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一个时期,为数不少的经济学家预测二季度我国经济将出现减速,本轮经济扩张期行将结束,经济增长将出现由快到慢的拐点。但是,国家统计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二季度GDP增长9.5%,增速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比一季度增加一个百分点,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快于改革开放20年来的平均增速。为什么经济实际运行高于人们的预期——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9,(45):33-33
世界银行4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估值,并预计明年经济增速略快于今年,但表示中国目前阶段无需大规模收紧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给经济降温,但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仍有所加快,增幅达到10.9%,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更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3%。单一的GDP增长数字未必能够说明什么,真正令人担心的是这一数字背后折射出的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8,(2):12-12
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月3日 嘿,中国经济将放缓,但情况不会像全球其它国家所知道的那样。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今年将略微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分别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定在10%和10.8%。换言之,按照IMF的估计,2008年中国以美元计算的经济产出增量仍将比美国高出近4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7):B0001-B0003
一、上半年经济增长特点分析 从动态的角度看,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二季度当季增速并不低。初步测算,二季度GDP增长9.5%,比一季度还加快了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加快0.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均加快0.1个百分点。从1996年以来的近十年第二季度增速对比情况看,除了去年略快于今年(增长9.6%)、1997年与今年基本持平外,其余各年二季度增速均低于今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7,(23):33-33
世界银行30曰发布《中国经济季报》,对今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均看好。尽管存在粮价进一步上涨的风险,国际环境大体上仍然有利。由于中国出口前景改善,以及政策态势的紧缩程度低于预期,因此世界银行将对2007年中国GDP增长预测由此前的9.6%上调至10.4%。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经济半年报17日发布: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GDP同比增长5.5%: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51):25-26
【美联社12月14日】世界银行13日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将在未来两年放缓,但仍将在积极的投资和消费方面保持强劲并推动东亚经济发展。世界银行还警告说,美国经济减速可能会影响依赖出口的东亚经济,但东亚经济的健康增长有能力弥补一些美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5,(30):34-34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区副总裁孔杰忠近日表示,随着04年东南亚地区的高增长后,预期今年区内经济增长将会放慢至6%,而内地今年经济增长料8.5%,明年7.5%,经济软着陆的机会极大。  相似文献   

10.
【世界银行2008年6月】经济前景 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目前来看,对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的下调已经见底。在经历了一个动荡的阶段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平静了一些,但金融动荡造成的影响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实际上,在美国的引领下,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正在显著放缓。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视野     
《首都经济》2009,(8):11-13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到7.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到7.1。上半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又走到了十字路口。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称,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季报”,将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测由3月的6.5%上调至7.2%。  相似文献   

13.
发轫之年公元2009——树立“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25日,世界银行在季度预测报告中调低了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由之前的9.2%调低至7.5%。按照世界银行的这一预测,7.5%将是中国自1990年以来年度经济增长最低的速度。 2008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演化和扩散、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此次会议的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4.
下半年北京市经济发展仍将平稳增长,但增速将延续二季度以来的放缓趋势,全年前高后稳的走势更为明显,预计全年GDP增长10.7%左右。  相似文献   

15.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放缓的速度要远快于之前预期,但许多跨国公司仍对中国的中期增长前景抱有信心,尤其是那些面对消费者的行业。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近日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的‘换挡’阶段,增速适度放缓是潜在增长水平下降的客观反映。”“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高速增长后,都会有一个经济减速过程。虽然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略有放缓,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长7.6%,增速仍处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7.
《西部论丛》2008,(8):36-37
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同时也应看到,减速运行的态势也比较明显经济增长逐季放慢上半年GDP增长10.4%,尽管总体增速仍然不低,但从动态变动情况看,呈现出逐季明显放慢的态势。其中,一季度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10.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7,(10):39-39
从近期的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二季度石油需求将较旺盛,估计同比增长6%左右。  相似文献   

19.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文章简要评述了经济增长和增长因素分析理论,分析了中国20年来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并从定理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估和计算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分析市场化和开放型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文章验证了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指出中国的体制改革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济》2010,(10):75-75
欧盟统计局(Eurostat)9月20日公布的修订后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受本地消费开支的带动,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大幅增长,并且已超过美国和日本同期的经济增速。第二季度,经修正后的欧元区GDP环比增长1.0%,与初值持平;同比增长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