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6年以来,中国的企业历经不断深入地改革甚至是一种废革,而管理理念的转变则是其中最为深刻的。中国企业总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西方优秀的管理模式,对基于EVA的价值管理自然不会放过。本文将针对中国企业的现状,提出实施EVA的意义以及在实施过程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夏蓓 《辽宁经济》2005,(2):52-53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美国经济学家Stewart博士1991年提出的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并由美国Stem&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发展成为一整套集业绩评价、管理机制、激励制度于一体的绩效评估体系。该体系以市场价值的增加值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标准,而不是投资收益率等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从而消除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诸多缺陷。目前,EVA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引人注目和广泛使用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并为许多著名企业,如可口可乐、西门子、索尼等公司所采用。  相似文献   

3.
孙丽斐 《辽宁经济》2004,(11):72-73
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的运营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外市场向中国企业开放,同时国外竞争者进驻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既面临着新的机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用于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矛盾的管理体制不尽如人意。对国有企业而言,存在委托与代理的矛盾。政府作为国有资产代表,不可能直接经营管理众多的企业,只  相似文献   

4.
董晶  孙晓燕 《辽宁经济》2005,(11):87-87
企业价值管理是围绕企业价值创造形成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在经济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两者结合起来用于企业管理,结果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EVA经济增加值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凤英 《北方经济》2010,(14):64-65
绩效评价是企业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是企业利益相关方获得业绩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主要从分析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缺陷入手,指出目前大部分企业以财务性指标来评价考核企业管理绩效.无法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势必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EVA经济增加值的引入,完善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EVA经济增加值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英 《北方经济》2010,(16):55-56
本文主要从分析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缺陷入手,指出目前大部分企业以财务性指标来评价考核企业管理绩效,无法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势必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EVA经济增加值的引入,完善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和存在的诸多弊端,为了给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了更全面的分析方法和更客观的分析结论,文章提出了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守云 《中国经贸》2014,(21):49-50
EVA是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在企业业绩评价中具有比较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文章简要阐述了EVA的概念,介绍了EVA 应用于企业的绩效评价所具有的优势,并通过总结分析,提出了提高企业业绩评价中EVA应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为提升EVA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效率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EVA(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added)是由美国Stem Stewart咨询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管理评价概念。以这一概念为基础,Stem Stewart公司推出了一套适用于公司内部管理的管理体系与方法,并在美国地区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EVA已经扩展成为一个集业绩评价、资本预算、财务决策、奖金计划与价值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财务管理系统。EVA为许多西方国家带来了一场业绩评价的革命,许多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AT&T等公司非常推崇EVA制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内公司如青岛啤酒、东风、中国石化等公司等也纷纷效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治理新标准:EVA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业绩评价和激励体制受到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质疑和挑战。与此相反,考虑到权益资本成本的EVA管理模式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企业界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运用,甚至有学者称之为"EVA革命"。笔者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EVA评价系统在国外企业业绩评价中备受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EVA指标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近几年,随着我国企业对EVA认识的逐步深入,使得这一指标逐渐为我国多家国有大型企业所关注,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中。基于此契机,本文拟从EVA业绩评价系统的原理与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并以“万科股份”为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卜庆赟 《魅力中国》2011,(11):319-319
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复杂快变的环境已向想要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所以,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尽快建立和实施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已经成为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迫切任务。EVA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评价体系,在国外,由于能够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的业绩水平,使它取代会计利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我国EVA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到底它是否能够成功运用于我国企业仍有待实践检验。本文主要从EVA的提出及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措施,以使EVA能尽快在我国企业中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3.
兰崴 《中国经贸》2014,(11):237-238
相对于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EVA评价方法以增加更加符合各相关利益。传统财务评价体系更多单纯的采用业绩衡量指标,EVA的引入可以更系统、全面与动态地衡量公司绩效水平与价值创造结果。本文探讨了EVA评价的内涵以及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的弊端,通过引入EVA财务指标,研究了以EVA为核心的财务评价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本经济发展较晚,2010年国资委才正式规定国企采用EVA评价指标。文章首先系统介绍了传统财务指标和EVA指标的测算方法,然后以国有股份制企业格力集团为例,通过研究EVA指标在格力的应用情况,与之将传统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EVA指标在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优势,并据此对EVA指标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和完善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EVA作为央企第三轮考核的核心指标变化,反映了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考核从重表面到重内在、从重短期效益到重长期效益的一次重大转变。在当前"十二五"规划大背景下,准确地理解、掌握EVA,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价值,指导央企的战略规划及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理解EVA EVA是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经营资本成本(债务成本和股本成本)后的余额,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缩写。 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它是站在股东  相似文献   

17.
曾雪清 《中国经贸》2011,(22):57-58
企业的业绩是在一定的期限内,公司利用自己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经营性活动取得的业绩。业绩评定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方向,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了依据。在新的形势下,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财务分析指标和衡量指标应运而生。EVA要对企业业绩产生一定的正作用,其必须和企业的策略和管理体系相适应。因此,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业绩的评定在兼顾价值的创造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该过程中的结果进行严格的考核,加强监督机制才能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合理有效的配置内部资源,降低成本。基于EVA视角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企业盈利目标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监控手段,体现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文章探讨了EVA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为企业更好地应用该方法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EVA应用于企业外部业绩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悦 《北方经济》2008,(6):11-12
文章分析了将EVA应用于企业外部业绩评价的可行性,提出外部业绩评价指标应具备相关性、可比性、甄别性、易取得性和普遍适用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若要将EVA作为外部业绩评价指标需要解决其计算中的难点问题,使其成为更具稳定性的外部业绩评价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缪红 《中国经贸》2014,(14):182-183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经营目标正由传统的利润考核指标向股益指标转变,企业剩余收益变化与其股票市值变化存在高度相关性,剩余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开始普及。剩余收益被命名为经济增加值(EVA),指扣除了股东所投入的资本成本之后的真实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