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05,(7)
“诺奖”得主留下的箴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而他们在北京的演讲,却让人难以忘怀。略记一二,立此存照,以验其效。“真理是时间的女儿”,检验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欧元之父”蒙代尔敲响警钟——如果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造成12个危害:延缓人民币可兑换进  相似文献   

2.
杨柳  张勇 《中关村》2005,(7):87-87
在“中国威胁论”、输出通缩、人民币被低估等谴责之音不绝于耳之时,是一位外国老人仗义执言,从北京到博鳌,从上海到西藏都留下了这位老人的足迹,多年来,他将自己的一腔热忱抛洒在中国这片土地。罗伯特·蒙代尔,他“惊世骇俗”的论断——主权与货币没有必然联系——指引欧洲各国的领导者,将欧元从一个纸面上的概念,变成了今天的事实。瑞典皇家科学院在1999年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蒙代尔时,盛赞他改写了经济学家不能预测实际经济的历史。然而,就是这位“欧元之父”,却时时将目光投向中国,用心“呵护”着中国的经济。不仅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给予…  相似文献   

3.
大海  张勇 《中关村》2004,(9):86-86
8月28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书记朱善璐同志陪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先生到北京边远山区平谷区玻璃台村进行考察,同时对筹建中的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学习谷”和山区中小学教育进行调研。去年春天,蒙代尔先生来北京,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鉴于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尤其是当时新提出的关于设立亚洲统一货币的一套设想在中国引起的热切关注,本刊决定将蒙代尔先生作为该期刊物的封面人物。这是本刊第一次选用外国人作封面,这也实现了本刊关于国际化追求的一系列具体想法中的一条。去年5月,北京科博会期…  相似文献   

4.
关村  张勇 《中关村》2005,(4):97-97
2003年的4月,《中关村》杂志问世刚“满月”,我们的两位年轻记者有幸采访了“欧元之父”蒙代尔先生。至今,在我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还压着两幅记者采访时拍下的照片。一幅是蒙代尔先生作为当期“封面人物”凝神所思的特写头像,另一幅是先生接受采访并应邀担任编委时欣然翻  相似文献   

5.
马文良 《中关村》2006,(12):24-33
论坛缘起:由国内惟一一家以培养企业家为目标、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担任名誉校长、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际著名经济学大师担任名誉教授的国际企业家大学——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联手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最佳企业公众形象评选委员会共同发起2006年“全球企业家精神论坛”于2006年1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名誉校长许嘉璐,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南秘书长特别顾问莫里斯·斯特朗,国家科技部秘书长…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04,(12):76-76
10月28日,在北京翠宫饭店明政厅,蒙代尔国际企业大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全国第一家国际企业爱大学诞生了,这是在关村的又一创举,蒙代尔国际企业爱大学是由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授权的,并以蒙代尔先生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专门培养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的新型大学,  相似文献   

7.
我在《中关村》杂志的封面上结识了蒙代尔先生:名士、学者、“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并有一部《过渡经济中的贷币和金融市场改革:中国个案》。先生那双深邃的眼睛和抿起的嘴角,仿佛凝思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更是令人难忘。这位已届“不逾矩”之年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最近通过越洋电话,针对中国经济的现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李政  毛立广 《中关村》2004,(9):68-69
日前,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到丰台中关村总部基地视察,对总部经济在总部基地的实践给予肯定。刘淇的视察表明北京市委对于总部经济的重视,也给总部经济在北京全市的进展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近来,海淀、朝阳、西城等区县都先后对区域总部经济进行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市场运作带来的想象空间2004年8月25日,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在总部基地进行了开堂第一讲,由“欧元之父”蒙代尔亲自主讲。据主办方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透露,第一讲选择在总部基地,是因为这里云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对于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些知情者…  相似文献   

