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社会从主流文化向多元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激进的社会思潮引发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功能的重新思考,西方"新"教育社会学应运而生。一方面是对传统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及路径的突破,另一方面以知识社会学、文化再生产、社会抵抗等理论为依据,批判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新"教育社会学及其发展历程是对西方教育发展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资源、经济基础及个体心理意识形态的融合是"西游记"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厚社会根据;探讨"西游记"文化生产在实践中的核心价值在于产业性和文化性。在未来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高智力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链式创意文化产业会成为文化生产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多民族地区应认识和把握民族文化宽容的规律,发挥文化宽容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坚持在"和而不同"中构建民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在"求同存异"中张扬民族文化的个性魅力;在"多样性"中坚持民族文化核心价值影响力;在"传统性"中彰显民族文化软实力,巩固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经济文化论认为经济和文化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他们在社会现实中是不可分割的,"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级战略,不仅是经济战略,更是文化战略。文章从经济文化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复杂性,最后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应重视经济的基础作用及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中国大学校园文化中,"红色文化"与"哈文化"属于两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指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民主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红色为象征的一种具有主流价值性质的特殊文化形态;"哈文化"指中国社会人群尤其是青年人在思想、行为举止上热衷于崇拜、复制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亚洲国家的流行文化因子,借助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由此逐渐形成的一种时尚文化。这两种文化在大学校园内契合交融,能够形成良好的价值共生模式,从而在大学生中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应。  相似文献   

6.
郭文惠 《特区经济》2012,(11):20-2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性、革命性、人文性和大众性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文化的"四个建构"观点:在时代发展中建构现代文化;在批判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博采众长中建构优秀文化;在市场经济中建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
李鵾  郑晓如 《黑河学刊》2015,(4):142-144
转型期的乡村文化"公共性"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遭遇着消解的命运,其在农村的社会层面表现为传统民间精神信仰的缺失、农民互助合作意识的淡漠、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和社区共同体的解体;在农民精神层面表现为宗教信仰的增加以及农村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发展。针对农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带来的基督教文化蔓延趋势,我们面临着双重任务:在解构乡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及其带来的基督教蔓延的同时,实现现代乡村文化"公共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礼"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维系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利益、教育社会成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礼"文化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甚至被当成封建糟粕,给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礼"文化教育的价值出发,分析其迫切性,建议通过传承和创新传统"礼"文化、开展"礼"文化活动等方式推进"礼"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本书主要讲晚清以来的中国人,怎样被当作"病人"来进行观察和诊治的一段曲折历史。这时候进行的"治病",在意义上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医疗行为,而是变成了要对整个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一种变革。该书涵盖了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从该书作者的导言中来看,应该被归为社会文化方面。本书不仅与以往的医疗史书写有明显区别,而且与一般的学者们对于社会文化史的书写角度相比,也有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吴晓山 《特区经济》2010,(8):171-173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品牌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须经历一个艰苦过程,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可谓正处于这一阶段之中,其面临最大的难题即为品牌的塑造与发展。"刘三姐"文化旅游恰是如此。通过对"刘三姐"文化内涵的解读,以及从旅游资源性质的角度对其具有的优势和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品牌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社会属性等方面入手,分析"非遗"与老字号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进而探讨了"非遗"对老字号继承文化传统、品牌营销与文化再生产等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文化政策作为社会特定时期文化运行规则的体现,是国家对文化发展有组织的指导和管理的依据,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它不仅是国家政策体系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文化制度的一种显现.在中国文化政策选择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矛盾,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矛盾实际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要减少这种矛盾,就要构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此外,还需要"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农村文化的重要性正在被全社会所认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推进繁荣农村文化,才可能提升全民族的文明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农村文化正处于发展中的关键时刻,重视农村文化,解决农村文化中产生的新问题,丰富充实农村文化生活,为农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缺乏生命力与持久力的农村文化我市历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建设文化大市的背景下,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14.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文化领域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组织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品牌文化的总和,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社会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发展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和谐企业,对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领域得到民营资本青睐。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汕头民营企业的现状分别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说明在"文化+"掀起的新一轮转型升级大潮中,汕头民营企业要抓住机遇,谋求再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6.
赵瑛 《宁波通讯》2012,(17):44-45
现代社会中,东西方文化的一个共识是“母亲的素养决定民族的素养和未来”,母亲素养的提升也成为中国政府与社会日益重视的一个话题。宁波母亲素养工程便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展开的。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自2007年启动以来,宁波母亲素养工程在政策设计、政策执行、政策效果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但同时需要引入新的价值审视,以使这一公共政策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年文化"旅游资源。自2013年以来,广州推出的"广州过年、花城看花"春节旅游产品,每年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出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广州以"年文化"为核心的春节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归纳出广州"年文化"旅游产品的种类和特点;通过问卷调查,以人口需求特征分析的方法呈现和解析具体游客体验,并提出详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在中国文化的词汇中.有两个词语是所有外文都翻译不出来的.而这两个词正是中国社会的精华缩影。这两个词就是“面子”和“关系”。有人用Face或Facilist作翻译.也翻译成不伦不类.外国人照样看不懂。“关系”这个词更不用说.它不同于传统上的“relation”,在法文里.干脆把它直接翻译成了“GuanXi”.可见中国社会是离不开这两个词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又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是党中央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深谋远虑的结果。据有关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指的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这种现象是"英语热"导致的,文章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