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但是,在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制度本身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出让方式的制度空间太大、出让的经营制度不合理、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等问题,阻碍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3.
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但是,在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制度的环境建设和制度本身两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深入研究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利用博弈及风险理论,提出了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中竞价人的出价策略,通过分析证明挂牌出让能使各竞价人的出价更为理性,为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指出挂牌出让中更易滋生腐败。利用杭州市和北京市土地出让结果说明了挂牌出让是目前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手续的需求越来越多,情况也更为复杂,对补办出让价格评估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的评估还存在评估技术路线认知不清、评估技术规范实际执行难度较大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进行分析,明确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现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存在着权利与义务不协调,寻租、国家所有者地位得不到完全体现,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等问题.根据当前土地使用权出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中竞价人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加深入研究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利用博弈及风险理论,提出了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中竟价人的出价策略,通过分析证明挂牌出让能使各竞价人的出价更为理性,为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指出挂牌出让中更易滋生腐败.利用杭州市和北京市土地出让结果说明了挂牌出让是目前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土地产权定期出让的内涵土地产权定期出让是指按承包制分包口粮田 ,而将商品粮田产权在一定时期内转让给部分投资主体的的土地制度。在认识这种土地制度时 ,必须纠正两个偏差。一是对农业规模经营认识的偏差 ,即认为 :虽然通过规模经营提高了部分人的劳动生产率 ,但同时也剥夺了另一部人的就业机会 ,以致劳动投入、产出的下降和分配的恶化 ,从而阻碍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使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实现规模经营才合理。这种认识不够合理 ,一方面我国农村劳动力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过剩 ,另一方面规模经营会增加机械动力…  相似文献   

9.
建立垦区土地使用权固定与流转制度探讨董林生农垦企业自改革以来,兴办家庭农场,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农场对职工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经历了由承包经营到租赁经营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调动职工家庭农场的种田积极性,增强大农场的经济实力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农业经济》1996,(2):60-61
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福建省农业厅经管处福建省从80年代后期开始探索,1993年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主要通过土地产权界定经营方式改革、管理制度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土地...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主要在于农民和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承认农民土地使用权为物质利益获取权,给予其合法的参与市场流动配置的空间。逐步使广大农民携带其土地使用权真正进入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顺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释放农民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利用土地流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并全面提高农村经济面对城市(镇)化和加入WTO而受冲击的市场生存与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3.
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研究目的:检讨现行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取得制度,为中国相关制度的设计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法经济学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审批在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中的作用。基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应当按照他物权取得的基本原理重构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的地位,并在公示方法上采用占有和登记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检讨现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梳理现实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研究认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应在允许进入流通领域放开流转,因势利导,依法管理,规范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建立有序的农村宅基地市场,取得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新突破,从而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活跃农村金融,进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影响都是深远的.尤其是在建设用地使用权方面的详尽解释与全面规范,使其理论涵义与现实意义更加清晰.通过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称谓的来源进行辨析,结合《物权法》的规定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取得方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国有土地出租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土地出租的异同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与利用限制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立法历程进行溯源性研究,以及国外相关立法例比较研究,厘清宅基地使用权发展路径,结合现实需要,对宅基地使用权未来塑造指明方向。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空间权塑造实有必要,这将十分有利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破解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谜题和释放大量农村建设用地存量资产的钥匙。研究结论:应结合社会现实和立法发展方向,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空间权塑造。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以"法理逻辑—政治逻辑—新法理逻辑"变换为线索,探索自动续期的理论及方案。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和多学科综合法。研究结果:申请续期是现行土地出让制度的法理逻辑的必然要求,《物权法》刻意将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与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分别开,其背后的逻辑是引入住宅建设用地续期这个法律问题的政治解决方式,今后自动续期方案的设计也因此须循入政治逻辑的轨道。研究结论:自动续期是《物权法》赋予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法定权利,其要旨是不以谈判、合意和缴纳对价作为续期要件。住宅建设用地期间届满后,除公共利益原因外,使用权人可以自行持相关证件到权责机关办理新一个期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但自动续期生效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依法缴纳年金。为降低制度实施成本,年金应以房地产保有税附加的方式,按一定比例"钉"住房地产保有税,搭上未来房地产税征收体系的便车。随着在国有土地之上赋权于民的新、旧法理逻辑的更替,自动续期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对现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框架的重大变革与修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出发,从完善国土资源管理角度,分析了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有关问题.分别探讨了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标的、转让的方式、地价、土地转让收益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修改《土地管理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土地需求急剧增加.为进一步控制土地利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但在土地管理中存在土地配置效率低下、大量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经济价值日益显化,农民围绕土地权益而发生大量纷争,为解决其中的一些尖锐矛盾,我国应积极地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显化土地发展权,建立基于国有士地发展权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