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辽源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纺织袜业是辽源传统优势产业,具有独特的行业特色,是市委、市政府着力发展的接续替代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东北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整体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以资源开采型的地区,资源的逐渐枯竭,造成经济发展受阻。本文对如何把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向加工型、科技型产业方面转变,并对资源型地区的接续产业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煤炭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这为资源枯竭型的煤炭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从理论上讲 ,由于资源或市场的原因 ,煤炭城市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是一种必然选择。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解析煤炭城市经济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制定扶持煤炭城市经济转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基础工作 ,它对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政府主管部门要发挥全部…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是资源型城市,凭借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提出"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发展战略。自此鄂尔多斯由一个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的能源型城市向着多元化产业发展,其中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产业格局由资源型产业为主向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5.
以淮南市和攀枝花市为案例,从工业结构变动系数、工业结构转换频度系数、转换方向系数、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指数和霍夫曼系数几个量化指标着手,对比分析了单一型资源城市和复合型资源城市主导工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的演进情况。结果表明:单一型资源城市工业结构的"锁定效应"强于复合型资源城市,但复合型资源城市重化程度强于单一型资源城市;单一型资源城市工业企业所有制多元化程度高于复合型资源城市,两者的演变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以承接外部产业发展为主,复合型资源城市则立足特色资源内生发展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6.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先进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具有带动效应.本文从先进产业及其特征的界定入手,分析了先进产业选择的原则,并结合吉林省的资源状况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了吉林省的先进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吉林省发展先进产业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系统创新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协调发展评价指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是以耗竭性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一条关联度极高的产业链。由于资源的可耗竭性,随着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产业必将呈现阶段性发展的特点;从整个工业化进程来看,资源型产业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最终都会向加工型、技术型、知识型经济转化。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产业转型是指通过发展接替产业(包括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摆脱对原来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由原来以资源产业为主向非资源产业为主的转变。经过对资源型产业的收缩、改组、创新,以新的主导产业逐步替代老的资源型主导产业,以保证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化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存在的转型进展缓慢和金融支持无力问题,以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路径为例,通过探究金融支持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绿色金融保障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特征,系统分析了不同金融工具在辽源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优缺点及可能带来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新问题。最后,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体特点和需求,提出了绿色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可为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这个战略任务的提出对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发展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单纯的资源型经济存在很大的劣势,环境问题又对不发达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障碍,宏观政策加大了对资源型产业的调控力度,这些都促使资源型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得不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与此同时,面对资源的即将枯竭,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将走向何处?如何实现转型?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的乌海市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应该怎么走?这是本文想要寻求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6~2015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问题。结果表明:丝路中道10 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性不断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整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态势,地区分异化明显。建议推进均衡化发展,优化物流业自东向西辐射机制、大力增强中西部省区物流基础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物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集群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的许多省市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本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对河南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产业集聚原理以及创意产业本身的特殊性,从现实角度出发,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集聚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从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角度以及外部性如何产生集聚规模收益的角度解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背后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而解析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依托呈现集聚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劳动力转移植根于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或城市转移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身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使得以均质二元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我国不同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为我国解决二元经济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是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农村工业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与农村是相互依赖的。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农村工业作为整个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城市工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城市工业提供劳动力、场地、资金等条件,有利于城市工业的产品扩散和产业转移,有利于城市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文章研究了中国农村工业化政策的意义,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影响的体制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前,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并促进更大空间范围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经具备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也存在着若干限制性因素。从空间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二级城市的发展速度、促进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改进的SBM模型对我国各省市区环境经济效率及其环境规制带来的经济影响测算的结果表明,各省市区环境与经济效率整体较低且趋于下降,环境规制带来的经济损失则在上升,说明我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应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有区别的环境规制政策和减排目标,适当提高能源使用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成本是决定钢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唐山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出现在这一地区的钢铁产业群是企业追求成本优势的必然产物。随着进口矿比重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应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耕地占用,合理使用淡水资源,改善中心城市居住环境等原则为指导,积极引导钢铁产业群向沿海转移,并与港口建设统筹规划,全面提升产业群的国际竞争力。唐山钢铁产业群的发展对传统的均衡区域经济布局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主体资源的桔竭,曾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资源型城市,将不得不面临转型的现实选择。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指资源型企业的转型,更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耦合因素的转型。文章以西部地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甘肃省为例。从资源型产业周期特点出发,结合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的思路,并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西部其他省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和灰色评价的河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河北省经济年鉴统计数据,选取GDP、地方财政收入、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等指标构成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河北省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位于环京津地区、沿海地区和省会(唐山、石家庄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南北两端的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缩小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发挥各城市的优势资源是提升河北省整体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关键,从而实现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