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与上年相比,不仅数量较上年有大幅增加,达到近200篇,而且研究视野进一步扩大,多学科交叉方法运用增多。兹分述如下:总体性总论李根蟠指出用环境史的视野观察经济史,可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加深或刷新我们的认识,使之成为经济史学科新的生长点①。阎守诚对自然灾害与中国古代社会治乱间的关系做了论述,指出古代中国农民起义几乎都有自然灾害相伴随,同时,自然灾害也是对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程度、行政效率、财力物力、吏治好坏等方面的综合考验②。张建成认为经济史有史学与经济学两种范式,各自归属于历史学和经济学两个…  相似文献   

2.
2005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成果显著,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和新研究动向值得关注。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0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较上年减少,但总体研究水平有所提高,研究方法更具多样化,部分硕士论文值得关注。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在新材料、新方法的运用上使该领域研究水平较上年有所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问题重复研究,研究视野狭窄等情况。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学界在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发表论文两百余篇,总体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兹分述如下:总体性论述冯天瑜认为,厘清"封建"概念,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秦汉以  相似文献   

6.
7.
总体性论述 孙家红《经济史研究散论》(江西财大学报1)认为经济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领域,“介于”经济学与历史学之间,其产生的时间、学科的性质以及研究的取向,都是值得很好思考和讨论的一个问题。王东《农业、新石器、陶器三大技术创新论———文明起源三大物质前提新论》(天津社会科学1)认为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陶器起源这三大创新分别实现了产业创新、工具创新、日常生活用具创新,为文明起源奠定了三大物质技术基础。郭沂《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文史哲6 )将社会形态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  相似文献   

8.
2009年学界在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发表论文两百余篇,总体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兹分述如下:总体性论述冯天瑜认为,厘清"封建"概念,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  相似文献   

9.
10.
2007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成果在数量上与上年基本持平,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但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高水平论作较少,新方法、新材料的运用不多等值得注意的现象.兹分述如下:总论性论述董全亮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探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认为理性的人选择了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安排,人们对社会变革的期望仅停留在,新制度能提供一个好皇帝和好的吏治,并没有彻底颠覆这种制度的动机,这种"制度悖论"是导致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1].范传贤、范喆认为秦汉官私营大农业是建立在奴隶主拥有大宗土地、农具和奴隶的基础上,这种奴隶经济的形式和特征证明秦汉社会性质是奴隶占有制,封建社会不能出现在这以前[2].  相似文献   

11.
总论·区域经济陈支平指出,为了适应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理论命题,从事明清农业经济史研究的学者们,一方面要面对宋元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力进展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则要论证明清时期的农业经济是如何有力地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产生的基本前提,明清农业经济史研究出现了某些理论与史实之间相互脱离的反常现象。作者认为,唯物史观和其他各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都应当与中国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尽可能地摆脱事事比附西方发展道路的思考模式,才有可能更加科学合理地研究中国的历史,作者希望中国本土化的唯物史…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出版专著4部,研究论文近200篇,反映了该时段经济史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总论本年度相关研究专著主要有陈明光、邱敏著《六朝经济》①,黄淑梅著《六朝太湖流域的发展》②,王玲的《汉魏六朝荆州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变迁》③,张剑光著《唐五代农业思想与农业经济研究》④。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大约发表近200篇论文,出版的著作有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增订本)①、杜建录、史金波《西夏社会文书研究》②,方健《南宋农业史》③,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④,邵晓峰《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⑤,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⑥,王培华《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⑦,李华瑞主编《唐宋变革论的由来  相似文献   

14.
农业、手工业与农村徐凯希认为晚清末年是湖北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侧重发展生物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湖北农业改良方面的显著特点。①苑朋欣、朱彦华介绍了清末新政时期直隶农田水利事业。②直隶是创办农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苑朋欣撰文对此做了介绍。③抗战前在华北,以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种植比率呈上升趋势,粮食作物呈下降趋势,抗战爆发后发生了相反的变化趋势。王加华归纳了这一变化,并总结了原因。④民国时期,陕西大规模引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又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求之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者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深化研究,开拓了诸多有价值的分析视角和创新性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一些内容,诸如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成果在数量上与上年度基本持平,总体研究水平较高,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2007年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和唐史学会、武则天学会等分别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分别涉及到经济史方面的诸多内容.下面只是就2007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情况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观与方法论彭刚指出,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又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求之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者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深化研究,开拓了诸多有价值的分析视角和创新性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一些内容,诸如“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有效并行”、  相似文献   

19.
总论马涛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试图回答18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出现大分流的疑问。①刘逖指出由于统计技术、方法论等问题,麦迪森高估了前近代中国的GDP,并对1600—1840年中国的总量经济进行了估算,对前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转型困境进行了探讨。②陈春声、刘志伟从与制度、物质生活相关的角度,将  相似文献   

20.
这篇综述是本刊约请部分同志共同撰写的。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动态与进展,本刊拟从今年起于每年的第二期刊登上一年度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今年的综述尚缺元、明和现代部分,以后当陆续补齐。由于是初次尝试,难免有疏漏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把这一专栏搞得更好。文中评述,是作者各自意见,并不代表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