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据调查,不少养蟹户年初放养的蟹种,由于幼蟹品种不纯、放养密度过高、防病措施不力、养殖管理不善等原因,年终河蟹成活率低、规格偏小、品质较差、价值很低,结果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为了便于广大养蟹者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培育大规格、优质蟹的高产高效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十三、投放五期幼蟹的水体要不要建防逃设施? 需要建,但可缓建。虽然五期幼蟹因个体小,爬行能力和逃跑能力不强,但防逃设施也需在投放后的一月内建好。防逃设施可选用表面光滑、有一定强度、取材方便、价廉物美的材料,建在圩堤中部,高50cm,下埋土中30cm,出檐20cm,四角弧形。 十四、如何确定五期幼蟹合理放养量? 五期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应根据水体条件、蟹种规格、饲养方式、饵料多寡、技术水平、经济投入等灵活掌握,不宜过密。蟹种最好一次放足。下列放养量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大力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养殖,已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推动河蟹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养好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就必须有规格适宜的优质蟹种,尤其是实施规模化养殖的地区和单位。从目前各地养殖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经验来  相似文献   

4.
<正>蟹种,俗称扣蟹,一般是规格为2g以上的1秋龄幼蟹的统称。有一种蟹种,个体大小与大规格蟹种差不多,但体内性腺已发育成熟,其规格多在15~50g左右,没有任何饲养价值,这  相似文献   

5.
<正> 时下,有不少养蟹池塘中,由于放养蟹苗种数量较多,在养殖过程中,产生不少小蟹种。这些蟹种,主要由懒蟹、小扣蟹和性腺未成熟的小规格蟹组成。每亩蟹池内至少有300—400只。如果对它们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就可为翌年提供一部分优质蟹种。 但是,根据我们调查了解,不少地方有很大一部分蟹池内的小蟹种,普遍存在着五个  相似文献   

6.
<正>蟹苗俗称"大眼幼体",是培育蟹种和养殖成蟹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Ⅱ期至V期幼蟹的成活率,因此要重视蟹苗的选购工作。一、了解蟹苗培育过程养殖户在选购蟹苗前,首先要了解蟹苗场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亲蟹规格、饲料使用、培育周期等。用于繁殖蟹苗的亲蟹,最好来源于天然湖泊大水体中,且雌、雄蟹应来自不同的水域,避免近亲交配。亲蟹规格:雌  相似文献   

7.
<正> 张汉祥同志: 看了《渔业致富指南》杂志第11期撰写的与“以密取胜”一文商榷,我很感兴趣。我仔细阅读后,认为豆蟹养成蟹,亩放7000只不用怀疑,我所提出的这一放养密度还是比较保守的。我们如东数十万亩养蟹池塘有80%的面积是用豆蟹养成蟹的。关于用豆蟹养成蟹,要以密取胜一文,我是通过6至7年的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 河蟹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引起的,尤其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河蟹感染率最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条件恶劣,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水化指标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9.
<正> 大力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养殖,已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推进河蟹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养好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关键要有规格适宜的优质蟹种。要求放养的蟹种规格为每千克80-160只。当前在一龄蟹种的培育上,最大的问题是出地的蟹种规格过大,性成熟蟹比例过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大力推广调控结合的蟹种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已经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养好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关键要有大规格的优质蟹种。要求放养的蟹种规格为每千克80~160只。当前在一龄蟹种的培育上,最大的问题是出池的蟹种规格过大,性成熟蟹比例过高。解  相似文献   

11.
<正> 河蟹养殖主要包括蟹种投放、养殖管理、成蟹起捕等几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养蟹业的高度发展,许多养殖户重管理、轻投放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认为,要想取得养蟹高效益,蟹种投放关千万不能忽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蟹也应从投放蟹种入手,在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养成规格上做文章,使养成的商品蟹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产量和效益都能提高。具体来说,蟹种投放时,应把握以下技术要领,做到万失一失。  相似文献   

12.
<正>放养优质幼蟹是成蟹养殖获得高效益的重要保证,因为幼蟹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成蟹规格的大小,而且对河蟹养成阶段成活率的高低也有极其重要关系。近几年来,投放劣质幼蟹的养殖户不仅所养成蟹规格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人工养殖河蟹有了长足发展,其市场前景看好,但因幼蟹培育及饲养管理等技术缺乏,性早熟幼蟹(1龄蟹种)较为普遍,这些早熟幼蟹(俗称小绿蟹),体重均在20g左右,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弱,导致河蟹商品规格过小,品质低劣。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严重挫伤养蟹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实际表明,引起幼蟹早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种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三类。只要  相似文献   

14.
<正> 将当年蟹苗一步养成商品蟹上市的做法,存在着河蟹上市规格偏小的问题。河蟹平均规格70克/只左右。此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养蟹效益的提高。为改变此种现象,1996年到1998年,笔者进行了当年蟹种育成商品蟹规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缓解优质蟹种短缺,提高商品蟹规格,增加养殖效益,2001年我站在俞垛镇养殖场进行蟹种培育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扣蟹成活率高,规格适中,而且产量高。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亩,原为青虾养殖池,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配有排灌  相似文献   

16.
<正>优质蟹种(又称一龄幼蟹、"扣蟹")是成蟹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益的重要基础。蟹种培育是指利用河蟹大眼幼体(又称蟹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育成规格适宜的蟹种,并取得优质、高产、高效的过程。笔者从事蟹种培育实践和指导推广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现将其关键技术归纳整理成文,以供养殖户朋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漫话幼蟹     
<正> 近年,随着养蟹业的发展,各地对蟹种的需求与日俱增,仅祟明县年平均供应外省市各种规格蟹种40万公斤以上(不包括大眼幼体),因此,了解蟹种的规格及有关知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正是河生长育肥的黄金季节,要加紧对商品蟹进行育肥工作,以提高商品蟹上市规格。要使河蟹提高商品规格就必须掌握河蟹育肥技术。江苏省新世界生物工程发展中心经过几年探索,终于获得了河蟹育肥阶段的有关技术经验。河蟹育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蟹种秋季管理,可以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降低成蟹养殖成本。蟹种规格小,越冬成活率活率低;规格大,部分蟹种会出现性腺发育成熟,生长季节会自然死亡,无  相似文献   

20.
<正> 市场上将商品蟹规格个体重≥150克成蟹称之为大蟹。近两年,河蟹市场大规模河蟹的价格高出小规格河蟹价格两倍左右。若沿用以往的养殖方法,养出的成蟹规格小,效益低,甚至亏损。因此,养殖技术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从追求产量的“大养蟹”,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才能提高效益。根据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