9.
李亮 《中关村》2004,(11):39-39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人民币升值传闻加以辟谣,再次否定了人民币近期升值的说法。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实际上已经炒了两年多,近期之所以有所抬头,是由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庆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几次讲话谈到,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意味着“更大的灵活性”,这句话给市场人士留下了想象空间。有国外媒体甚至称,中国将在10月15日决定对人民币升值约7%。那么,为什么人民币一直坚持不升值呢?宏观调控仍处关键阶段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时候的经济发展需…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4,(12)
中关村诞生全国第一家国际企业家大学10月28日,在北京翠宫饭店明政厅,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全国第一家国际企业家大学诞生了,这是中关村的又一创举。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是由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授权的,并以蒙代尔先生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专门培养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的新型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企业家的国际企业家大学,是北京培养企业高层人才的试点单位之一。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将利用大学所凝聚的一大批国际著名或国内顶尖的教授、科…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目前面临的升值压力,是建国50多年来最大的,己经达到了忍受的极限。首先对人民币发难的是日本,早在2000年,日本便开始通过其民间的商贸组织向中国政府发出吁请,呼吁人民币升值。此后,英国和欧盟也有了同样的感觉,在中国加入了 WTO 后,中国物美价廉的彩电、冰箱、空调、VCD、微波炉、服装、纺织品潮水般地涌入欧洲市场,他们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美国商界也破天荒地要求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升值。最近,针对对华贸易连续3年的逆差,由80多个美国贸易协会组成的“健全美元联盟”欲提请美国政府采取措施,迫使人民币升值。健全美元联盟的成员认为,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近一年来,每个月都有近100亿美元被兑换成人民币,进入炒家钱箱。更有一些人希望通过不断向中国输入外汇资金,进一步对人民币形成挤压之势,逼迫其升值。然而,央行与游资暗战已经交火,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可以预见,政府与“热钱”持有者之间在一年之内会不断交锋。  相似文献   

13.
潘思旋 《中关村》2008,(10):90-91
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调整。由于受国内宏观调控、银根紧缩、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人民币大幅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破产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德意志银行的报告称,今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产低端产品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将有两成倒闭。2008年甚至被称为中国中小企业的“过冬年”和“死亡年”;企业竞争力偏弱、抗风险能力差的部分中小企业正在被肃清出局。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08,(12):12-12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做客中山大学“南方论坛”,大放厥词,“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是垃圾”。“企业倒闭潮和金融危机没啥关系,人民币升值、外汇管制、新《劳动合同法》颁布才是祸首”!“金融风暴只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谈到借鉴国外经验时,张先生疾言厉色,“中国好的制度都是自己发明的,  相似文献   

15.
艰难的起飞     
2003年即将画上句号,2004年正姗姗走来。当回首这一年的中国,不知你是否有这样一种感慨:艰难的起飞。不仅仅是因为第四代中国领导人上任伊始,就面临牵动全球的伊拉克战争危机,需要做出自己的抉择。突如其来的 SARS 疫情,更使中国和首都北京处于全球“人疫大战”的中心。中国经济关山道道,人民币升值压力重重……好在今  相似文献   

16.
今年已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六个年头。近三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不断创新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以及国际分工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量也日益增多.目前中国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转眼距离2008年奥运会越来越近.这必将促进现代物流业在中国的空前发展。若要使现代物流业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就离不开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金德文  张勇 《中关村》2005,(6):95-96
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无疑是个重量级论坛,在中国,第一次有这么多诺奖得主到场并参加到活动中来。包括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内,有十多名世界顶级经济学大师会聚京城,与中国企业家“零距离”对话,这种别开生面的学术活动,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我国政府官员、经济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提供一个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和务实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去年增长速度高达10.6%.再加上人民币存在大幅升值空间的诱惑,使得中国市场对于海外资金的吸引力.正处于持续增长之中。不过在这良好势头的背后.一股股暗流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作用.是好是坏,却值得高度重视与警惕。  相似文献   

19.
程桔华 《中关村》2008,(2):24-39
三年前,在中国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北京市政府的极大关注和鼎力支持下,也是在人民大会堂,由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承办的“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大师与企业家对话”成功举办。八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与世界知名经济学家会聚一堂,与中国企业家共同对话。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无疑是个重量级论坛,在中国,第一次有这么多诺奖得主到场并参加到活动中来。包括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内,有十多名世界顶级经济学大师会聚京城,与中国企业家“零距离”对话,这种别开生面的学术活动,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我国政府官员、经济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提供一个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和务实对话的平台。在这次论坛中,组委会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企业家精神对话的专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过精心策划,专门设立了一个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发展”的分论坛,分论坛以“诺奖获得者与企业家对话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