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辽宁省盘山县为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影响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以及不同类型因素对于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青壮劳动力比例、兼业程度、社会化服务、租地关系、租地信息和土地流转服务站对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有正影响;农机拥有量、水稻纯收益、水稻收入比例、资金短缺程度对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有负影响。  相似文献   

2.
引致成本视角下不同规模农户施药行为差异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施用是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规模分化下,农户施药行为出现明显差异。已有研究从农户专业认知、风险厌恶、劳动力缺失等方面对化学资本投入的影响进行探讨,但忽略了要素之间的成本派生(引致)关系。本文基于引致成本视角,将施药派生的劳动力与机械成本从总成本中剥离出来,利用江苏318户稻农调研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规模农户施药行为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施药引致成本高低差异下的不同约束效应,是小农户施药次数与亩均农药支出明显高于规模户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应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施药行为标准,加强构建适宜小农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效引导小农主动加入服务体系,规范施药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新疆小麦生产效率及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和消费区,小麦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小麦的有效生产与供给对保证全疆粮食供需平衡和区域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麦作为新疆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成本收益决定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比较优势。为提高新疆小麦的生产效益和效率,促进小麦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和新疆粮食安全,文章利用2004~2013年新疆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数据,分析了新疆小麦成本收益变化趋势,对新疆小麦生产的单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运用DEA模型对新疆小麦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并对新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收敛检验。结果表明:新疆小麦的生产成本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成本收益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小麦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较高,技术进步是小麦生产效率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不高阻碍了小麦生产效率的提高;各地区间的小麦生产效率存在差异,但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存在地区间的追赶效应。综上所述,提出了提高新疆小麦生产效率的建议,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小麦新品种的研发和栽培技术上创新和突破。结合新疆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生态特点、环境条件和气候特点,科学地指导生产,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效率是评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从农户行为和以山区县为载体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为实现中央中所提出的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并合理地制定农业生态产业管理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首先从农户行为视角出发,将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假设效率贡献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农药和化肥。而后利用C-D生产函数测度福建省三明、龙岩和南平三个地级市典型山区农业县农户生产要素的使用情况,经过研究后验证了前文假设的正确并阐述对其展开研究分析的必要性,并针对山区农户投入农药和化肥这一行为,在保障山区县农业生态友好的前提下,为如何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最终落实到山区农户的生产行为中提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特征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浙江省全省1‰的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全方位拓展、市场化、多样化成为浙江省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标志,并且农户呈现出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等重要特征。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经营规模和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户,其生产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构的转变面临着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农业对农户收入的贡献率下降和农业生产要素流失过多等问题。当前,改革的重点在于因地制宜地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和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区域土地规模种植效率比较视角,采用门槛模型,分析区域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率演变的非线性特征,厘清不同禀赋区域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均存在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率的门槛效应,表现为"负效应-正效应"的"U"型特征,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性空间是存在的。进一步比较分析表明,粮食主产区生产规模扩张大大改善了生产效率,但粮食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的粮食生产效率总体呈现衰减态势,这主要源于土地规模禀赋与技术进步相匹配程度的影响。因此,新时期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率同步提升需要强化粮食主产省县的土地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的匹配行为,以及粮食大户的生产激励行为。  相似文献   

7.
代际差异视角下的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但是我国土地流转规模远远滞后于农村劳动力非农流转规模,具体表现就是农民工即在城市中工作,又在农忙时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家庭的消费偏好与消费地点的关系来探讨农民工转移土地的影响因素,并验证一代农民工与二代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是否转移土地基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人力资本越高的农民工,更具有转移土地的倾向;二代农民工其留有土地的概率要低于一代农民工,并且随着收入提高,更具有转移土地的倾向;此外,进城务工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农民工土地流转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政府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合理测算不同认定等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分析当前认定等级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的影响,对于完善现有认定体系、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提升以及促进休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基于2019年南京市72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兼顾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发展目标,更合理、准确地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不同认定等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结果]随着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认定等级的提高,其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等指标并未同步提高;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土地与劳动力投入随着认定等级提高,存在不同程度冗余现象。[结论]建议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认定指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与认定类型,同时加强认定观念引导与宣传,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推进休闲农业主体和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药施用是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规模分化下,农户施药行为出现明显差异。已有研究从农户专业认知、风险厌恶、劳动力缺失等方面对化学资本投入的影响进行探讨,但忽略了要素之间的成本派生(引致)关系。本文基于引致成本视角,将施药派生的劳动力与机械成本从总成本中剥离出来,利用江苏318户稻农调研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规模农户施药行为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施药引致成本高低差异下的不同约束效应,是小农户施药次数与亩均农药支出明显高于规模户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应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施药行为标准,加强构建适宜小农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效引导小农主动加入服务体系,规范施药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开放,受惠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与经营不断涌现出新业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4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相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上述4种生产经营模式之间也存在这生产效率的差异。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自的特点,结合统计数据比较其规模化与专业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与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得出结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相较其他3种模式生产效率最高,其参与到整个农业产业链之中,在规模化、专业化、资金贮备、风险控制上极具优势,生产规模和效率均处于领先地位,并仍处于快速上涨趋势。并提出从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税收和金融优惠等方面协调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我国粳稻产量现阶段呈连续增长的态势,然而粳稻生产效率却存在无效率或波动剧烈的现象,研究我国的粳稻生产效率,有助于提升和稳定中国粳稻区域生产效率和水平从而间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法]使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中国13个粳稻生产省份的生产效率,分别从时间和区域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中国粳稻生产技术效率在时间趋势上逐渐趋于平稳,但是在2004—2007年间存在短暂的波动;在区域上主要是西南和东北粳稻生产区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西北区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河南、湖北、宁夏3个省份出现技术无效率,但规模报酬都处于递增的状态,仍有提升生产效率的潜力,应通过减少要素投入冗余来改变其无效率状态。[结论]粳稻生产技术无效率主要是由于种子费用、农药费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冗余造成的;若将来在保持纯技术效率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升规模效率水平会进一步提升我国粳稻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定粳稻生产区域规划、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3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户稻田养鱼经营行为受历史习惯、耕作制度、经济体制、土地管理制度、水利设施以及自身劳力强弱、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上述因素外,更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以及销售网络、政府行为、科技发展等因素影响。一、经济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农户稻田养鱼的杠杆。近年来,随着稻田养鱼模式的更新改造,特别是搞了规范化“稻鱼工程”,使稻田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稻田养鱼集种稻、养鱼、蓄水、培肥土壤为一体,具有明显的节地、节肥、省工、增粮、增鱼、增收等效益,被世界银行有关专家誉为‘叫\粮仓”、‘…  相似文献   

