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囿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对不能就农村论农村,其长远出路要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应当选择的路径以及必要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水平决定的。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任重而道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城市化进程迟滞的积极应对与重要补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引擎,二者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固然需要农村自身的力量和内生机制,但更要农村以外的力量支持。只有走城镇城市化道路,才能消除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形成以城带乡新机制,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马克思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5.
我国不同类型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地方公共投资表现出多种特点,可以总结出多种典型模式。发达地区是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村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与城市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配套与对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体系。欠发达地区是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尽快摆脱不发达状态。特殊类型地区是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特殊资源、发挥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资本存量过高、工资收入过低导致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必须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两种途径,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关键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发展上;提高经济增长率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并最终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目前存在着农民参加养老保障统筹的积极性不高,家庭养老矛盾多,社会养老困难大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农村提供适宜的养老保障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应当承认确实有部分落后地区还存在旧式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或者说披着新农村集体经济的外壳却包着旧式的血肉。因此,除旧迎新是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必然之路,同时,也是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得以存在的惟一正确方向。在当下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新思想就是最犀利的武器。因此,本文旨在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下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试图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涉及众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议题。财政政策作为促进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应当而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财政政策设计和执行管理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林卿  林翊 《全国商情》2007,(1):109-109,97
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本文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前提法有明显区别。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认为不发达国家走向经济发达的机制就是促使现代工业部门发展,随后将利润投资于农业。同时,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大量转移劳动力,经济实现由传统农业为主转向以现代工业为主。从而实现国家现代化。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首先分析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状况和农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然后提出应通过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妥善转移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展乡镇经济、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等措施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状况,使城乡走上合理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各级领导应转变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切实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做好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再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亿万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再造基层社会的民主权威,使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新体制,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下一步的重点和难点是做好“多予少取放活”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高职毕业生群体的人力资本优势,引导其返乡、下乡创业不仅是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也是打破区域发展不平衡,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应有之义。该文以当前“双创”和乡村振兴为背景,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群体返乡、下乡创业的有利因素;其次,由于统计口径的限制,将高职毕业生做扩大解释,全面分析了当前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针对社会、学校、政府三方在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下乡创业上可以做的努力。对于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凸显。但从社会地位来看,农民工群体处于一种"底层精英"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们在城市社会中处于社会的底层;另一方面,在农村社会中,他们却属于精英群体。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包括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政治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节约农村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设计社会激励结构,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激励和治理机制,激励新农村建设中各经济主体调整发展机制和战略,从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上解决先进或适用生产要素、社会保障向农业或农村转移.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地方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的文化建设又是新农村建设基础性和关键性要素之一。本文以蓬莱市为例,针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指出必须调整政策、加大措施、有效解决,才能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住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提出构建城乡共同物流模式的解决思路,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物流上的保证,从而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是文章研究的主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文化产业不发达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现状入手,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以农村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