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军 《邮政研究》2012,(4):24-26
文章阐述了邮政电子商务平台的专业市场定位,分析了邮政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模式的体系结构,从营业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配套服务模式创新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推进邮政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青华  张灿  杨斐 《邮政研究》2013,29(6):26-29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式,分析了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差异化、团购市场、移动互联平台、物流人才及信息系统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军 《邮政研究》2011,27(5):4-6
文章阐述了农超对接的含义及其对邮政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利用邮政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超对接蕴藏的商机,并从业务模式、营销模式、赢利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利用邮政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超对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围绕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一体两翼”战略部署要求,基于“大邮政+社会联合”的开放型理念,提出了中国邮政布局农村电子商务的平台发展模式,通过平台的顶层设计与落地分析,探讨了中国邮政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唐士军 《中国邮政》2008,(11):18-19
创立商业新模式是邮政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所在。邮政电子商务要围绕“邮政业务电子商务化”和“邮政资源平台市场化”两个基本点,突出邮政“公信力”品牌和资源平台优势,整合互联网和邮政资源,开发以渠道经营和实物传递为核心价值的商业新模式,创造“适合邮政经营、满足市场需要、又有邮政特色”的运营模式,才是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核心价值在于创立商业新模式。发展邮政电子商务必须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突出中国邮政“公信力”品牌,整合互联网和实物传递网的基础资源,创新“适合邮政经营、满足市场需要、又有邮政特色”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走出邮政电子商务的新路子。为此,最基础最关键的是建立一个市场认可的价值平台,实现由电子商务服务商向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定位转变,主动担当虚拟和现实社会共享的具有普遍“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运营商角色,实施邮政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以浙江义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实例,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希望能为通信企业开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钟伟华 《邮政研究》2016,32(5):35-37
为解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末端配送问题,文章阐述了共同配送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共同配送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邮政农村共同配送平台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其门户网站(www.CHINAPOST.COM.CN)具备了信息发布、网上营业厅(包裹、商旅、邮政商城、查询服务等)、网上银行和EMS查询等功能,各省级邮政企业开发的APP应用层出不穷。现阶段,集团公司正在规划建设微信平台(邮局)。应该说,平台建设和整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邮政电子商务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183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分销代理渠道的信息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军 《中国邮政》2004,(11):40-41
作为一种销售模式,渠道扁平化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渠道扁平化和供应链最优化提供了优选途径:以互联网为信息渠道,以电子商务网站为信息载体,将营销网、物流网、金融网、客户服务网融为一体,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及客户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