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林金发 《发展研究》1998,(11):44-45
“九五”开局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形势。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下岗人员日益增加,就业压力明显增大,投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扩大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于1996年实现了“软着路”,从而经济领域出现了消费不振、投资萎缩、通货紧缩、增长乏力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财政部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制止了经济增长率的下滑趋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受到需求不足的制约。经济学理论及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表明,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对一个  相似文献   

3.
买方市场扩大内需启动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从短缺型向相对过剩型转化,经济政策取向从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的现实课题。如何认识当前的买方市场,如何扩大内需和启动消费,本文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颇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4.
5.
当前经济增长需要扩大消费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政府对高投资率采取了强硬的宏观调控政策,如果目前消费需求增长赶不上投资的回答,可能会使经济增长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的硬约束,导致经济增长在时间上和幅度上呈现收敛的态势,文章分析在当前实际经济背景下消费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重提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政府投资未能启动经济的原因,指出只有同时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并提出了一系列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刘松  范永忠 《经济论坛》1999,(12):16-17
要扩大内需,无外乎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增加投资需求,二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那么,要扩大我国的内需市场,重点在哪里?不可否认,我国政府于1998年增发1000亿元的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政府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这从我国1998年...  相似文献   

8.
消费需求不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消费环境不理想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张的重要因素。认真分析这类因素,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是扩大消费需求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消费需求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政策环境消费政策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阶段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发展趋势所制定的对居民消费起引导、调控作用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它包括收入分配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居民消费的政策等。居民的消费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正确引导,发达国家基于其“过剩经济”的现实状况,普遍都十分重视对消费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999年,我国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继续着力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本文指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扩大消费,核心问题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实现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住宅产业、启动家用汽车消费市场必将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开拓农村市场也是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田扬群 《技术经济》2000,19(8):37-38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 2 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消费品市场票证制度已退出历史的舞台 ,宣告了“短缺”时代的结束 ,代之而起的是买方市场格局的初步形成。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框架中 ,扩大消费需求成了“重头戏”。一年多来 ,“启动消费”、“刺激消费”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 ,消费品市场仍不见有明显的启动。一、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据国内贸易局对我国约 60 0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统计 ,供求平衡的约占 74 % ,供大于求的占 2 6% ,几乎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由供给不足转向需求制约 ,其中主要受消费需求的制约。1、…  相似文献   

11.
一.扩大消费的机遇与成效 今年以来,福建省各级政府和商贸流通部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以贯彻国务院支持海西《若干意见》为动力,务实运作,内贸流通和扩大消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全省市场保障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 an economy in which the cost of consuming some goods can be reduced by making commitments that reduce flexibility. We show that such consumption commitments can induce consumers with risk-neutral underlying utility functions to be risk averse over small variations in income, but sometimes to seek risk over large variations. As a result, optimal employment contracts will smooth wages conditional on being employed, but may incorporate a possibility of un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今年以来,福建省消费品市场承接上年增长的惯性作用,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6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平均增长8.4%的水平,居全国第17位;其中当月零售额1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8.9%.  相似文献   

14.
对扩大居民消费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萍 《经济论坛》2004,(8):13-15
当前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消费不振,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开征利息税、鼓励个人信贷消费、提高中低层居民收入等一系列措施,然而居民消费并没有摆脱低迷状态。本文运用多种消费函数理论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从收入分配、心理预期、产业结构、消费政策等各方面给出我国居民消费不振  相似文献   

15.
关于扩大内需的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兵  冯超 《经济纵横》2007,(6):74-76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扩大内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观点主要有: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出口,尤其在1998年中央实施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发展风险投资是与国家鼓励科技创新体制的建立相适应的。发展风险投资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应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发展风险投资可以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积极扩大技术就业 ,促进科技创新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从风险投资产品行业分布、风险企业规模、职工就业结构等方面考察和分析 ,风险投资可以扩大就业途径。从新的角度研究风险投资问题 ,还需要注意法律法规的建设、国家资本投资的规模、风险型人才和风险投资企业家的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及启动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分布差距大,农民预期收入低预期支出高,供应农村的工业品结构与市场不适应,消费环境较差。开拓当前农村市场的思路是采取增收与减负并举、供需双向开拓、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小城镇以及细分农村消费市场等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验表明 ,发展消费信贷 ,必须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也是信用经济 ,而个人信用则是信用经济的基础和核心。因此 ,不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扩大农村消费:难点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我国农村消费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农村消费结构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蓰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把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转变为现实需求,任务艰巨、挑战严峻。农村消费不足、农村市场发展滞后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当务之急,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农村消费的突出问题,充分挖掘农村现有消费潜力,着力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切实推进农村消费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区服务业,是当前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比较现实、重要的渠道。首先,社区服务业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大。社区服务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文化、技能要求不一,包容性大,从总体上讲其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较现代企业低一些,许多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不高,因而能够吸纳较多低素质的劳动力,尤其为下岗职工和特殊困难群体人员等实现再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其次,用工灵活,就业便捷。社区就业岗位不必按照正规的企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