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葛卫芬 《宁波经济》2006,(4):27-30,4
家族企业被认为是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类型。由于家族企业可持续经营的脆弱性,使之被看作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制度,从而使理论界忽视了对其成长模式的研究。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家族企业成长路径及其制约因素,找出不同环境下的企业变迁模式,实现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创新家族制才能做强浙江中小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自芳 《浙江经济》2003,(14):10-13
一个家族及其成员对企业资产具有决定性的控制权,并能够对经营管理的主要事务施加重要影响,这样的企业广义上就可以界定为家族企业。但具有以上特征的家族企业,其产权结构特征、管理层构成、管理理念和方式、经营目标、家族控制方式及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把家族企业分为传统型家族企业和现代型家族企业。传统型家族企业的结构相对封闭,家族资产与企业资产、家族管理与企业管理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3.
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国际比较--以美国、日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日本家族企业的历史演变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二者演变的特点。本文认为美国、日本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形式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家族企业必然走向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能有效节约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和交易费用,是家族企业社会资本治理的两大优势,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优势也会成为劣势,不仅不能节约成本和费用,还会增加企业的代理问题,导致企业内外部成本费用的上升。因此,家族企业社会资本治理模式有其适用的范围,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家族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治理效果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家生命周期是影响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代际传承受的关键,在理想状态下,每一个家族企业都期望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企业家的生命周期的"双重变奏",可以实现家族企业控制权的顺利交接。但现实中继任者的培养、突发性事件、经理人市场环境都可能影响到双周期的交替进行。出路应该是针对不同的企业规模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家族企业基业常青。  相似文献   

6.
控制权保留偏好是我国中小家族企业的基本特征。该文通过对家族理性、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家特质、制度环境等多维视角的分析表明,我国中小家族企业控制权保留偏好既受家族理性与经济理性双重作用的影响,又受我国制度环境滞后的影响。中小家族企业不应该盲目追求制度的先进性,而应追求制度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以及治理结构的动态匹配。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家族企业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的家族企业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它的产生与当代中国的特定环境尤其是体制、政策环境是相适应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很多家族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已成为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家族企业实现制度创新,需要政府在转变职能、法规制定以及经理人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完善方面积极推进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扩充必然导致企业中各方讨价还价实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导致企业不同组织形态演变。本文以资本的社会化和知识的专业化不同区分了古典家族企业、准古典家族企业、现代家族企业、准现代家族企业四种类型。并进一步指出家族企业的演进必须面对企业成长与家族控制之间的两难。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转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企业内部机制与外部制度环境如何共同影响家族企业社会化进程的问题,文章首先使用金融经济学的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家族企业的演进趋势;进而借鉴法律金融论的代表人物LLSV等观点,基于广东民营家族企业发展所处的金融环境与法律环境,分析了两种外部制度环境对家族企业转型的影响;最后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基于内源融资型和外延融资型企业的转型以及不同类型公司经营管理模式选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家族企业还比较年轻,缺乏完善的继任管理机制和程序。如今家族企业正处于从创业到成长、实施代际传承重要时期,其继任管理问题就显得十分复杂和独特,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实施继任管理创新,顺利完成企业的代际传承,是确保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本文以浙江家族企业“权力交接”为考察视角,从家族企业继任模式、接班人选拔制度、企业文化构建等方面入手,探讨家族企业的继任管理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陈立  周勇 《特区经济》2013,(10):40-42
深圳企业科普与科技人才培养具有许多可融合的功能,能够产生许多融合效应,并能够促进企业快速提高创新竞争力。深圳要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就要努力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就要提供一定的“外因”促成这些融合效应的实现。深圳企业可以采取的融合发展方武很多,既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科普工怍来促进科技人才培养,也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来促进企业科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董炯峰 《特区经济》2010,(9):180-182
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时代,面对WTO条件下国际竞争者的进入,民营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良好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如何使民营企业从原有的优势跃迁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制度先进的优势,弥补企业内部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已成为新时期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以人力资本产权为视角,探索WTO条件下,浙江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并长久的发展,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战略制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文章提出了"文化—战略—执行"三环链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进行研究探索。企业要在动态环境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应理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处理好企业战略与企业执行力提升的关系,加强战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完善战略执行的文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力 《改革与战略》2010,26(5):56-61
由我国《物权法》正式规定的企业法定经营权不应针对一切企业法人类型适用,它甚至不能如法定经营权说的倡导者期望的那样针对包括了在竞争与非竞争领域从业的全部国有企业适用。结合其他转型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实际情况,文章认为,法定经营权作为依法调整企业所有权人与经营权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工具,应主要立足协调企业自由与政府管制,偏向控制企业市场化改革深度与广度,以保留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及改革后形态的长效调整。由此,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法定经营权应主要面向有非市场化要求的特殊国家企业。  相似文献   

15.
连锁经营可以打破资源限制瓶颈,实现不同区域的快速扩张,是知识转移的有效方式,有着极强的竞争能力。但在其拓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竞争对手在多个市场遭遇,在这一过程中连锁企业依靠的是全方位的复制还是持续创新,仍然是理论上研究的空白。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根据39个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中共312家经济型连锁酒店数据,着重探讨连锁企业在多市场接触问题背景下的不同拓展时期惯例复制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后发现连锁企业的拓展模式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惯例复制和企业创新均能提高企业绩效,在拓展初期惯例复制的影响更强,而在拓展稳定期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强;考虑多市场接触后,在拓展初期惯例复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受到抑制,而在拓展稳定期这种积极影响会被增强;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多市场接触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企业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都会被强化。文章深化了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为连锁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已初步形成,但发展依然缓慢,多为大型国企所带动,中小企业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多样化的年金计划模式供不同的企业选择,成为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深入分析企业选择年金计划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年金不同计划模式的特点,对国有大型企业、三资跨国企业、中小型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四种不同类型企业各自适用的年金计划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态效率是测度高耗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技术创新对高耗能企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引人关注。以火电企业为例,构建了火电企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DEA组合模型测度生态效率,运用Tobit模型分析研发投入强度、技术改造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等技术创新因素对火电企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华能国际和大唐发电两家企业2010-2016年的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对提高企业生态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技术改造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李军  刘海云 《南方经济》2015,33(3):1-23
本文分析了Meltiz模型的情境条件,发现生产率异质性是与其三大前提假设紧密相关的。中国情境下,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不同类型的出口企业:与外商投资相关的企业、生而国际化的企业、先有本土市场而后国际化的企业,它们国际市场竞争力来源不只是生产率异质性,而是存在差异的企业区位、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创新、品牌、企业性质、企业级别、资本结构、人力资本、成长率等多重异质性。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在多个细分行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生产率差异不能有效解释出口企业竞争力,而多重异质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是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来源。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需结合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定背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采取的是"渐进式"转型模式,事实证明了该模式较其他国家"休克疗法"的完全市场化转型模式具有优越性。由此,文章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是"计划市场体制"。以此为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未来的改革应以计划市场体制为指导原则,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因素,营造一个有计划有市场的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企业运作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虚拟企业面对多变的市场机遇能够以其灵活多变的柔性,更适合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现代市场资源的合理组合和运用是虚拟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保持更强竞争力的最大优势,因此,在组建中应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必要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