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资产规模较小,农村金融机构对合作社信贷支持普遍不足。为促进合作社由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社会主体应积极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和政策环境,有效改变财政支持的手段和方法,切实解决合作社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长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实体.但发展资金短缺,金融生态环境弱化,信贷支持缺位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因此应完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转变服务理念,以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载体。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新型农业发展的重点政策导向。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融资的局限与困境1.1市场准入缺乏标准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标准,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对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世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澳大利亚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鉴澳大利亚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宝贵经验,反思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存在问题及成因,启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健全农村金融相关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刘宏波  刘任 《农业经济》2012,(10):117-119
我国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融资比较困难,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发展。因此,可在规范合作社运作、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农业担保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和建立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郭佳慧 《山西农经》2022,(20):62-64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型农业主体,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突破220万家。但从质量上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在融资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因此,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能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利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从其发展和融资现状入手,剖析了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乡村内生性合作金融组织可以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服务包容性缺失问题,是新时代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南沅陵、安徽金寨、河南兰考三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紧扣“信用合作、产业发展”两大主题,以降低金融准入门槛与创新合作金融扶贫机制相结合为手段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依托革新了合作金融管理体系和降低交易成本,以生产关系为纽带探索了多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也存在组织性质和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治理与互助机制有待优化、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有待完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新征程要促进乡村内生性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亟需强化顶层设计与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管理运营和治理体系、加大政府支持与多部门协同配合、以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风险防控升级、创新合作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8.
沂蒙山区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强调要抓紧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临沂市河东区、沂水县等地的几个典型案例,探讨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的发展方式和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要通过加强政策与法规的衔接、加强保险贷款模式宣传力度、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风险分散体系等,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助推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我国农村金融在一些偏远农村还存在服务空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影响农业健康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业领域风险大、利润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业领域从业者抵押品不足。为了解决农村金融难题,中央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融资比较困难,制约了其规模发展,可在规范合作社运作、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农业担保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和建立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以缓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相互促进,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障。低碳经济对两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农业产业化、农业低碳化与农村金融三者的辩证关系出发,基于出资主体的视角,分析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将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引入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互动,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案例素材,通过对其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践中的研究,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影响效应及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思路,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广东省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基于SWOT分析方法围绕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提出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对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创新,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合理引导民间资本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区互助担保机构的可行性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即将由全国人大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为合作社)发展融资问题主要是依靠外部主体支持解决,重点是获得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支持,也鼓励国家商业银行给予有力的信贷支持,但没能纳入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上海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上海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了解本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近期在全市9个郊区中抽选3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89家家庭农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较快,经营前景乐观,但资金、用地等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金融活动积极,融资需求旺盛,但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为深入了解我国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求情况,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院调研组选取了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川、陕西等6省的18个县市开展调研,走访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进行座谈。同时,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相关省分行及所辖分支机构的大力帮助下,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19份,形成了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的推进激发了农村地区发展的活力,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增加,但由于农村金融立法不完善,部分农村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应从立法层面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为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法律依据,切实保障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并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势严峻、挑战巨大,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瓶颈,事关“三农”发展稳定的大局,已经成为优化农村资本要素配置重点和深化农村改革的焦点。本文提出要形成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相结合的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体系,重“服务”、重“担当”、重“惠民”、重“创新”,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熊磊 《农业经济》2023,(1):111-11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供给方存在“使命漂移”,农村金融需求方存在“精英俘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间纵向增信机制缺位。对此提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应当明确金融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加大金融资源向小农户倾斜力度,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