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11,(11):96-96
以智趣科技为出发点,将线上新媒体与线下出版发行有机结合,果壳传媒完成了从公益向商业的蜕变。作为兼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泛科技新媒体,2010年12月果壳传媒获得挚信资本百万美元级别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耿秋 《中国新时代》2012,(8):98-101
毫无疑问,过去电视万人空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网络新媒体却从当初的草根小舞台走向传媒舞台的中央,掀起一波又一波轰动效应。对于电视而言,这个问题尤为紧迫。而拥抱新媒体,实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传统电视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3月26日,北京东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是由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旗下的东航传媒与航美传媒(AirMedia,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CN)共同组建,双方持股比例为51%和49%。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航美传媒:降独家拥有东航未来航线和航班的平台资源15年左右,这是东航集团向拓展北方新媒体市场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技术是在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得到充分发展与普及的专业技术,这种技术在影视传媒行业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影视传媒技术含量、优化传媒体发展建设质量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与影视传媒行业的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融合,意在明确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行业发展中的应用途径,为促进新媒体技术更好服务影视传媒行业提供动力,研究分析可知,在实际应用中,交互式网络信息技术、移动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字电视技术是比较典型的三种技术应用途径,只有把握好应用切入点,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注重相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匹配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月7日,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传媒茶话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新媒体分会承办的2022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新闻主管部门、主流媒体的中高层、学界专家等200多名大咖出席了本次论坛,快手融媒研修院特别承办了其中的圆桌议题环节。圆桌以“媒体+产业的商业化探索”为议题,聚焦产业融合中媒体可捕捉的商业化机会,邀请到政府、媒体、市场、平台等多个角色方代表,从全方位、多视角讨论当下产业变化中释放的机会与未来可能性,为媒体切入找到合适的案例与锚点,做更多的思路拓展与资源嫁接。  相似文献   

6.
罗志荣 《企业文明》2006,(12):33-35
以互联网诞生为标志,手机、博客、维客、播客、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层出不穷,掀起了一股规模空前、深度空前的媒体革命浪潮。不论是在新媒体的传播技术方面,还是在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与形式方面,都是传统的印刷类报刊媒体、电子类广播电视媒体所不可比拟的。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传媒企业的突飞猛进,而且是对人类潜能的大解放和对人的本质的大发展。新媒体革命,是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一次提升世界著名的媒介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享誉全球的经典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曾经深刻地指出:媒介不只是传递信…  相似文献   

7.
李冬洁 《英才》2008,(9):80-82
未来,对于新华传媒而言,或许最大的挑战不是传统领域的风险和未知,也非政策的羁绊和束缚,而最大的可能,是在互联网大潮下能否跳过新媒体转型的这道坎?  相似文献   

8.
从传媒的现状说起,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政府的支持有个不错的基础,是整个传媒业腾飞的基石。但传统的传媒的陈旧思路和新媒体的不完善,不光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前景,严重的可能发生灭顶之灾。所以,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这要通过传媒人的不懈努力勇于改革,不断创新。从新媒体下手,适应这个快速的数字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除了传辐手段传描内容、形式的改变,更多的改变体现在其经营观念上。时下,传媒企业更多地引入市场营销的观念来做好经营,4Ps的营销观念逐渐被接受并运用。但是,当4Rs的营销观念被提出时,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其他行业企业,传媒企业更适宜运用这一新兴的经营观念指导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斯嘉 《活力》2012,(12):189-189
传媒业新发展对人才出现新的需求;现代传媒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现代传媒人才成长路径。传媒业是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人才的培养是传媒增长的动力源。一个优秀的传媒创意能化为神奇,创造出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简言之,传媒人才是传媒业的核心资源,是创造无限增值空间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杨世海 《活力》2010,(8):322-322
光线传媒一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十年前,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但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发展到了集合电视节目、影视、音乐明星、线下活动等多方面发展大型娱乐传媒公司,旗下涵盖电影、电视剧、活动、艺人经纪、新媒体等众多的娱乐产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天的光线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成为众多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圣殿。那是什么让光线传媒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呢?  相似文献   