13.
为明晰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投入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促进当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期实现要素替代的平衡性。通过建立C-D函数模型和CES函数模型,以河南省2006—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投入要素的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产函数测量的要素贡献顺序一致,但是贡献率存在差异,C-D生产函数测算得出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近10年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63.246%、12.025%、11.776%,而CES生产函数测算得出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年均贡献率分别为39.5656%、10.0487%、7.7673%。从长期看,技术革新能促使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和比例发生改变,C-D生产函数有助于分析和掌握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长期发展趋势;从短期看,在制度、技术、价格等既定条件下,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CES生产函数得出的要素贡献率更能反映当下实际情况,有助于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际,探明黄河流域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方法]文章基于黄河中上游1 393份农户样本与1 779份"作物种植类型"样本,分别从家庭层面和作物种植类型层面,聚焦于经营规模、耕地块数和经营种类3个维度,分析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1)在家庭层面和作物种植类型层面,经营规模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耕地块数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存在稳健的抑制作用;(2)经营种类促进了农户家庭层面的有机肥施用行为,但在作物种植类型层面,抑制了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3)从作物种植类型层面看,当农户种植1种或2种类型作物时,经营种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当农户种植3种类型作物时,经营种类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结论]注意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引导和推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手段,集中土地连片经营,有效减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抑制作用,促进和建立更高效的农产品流通及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民走向市场的前景分析把农民推向市场或让农民走向市场,前景如何?这种分析可把握三个基本方面,即农民分层分析、分地区分析和分业分析。 1.农民分层分析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经济类型及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结构的演进,农民分离为多个社会经济阶层在所难免,这也是农民行为人格化、职业专门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陆学艺等人的研究,一般  相似文献   

17.
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技术规模(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技术、劳动力、设备、土地效益的要素组织结构和占有数量)。二是适度经营规模(指能够最有效的发挥现有经营者经营能力的要素组织结构和占有数量)。前者受制于现有物质技术条件,后者受制于经营者(承包者)的经营管理水平。适度技术规模只提供了实现规模效益的可能性,与之相适应管理水平的发挥才是实现这一效益的决定因素。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国家兴建的一些现代化工厂,无论是设备配置还是产品批量都是按照较佳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技术(DEA)研究方法,使用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新疆各地州市2005-2015年的经济效率及投入产出优势。实证分析结论如下:⑴低碳发展视角下新疆整体经济效率呈震荡上升趋势,11年内经济效率均值呈"W"形态分布;⑵新疆各地州经济效率呈稳步上升态势,南疆、北疆及东疆区域经济效率均值依次递减,与全国东、中、西效率递减经验相悖。就增速而言,新疆经济效率呈现出正常的"东、北、南"依次递减趋势;⑶从空间布局看,新疆区域经济效率空间分布呈"点、带、片、区"的特征,各地州市空间格局呈显著的"南高北低东最弱"空间分异状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领域大量劳动力以不同速度流向了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要素禀赋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要素禀赋质量的异质性对规模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基于460户调查数据,运用Q型聚类方法将劳动力质量类型分为男性经验丰富型、女性经验丰富型、男性经验欠缺型、女性经验欠缺型四种类型,并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计量检验了不同劳动力质量类型、劳动态度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等变量对家庭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经验丰富型与女性经验丰富型对家庭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290、0.170,而男性经验欠缺型与女性经验欠缺型对生产效率提升产生了明显的负向影响,效应值分别为-0.110、-0.153,劳动态度、劳动力市场发育变量与家庭生产效率提升呈现了较强正、负相关性,效应值分别为0.590、-6.738。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322家规模农户的实地抽样调查,基于截面数据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利用随机前沿一步法,在测度规模农户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规模农户生产经营存在显著的生产非效率,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与土地和劳动力相比,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最大;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的获得有利于提升其生产效率;且不同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对规模农户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与农民合作社相比,来自龙头企业以及农机公司等供应商的产业链融资更有利于规模农户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