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协整理论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测算了1952—2010年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改革开放前。  相似文献   

2.
分类要素贡献和中国经济增长根源的对比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05年和1978-2005年两个样本区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并评价不同样本区间内要素贡献以及要素贡献是否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广义矩估计检验和对比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贡献的稳健性和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要素,其中我国约70%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对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表明,贸易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度结果发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金融、贸易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影响。即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储蓄与劳动就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现代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合理因素,将资本-产出比率保持不变状况下的储蓄与劳动增长关系,引入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可以看出全社会储蓄率与劳动力增长率之间存在对应函数关系,并且两个部类的结构参数影响着这种函数关系。这种对应函数关系,体现了比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同类关系远为丰富的内容,更贴近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4.
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1978-2002年我国公共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文中作者建立了生产函数模型估计了公共资本的产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和Johanson检验法估计了公共资本和产出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在0.4左右,公共资本与GDP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5.
黄秀娟 《技术经济》2009,28(7):67-72
利用C-D生产函数和回归分析技术得出中国旅游产业资本、劳动的产出弹性;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1996—2001年及2001—2006年两段时间区间内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中国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长;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三大区域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要素产出弹性是分析经济增长的绩效、特征与可持续性等问题的重要参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结果是:1978-2004年,资本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56,劳动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44,并且资本的产出弹性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劳动产出弹性呈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资本产出弹性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在3.7%~3.9%之间。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制造业的能源替代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1978-2005年制造业中的能源与资本、劳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能源与资本之间存在很强的替代关系,能源与劳动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这种性质的替代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在保持给定的产出水平下,政府可以选择提高能源税收水平的政策,从而提高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资本对能源替代,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以及南非金砖五国先后进行了一次持续的经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推动了各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增长效果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改良的内含制度因素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社会生产函数模型,利用金砖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以来的相关数据,测算了金砖五国在技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本与劳动力协调配置等要素方面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砖五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经济制度变迁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完全不同。该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对中国持续深化生产要素的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解释力,关键是要保证计量模型有理论依据,并将出口置于经济增长系统之中来分析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采用出口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不同时期对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5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劳动力及出口总额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952~1978年间,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建  汪伟 《财经研究》2006,32(2):78-89
文章根据1978~2004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以及动态相关系数等方法对公共资本、私人资本与产出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实际产出增长率、公共资本增长率和私人资本增长率之间体现出较强的当期相关性,具有影响关系上的近似对称性;改革开放以来,三者具有类似的波动模式,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影响关系和影响方向;为了增强公共投资率的产出效应,应该适度改善目前的投资结构,积极诱导和鼓励私人部门在具有产出生长点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在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同时,应加强供给管理并提高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1.
改革以来,中国制度变迁的一个显著特征——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市场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显著。利用2001—2005年间中国的省域数据,分析了市场化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对要素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此样本期间,各省域的市场化程度通过对提升技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而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市场化程度对资本产出弹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对劳动产出弹性和技术产出弹性依次减小。在以后一段时间内,推进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增加资本投资及扩大劳动就业是保证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C-D生产函数,对杭州都市圈的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杭州都市圈的总产出Y与资本投入K和劳动投入L同向变动,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分别为0.77%、0.47%。尽管各年份的产出资本弹性和产出劳动弹性相同,但是产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在逐年提高。最后证明了杭州都市圈的经济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三者是存在协整关系的,这三者在长期存在一个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学者还用实证分析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此,本文主要通过运用VAR模型、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78-2010年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协同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山东省产值结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明显的反向冲击效应;就业结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持续显著的正向冲击效应,并且这种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可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是可以推动山东经济持续增长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中西部地区科教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用于实证分析的计量模型,就科教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西部19个省市的科技和教育支出都对国民产出有微弱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都不是很显著。相对于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检验的显著水平相对更高。同时,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都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有正向影响,但教育支出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的影响幅度都高于科技支出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郭路 《经济经纬》2006,98(1):24-27
主流的增长理论缺乏对制度的分析,认为制度是外生的。在实证方面,对于制度的研究又缺乏精确的分析。笔者以新古典增长和制度学派为基础,对制度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增长的特点是产出、资本、消费和制度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值。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的影响比资本投入和制度因素要小。制度因素主要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尽管在直接效应中,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反向作用,但在总效应中,制度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面板数据同积检验方法,本文考察了产出与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之间各种可能的新古典柯布一道格拉斯型跨国生产函数关系。实证分析显示产出与投入之间长期稳定的跨国生产函数关系之存在与否关键取决于各国经济增长的独特国家特征和独特技术进步路径。这一发现意味着不存在通用于各国的总量生产函数,从而从根本上揭示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因各国总量生产函数不同,新古典增长模型在经济增长之跨国比较分析方面的理论指导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17.
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认为,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估算1978—2008年各省区的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研究发现,除辽宁和河北外的东部省区及内蒙古的资本与劳动之间是替代关系,多数中西部省区的资本和劳动之间则存在互补关系。同时,多数省区的技术进步是资本偏向型。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广义矩估计法(GMM)的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支持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  相似文献   

18.
王建喜 《当代经济科学》2012,(2):110-117,128
使用参数估计法与隐型变量法估算了1952-2009年中国工业的增长因素。研究发现,1952-2009年我国工业总体上表现为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但在不同时期各增长因素的重要性表现出阶段性特征,特别是1996年后,智力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第一次超过了初级要素投入的贡献度,成为推动中国工业产出增长的首要因素,表明中国工业的增长方式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的集约型增长,需要遏制资本产出弹性的下降趋势,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西部地区1986-2006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无显著的正效应.回归运用了变系数模型和变截距模型,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经济产出确实有着显著的正效应;文章还得出了西部12个地区的基础设施产出弹性,表明基础设施产出弹性在西部地区间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安徽省1978年-2004年的银行信贷、总产出和CPI作为变量,利用相关关系、葛兰杰因果关系、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分别从相关关系和动态影响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与总产出、CPI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信贷对它们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