12.
《政策与管理》2014,(6):78-78
在第十届文博会上,华视传媒携“移动电视联播网+公共交通Wi-Fi联播网”亮相,用最新颖的热点内容“超级Wi-Fi”“新媒体”“智能巴士”吸引了众多市领导和观众的驻足。  相似文献   

13.
传统媒体时代讲究“内容为王”。“内容为王”的提出者,是现任维亚康姆公司(viacom,全球闻名的传媒集团)CEO 萨姆纳·雷石东。他是这样阐述的:“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雷石东强调:受众接受一个媒体,不是因为这个媒体的技术,而是它所传送的内容。任何节目如果不能做到以内容取胜就不会长久。但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内容泛滥,用户需求和阅读习惯正在发展改质变,传统媒体下“内容为王”的生存基础正在逐渐失去。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信息更加碎片化,人们关注事件很多时候关注的是事件的最新进展,而非事件的深度解读,可以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新闻客户端都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闻资讯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新媒体环境下,对“内容为王”的过分排斥同样会产生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4.
几个月前,IDG风险投资“新媒体基金”的第三笔风险投资掉入了中博影视传媒的囊中。从2005年至今,IDG已经累计为它投入了3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传媒领域出现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旨在从多向度深层次对媒体融合发展做一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纷纷介入媒体的构成当中,冲击着传统媒体。催生出繁多的被称之为新媒体的媒体形态。网络信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传媒行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甚至是有质的飞跃时代,大批的网络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注册的网站数量多达几十万个,在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同时,地方媒体自然也积极地筹划和建设自己的新媒体。但是在目前这种似乎全社会都在建自  相似文献   

17.
刘巍 《活力》2014,(10):110-110
传媒技术的巨大变革,带来了信息海量时代的到来。在当今社会,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一切优势,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手段延伸了受众的感知层面,更使得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反而成为媒介传播的中心一环,成为主导传媒走向的左右者。面对新媒体日益蓬勃扩张的巨大冲击以及传媒行业之间的白热化竞争现状,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之下,未来发展急需进入新的高度、深度以及广度之中。深度报道,早已不是新鲜的命题,更不是电视新闻节目突围的唯一途径。但在经历过传媒巨变之后,深度报道仍将是电视新闻节目长足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在多媒体时代中独辟蹊径的突破口之一,本文将在以下文章中详细阐述电视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朱晓松 《活力》2010,(8):364-364
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各种传媒资讯以飞一般的速度增长。数字化为信息的高速传播带来了种种便利,而人们对于信息的大量需求又进一步促进了传媒在网络这个新媒体上的进一步扩张。随着3G的普及。网络已经从脱离了网线的束缚,变得紧随人身,只要有信号,随时随地就可以上网,与此同时,人们对咨讯的要求也变得随时随地,无论乘车、走路,乃至吃饭的间隙.都可以拿出移动设备来了解最新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运用和发展越来越普及,其影响力也相对较为广泛和深远,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出现给一些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对经济的领域可以说是有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中简要的讨论了运用新媒体促进企业宣传,提出了企业的应适度和新媒体的观点以及应对之策,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而言,文化这一概念所着眼的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政治基础之上,反映这种经济、政治状况的精神性的观念系统.我们也可以说,文化是一种人群稳定预期和一种共同信念.当你预期别人干什么,别人预期你会干什么时,倘若这种预期成为一种共同信念,我们就归结为一种文化.所谓的消费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稳定性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受众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例如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的前提下,消费者对于自己的未来支出的预期就会加大,自然而然会推崇传统的"节俭"文化,限制自己的消费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就会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规范,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倾向下降,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随着传媒的发展,传媒受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上升,传媒消费已构成我国社会消费的重要部分,传媒消费文化也构成了消费文化的主要内容.我国消费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也就集中地体现在传媒消费文化对传媒受众消费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