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之友》2009,(7):14-14
扶绥县及早部署,全方位搭建服务平台,着力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率。截至目前,该县返乡的16540名农民工中实现再就业15020人,其中6800名农民工在本地实现了再就业,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率达到90%以上。该县做法是:一是做好摸底工作,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情况。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技能。今年以来,该县共投入7.2万元有县城和各个乡镇举办电脑操作、  相似文献   

2.
林永 《农家之友》2009,(7):22-22
2月18日,靖西县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开班,标志着该县35325名返乡农民工已全部经过一轮以上培训。作为有13万人外出打工的劳务输出大县,靖西县从容面对农民工返乡巨大压力,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优化自主创业环境等三个方面出发,采取多项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截至2月18日,该县返乡农民工已有26735人实现转移就业,其余8590人正在接受各种培训当中。  相似文献   

3.
隆安县开展“百个单位帮百村、万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热情。到日前,该县近万名党员干部与返乡农民工结对4350多对,救助生活困难返乡农民工1200余人次;各级党组织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680余个,实现新上岗就业390余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6班次,培训返乡农民工720余人次。  相似文献   

4.
《农家之友》2009,(7):14-14
宾阳县采取建立基地、优先办照、帮助筹资、加强培训等举措,变农民工“返乡潮”为“创业潮”。截至目前.该县有2.6万名农民工返乡,其中,自主创业的已有4000人.在家乡重新就业的有2.1万人.分别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15%和80%。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09,(10):50-50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2008年共有5万名农民工返乡,为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或回家创业,该县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其中,申领《优惠证》的返乡农民工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即返乡农民工可以享受创业扶持、就业扶持和创业就业培训等。对返乡农民工初次创业的,税务、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所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划分通用性和专用性技能培训后,基于CHIPS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对培训在农民工工资决定上的作用及其代际变化做了经验上的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培训总体上对农民工的工资有显著提升效应。相较于未培训的农民工,培训农民工的小时工资平均提高了60.94%。不同类型培训会因所形成的技能分化而对农民工的工资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影响,具体说,通用性培训无法有效促进农民工的工资增加,专用性技能培训则具有很强的工资促进作用。农民工内部虽已代际分化,但培训的工资决定效应没有因此而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认为给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专用性培训应成为当前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的最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鼓励农民工安心进城务工,天峨县给赴区外务工的农民工发放每人200元的车费补贴。同时给农民工联系离乡返城车辆,直到农民工安全上车。截至目前,该县已有31名农民工领到车费补贴,赶赴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务工。据悉,尚未领到车费补贴的该县农民工,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对培训需求的优先序选择及投入主体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晔林  应瑞瑶 《农村经济》2007,(11):107-109
目前,各地农民工培训规模较小,而针对农民工的有限培训又缺乏需求分析,使得培训投入效率低下.本文基于农民工视角分析其培训需求,重点探讨农民工对培训需求的优先序选择,包括参加技能培训的考虑因素、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及培训方式的优先序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农民工培训的三个投入主体--政府、企业以及农民工自身在农民工培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的素质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民办培训机构在提升农民工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培训机构的视角,分析当前培训机构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提出提升农民工培训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1980年前后出生的两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农民工农民工群体在“是否参加过培训、参加培训的目的、类型,以及期望的培训内容、形式、时间、费用”等问题上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扩大农民工培训政策的覆盖面、以需求为导向转变农民工培训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呼婕  牛刚 《南方农村》2013,29(5):68-70,74
农民工对培训的满意度是培训有效性最直接的反馈。本文通过对无锡市农民工调查分析,发现培训对提供工作的帮助程度、农民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培训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师的责任心与耐心、培训课程内容五个方面对培训满意度影响较大,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培训中的难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仲文 《农村经济》2006,(10):103-105
本文着重研究农民工培训中面临的五大难点问题,即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问题、农民工培训组织与管理问题、培训经费问题、社会培训资源整合问题、培训内容与就业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晓军  陈浩 《农村经济》2012,(1):98-102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造成其城镇就业的劳动技能缺失,直接影响其在城镇的就业机会、就业行业和工资收入。从培训市场、培训投入和培训管理方面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缺失的因素,进而提出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前提下,发挥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培训运作的市场化、培训投入的多元化和培训管理的规范化,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非农就业和向市民的真正转变。  相似文献   

14.
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必行之举。然而,农民工居处不定,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不论是由城市还是由乡村来负责农民工技能培训,因为农民工离开管辖地,都存在很大的实施困难,城乡脱节现象普遍存在。只有实现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城乡联动,才能跟踪农民工的行踪,使其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能方便地接收培训,从而使其就业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对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6年福建省1476个农民工有效样本,应用描述性方法从教育、工作经验、健康和培训等维度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现状及其群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多数农民工未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水平的高等教育,但他们对子女教育却有较高的期望;将近七成的农民工认为子女就学受到歧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歧视感知尤为强烈。农民工平均务工年限将近12年,但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就业流动性较强,工作经验积累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多数农民工健康状况较好,相对于本地农民工,迁移对外出农民工所造成的健康损耗更明显。农民工有较强的参加培训意愿,但也面临较大的经费负担,农民工在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偏好上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最后,本文提出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冠县崇文街道针对三夏时节部分农民工返乡的情况,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工素质,帮助其实现再就业。麦收过后,该街道返乡不再外出打工的农民有300多人。为了让这些人实现再就业,该街道整合培训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课程设置,组织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含金量”。已累计培训返乡农民工200人次。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民工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农民工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和引导、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满足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山西:五年内力争使有需求农民工得到技能培训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称,要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整合农民工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益,力争到2015年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  相似文献   

19.
邢素丽 《山西农经》2023,(2):102-10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返乡农民工是乡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设法提高农民工的知识水平和创业技能。技能培训是推动农民工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工自主创业、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与实际岗位不匹配、培训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河南省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困境,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广东省农民工实证调查数据,本文借鉴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培训成果转化理论及众多农民工的实证研究,对农民工的培训效果指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培训因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既能提高农民工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技能水平,又能促进就业和稳定离职率。但是培训对收入有滞后性,培训后增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