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由于股权的分置,支付现金股利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主要形式.本文使用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侵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大股东侵占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国有大股东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而其他大股东不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由于股权的分置,支付现金股利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主要形式。本文使用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侵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大股东侵占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国有大股东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而其他大股东不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家股比例、境内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显著负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规模显著影响股利支付率。该研究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存在利用股利政策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流通股股东具有资本利得偏好而不关注公司的股利政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金股利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分为四类: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现金股利能否传递信号;现金股利分配为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服务;股权分置与现金股利政策异化。并且进行了相应的评述,希望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蔡先强 《企业研究》2011,(12):143-144
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结构来看主要呈字塔形,在金字塔形控股结构下的利益侵占问题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上市公司利益侵占形式主要表现为:关联方交易、担保、资金占用、股利分配政策调整等方式,而现金股利分配是股利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主要从现金股利政策来分析上市公司利益侵占问题,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行为提出建议,并希望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98~2002年所有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加权平均的现金股利收益率进行了分析,并与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对比,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股利收益率过低,并从股权割裂、派现意识、流通股股东高成本投资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等方面对股利收益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海内外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新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发放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当股权集中度增加时,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海外证券市场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和严格的外部监管使得海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减少代理成本.但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增加程度要高于海外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并没有降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反而成了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一种合法工具.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结构来看主要呈字塔形,在金字塔形控股结构下的利益侵占问题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上市公司利益侵占形式主要表现为:关联方交易、担保、资金占用、股利分配政策调整等方式,而现金股利分配是股利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主要从现金股利政策来分析上市公司利益侵占问题,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行为提出建议,并希望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9.
将代理理论引入企业股利政策研究的视野,能有效地弥补MM理论假设下传统股利理论的不足。西方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是沿着受股利政策影响最大的三大利益相关方(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而展开的。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代理问题以及股东—经营者、控股股东—中小股东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由此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呈现出"中国式股利之谜"。  相似文献   

10.
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不但“不同股、不同利、不同权”,而且具有不同的股利政策偏好,两类股东不同的股利政策偏好必然引发股东利益冲突,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文章提出了上市公司股东股利政策冲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01年-2004年的375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资金占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资金占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增加、控股股东有能力自由选择是支付现金股利还是用其他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资源时,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就变得更不明显;而组织形式使集团控股股东转移资源的途径多样化,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资金占用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同样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99年 ̄2004年连续派发现金股利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持续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现金股利政策下,上市公司实现的盈利约有40%作为现金股利派发给了股东;而上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其持续现金股利政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沪市2003年单纯派现公司和不分配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是否分配现金股利、不同支付水平的现金股利以及股利的增加或减少等事件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现金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在我国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市场对现金股利宣告没有反映,现金股利政策不能有效地发挥信号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年数据,对金融危机、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市公司倾向于不支付现金股利或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以应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的现金股利偏好反而有所增强,即在金融危机期间,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满足大股东对现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Economic Systems》2020,44(4):100812
Enhancing investor confidence is crucial for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Does having a semimandatory policy to pay dividends help to enhance investor confidence? What is the origin of the cash dividend paid by companies to mee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so as to enhance investor confidence? Based on these considerations, this paper uses the exogenous policy shock that in 2006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required listed companies to pay accumulated dividends of no less than 20 % of average annual distributable profits and adopts a panel difference-in-difference estimation strategy to explore whether this new policy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vestor confidence. In addition, it explores the source of external financing for cash dividends by examining dividend-financing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mimandatory dividend policy has led to new dividend-financing behavior by listed companies. The cash dividend paid by companies comes mainly from external financing, especially a net increase in debt. The paper expand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dividend payment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point for decision-making by shareholders, company managers, and regulatory agencies.  相似文献   

16.
以2001-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对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决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不分配现象得到缓解,但派现水平仍然偏低;异常派现现象普遍存在,且较为严重;仍然存在普遍"群聚"现象;现金股利支付率有所降低;现金股利的连续性不强;现金股利的行业特征渐趋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现金股利的逐步攀升与稳定是2000年以来资本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上市公司的这一行为标示了股利政策的变化。本文的研究表明:股利政策由股票股利逐渐演变为现金股利是制度演进的结果,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条件下,由于投资者不具有现金股利对公司价值的较强信念,现金股利不能够成为传递价值信息的信号,当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在发展过程中的行动,逐渐使得市场对于股利政策所体现出来的公司价值具有较强的信念时,现金股利就可以成为公司有效表达私人信息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保护投资者角度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利用证券市场融资的同时,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对广大投资者的回报,现金股利分配极不规范,存在现金股利支付率低以及超能力派现等不规范等问题。并从企业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以及股东意愿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不规范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证监会2006年5月颁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8年10月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背景,研究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现金股利发放对代理成本的控制效应。研究发现,现金股利的发放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水平,但这种抑制作用仅对高资产负债率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产生影响。迫于再融资的需求,这类企业的分红水平显著提高,并导致投资不足,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并未起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