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四川汶川地震后,全国各界学者都对这次灾难展开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其一是中国民众震灾自救意识的检讨;其二是对日本民众震灾自救措施的借鉴;其三是关于中国民众震灾自救意识的养成。灾难长精神,灾难出思想,从灾难中汲取自救意识和抗灾谋略,是锻造灾难文化的重要举措。促使自救意识日常化和自救意识技术化,是建立中国抗震救灾战略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危机,引起国内许多市民因担心核辐射而抢购食盐、酱油以及从日本进口的奶粉和纸尿裤;随后,部分民众又因担心核辐射而少吃或拒吃大叶菜以及鲜活海产品。这种“疯狂抢购或拒购”现象就是消费恐慌,这种现象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民众的信仰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各种信仰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分化组合,使当前中国民众的信仰构成有了新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信仰危机表现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重建信仰己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自1966年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建立,至今已经过了46年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数10次大地震的考验,尤其是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巨额损失赔付再次证明了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成熟性.然而,尽管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日本是地震高发国,未来若再发生巨大地震,现行的地震保险制度难以应对巨额的损失赔付.因此,日本国内目前已开始酝酿修订地震保险制度.本文以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地震保险制度调整为切入口,在总结分析日本地震保险制度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其改革的要点及方向,以期对中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浅析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日本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直接导致日本几大汽车巨头和一些汽车厂商受到较大影响。作为世界汽车出口大国,此次地震对日本汽车工业的影响必将波及中国汽车工业。以中国及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地震带来的影响为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产业竞争力理论,以两国汽车工业发展为线索,分析地震前后中国汽车工业现状,最终提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地震以及引发的核辐射危机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灾难之殇不仅给日本带来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其对全球产业链、能源供给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三大冲击还将持续发酵,未来全球将进入地震后的“余震期”。日本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有限,长远看,日本新的产业布局将给中国带来更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钱颖 《开放时代》2010,(12):F0002-F0002,F0003
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一系列和地震有关的独立纪录电影纷纷涌现,杜海滨的(1428)是其中的一部。承继中国新纪录片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反戏剧化的传统,杜海滨的摄影机离开了在主流媒体上广为报导和表现的死难现场,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但灾害影响并不严重。这是与日本周到的防灾对策密不可分的。日本的防灾对策从硬件上讲可从对建筑物的耐震强度的严格管理与大量资金投入认识,从软件上讲可从频繁的防灾演习理解。另外,从国家层面的自卫队所规定的任务与一般公司的应对策略也可看出日本地震对策的完善。日本地震对策的形成是与日本人所具有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密不可分的。日本先进的地震对策对中国的防震、防灾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媒体眼     
《商周刊》2011,(7):17-17
一些美国企业控股的日本子公司在日本的地震海啸灾难中遭重创。德州仪器表示。公司位于日本美穗的硅芯片制造厂遭到了巨大损失。销售奢华日用品的Coach公司为应对地震造成的经营不确定性,已决定关闭其在日的165家零售店中的20家,缩短营业时间和开始裁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于日本汽车在华销售情况的相关数据,采用自组织数据挖掘的GMDH模型方法,定量分析了日本地震对日系车及其零部件在华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后在华日系乘用车销售经历了一个由涨-跌-跌-起-正常的过程,且大地震对日系车在华的生产和销售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日本大地震撼动了全球经济,此次地震对日本、对全球以及对中国的经济会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债危机一波三折,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日本地震一声惊雷,泰国洪水殃及池鱼,伴随着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2011全球经济在”二次探底”的漩涡中挣扎步步惊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外部环境,2011年的中国却主动选择了调转船头。  相似文献   

13.
王朝华 《经贸实践》2016,(7):275-275
作为频繁发生地震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我国分散地震风险的体系比较缺乏。在汶川大地震中,国内保险业的表现让人惋惜,表现出保险赔付慢、程序繁琐、赔付金额较低的尴尬情况。面对频繁的地震灾害,建立健全完善的地震保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国内进行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然后研究了集中地震保险的模式,以期在国内建成和实际情况相符的地震保险。  相似文献   

14.
吴淞铁路是中国近代第一条正式营运的铁路,它的兴废成为中外铁路史上著名的事件。长期以来学界笼统地认为民众因风水观念及民族意识而反对兴建铁路,实际上民众对待吴淞铁路的态度并非如此简单。本文将民众分为乡民和市民,分阶段细致考察他们在吴淞铁路兴建运营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从而再现具有经济理性的上海民众对待吴淞铁路的复杂态度。吴淞铁路虽然被拆毁,但它对民众空间观念、时间意识及民族意识均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民众逐步形成融利益观、时空观及主权观于一体的铁路观。  相似文献   

15.
身在商道     
万妍 《商周刊》2011,(3):53-53
没有人确切知道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但在中国去年取代日本确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之后.任何人都不再低估这一幕出现的可能性。无论是奥巴马总统,还是美国普通民众,或许都在寻找一个答案——究竟是什么驱动着中国人不停赶超。  相似文献   

16.
赵晓 《商周刊》2011,(5):21-21
当年,国人为女排打败日本而彻夜难眠,今天却平淡面对经济总量超日;当年,国人为上一个项目欢呼,今天却为某些项目的下马而抚额;当年,国人为建摩天大楼而赞,今天却为不法拆楼而愤。这是民间的进步,而中国的转型,亦须跟上民众的预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的权利贫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众的贫困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即物质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和动机贫困。目前,中国农民既有物质贫困的一面,也存在能力贫困的问题,至于动机贫困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还没有引起公众注意的一大贫困是权利贫困。中国农民的权利贫困主要表现在参与权利的贫困,迁徙权利的贫困,社会保障权利的贫困,教育权利的贫困,财产权利的贫困等方面。这些也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所在,要解决现阶段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最终要还给中国农民一个平等的公平的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8.
《经贸实践》2005,(2):8-8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向台州市红十字会捐资100万元人民币,以救助在东南亚地震、海啸中受灾的民众。海正药业董事长白骅说,去年的“云娜”台风给海正药业造成了约3000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海正药业对于印度洋沿岸受灾民众的疾苦感同身受。捐款的同时,海正药业还和有关部门积极磋商,力争向灾区提供药品和其他救援物资。参加捐款仪式的浙江省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随后引发海啸和核电站安全等事故。 鉴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仅日本芯片业就占全球市场的五分之一,地震造成的哪怕临时性的中断都必然会对世界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话语背景下,基层维稳的惯性思维表现为只求稳控结果,不管具体过程;将政府维稳行动与民众维权行为对立化;只顾及上级考核,无视民众意见。这些非理性的维稳思维导致的结果是将政府的维稳与民众的维权予以对立,严重危及基层维稳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