledge creation.  相似文献   

12.
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导致上大学门槛降低。高校办学条件的提高与扩招速度相比,显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上学成本大幅度增加,导致大学生存在过强的功利主义观、过弱的人文素质的状况。高校要走内涵发展之路,调整课程体系与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育人为本,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浩 《经济管理》2007,(19):65-69
本文分析了知识型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通过对其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找出造成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型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具体对策,重点是建立高层次需求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及其激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1):124-127
知识型员工有追求工作自主、注重贡献、需求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组织忠诚度低和流动性强、追求职业发展等特征。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必须从激励环境、理论模型、激动方式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动态性设计,以实现知识型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黄乃萍 《经济经纬》2005,(3):105-107
经济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知识逐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知识管理在当代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现代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设立知识主管、构建知识型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信息网络、引入激励机制等措施来有效实施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也给会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会计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企业风险的管理、未来收益的计量等都是需要我们积极研究、探索的新问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只有进行会计创新,变革传统财务会计体系,才能更好地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1~200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验证了会计师事务所向审计客户同时提供审计与非审计服务,是否会允许管理当局有较大的盈余操纵空间,以探讨非审计服务的提供是否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质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非审计服务的提供与异常应计数正相关,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表明,在我国,没有证据显示,非审计服务会的提供会损害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维  金玉芳  董大海 《技术经济》2012,31(11):14-20
界定了"自助服务技术质量"概念,并通过实证开发了其测量量表。研究结果表明:包含5个维度的自助服务技术质量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收敛效度、区别效度和律则效度,并且5个构成维度能够很好地收敛于自助服务技术质量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的区位优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芸 《经济地理》2001,21(1):1-3
文章从区位论的角度探讨了区位优势在不同社会时期内函的变化,通过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新定位及重要作用,以及知识经济的特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知识经济时代区位优势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员工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度、竞争对手的诱引等是造成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主因。只有通过树立知识型员工的危机意识,利用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建立公平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及构建体现人才价值的薪酬制度等策略,才能减少知识型员工流失,增强高科技企业的人才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