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不良债权评估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随着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出现而诞生,并随着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而得到发展.金融不良债权评估的运用是我国现有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对推动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金融不良债权的特殊性,金融不良债权评估业务远比一般性资产评估业务复杂,与一般资产评估相比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正确认识金融不良债权评估这一新生事物,有助于合理运用债权价值评估结果,使其在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定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为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称<指导意见>)实施一年来,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取得了可喜成果,对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处置提供了重要帮助.但是,面对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资产处置的新要求,不良资产评估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挑战不确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资产管理公司(AMC)接手银行金融不良资产的方式越来越市场化,处置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各界对金融不良资产的评估与处置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的非市场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是自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受到各方关注和争议的话题.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对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经常受到外界的质疑,被认为是"贱卖"或"评估虚假";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经常在抱怨中介机构的评估结果严重背离市场,经常在抱怨资产评估没有考虑金融不良资产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等.现在让我们对此进行一下讨论.  相似文献   

6.
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定价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常用的三种评估方法亦各有利弊.案例分析表明,从更能真实反映处置资产的现实价值的角度看,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方法的匹配和评估报告的质量都有待提高.根据处置对象恰当使用评估方法,已成为推动金融不良资产合理定价、活跃交易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产评估》2006,(8):11-17
编者按: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金融不良资产的特殊性,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远比一般性资产评估业务复杂,针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存在的评估对象难以确定、评估资料不完整、评估程序受到较多限制等特点,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专家总结了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实践中的成功经验,针对当前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于2005年7月实施.<指导意见>是在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和执业者以及资产管理公司都趋于成熟、理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也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在规范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方面的探索,以期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行为,更好地发挥资产评估专业服务在维护金融资产安全、服务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金融不良资产的特殊性,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远比一般性资产评估业务复杂,存在着评估对象难以确定、评估程序受到较多限制等特点。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仅就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主要原因和对策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最近发布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是近年来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实践经验的结晶.它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并且可以说是价值评估行业规范管理、规范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浅析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金融不良资产的特殊性,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远比一般性资产评估业务复杂,存在着评估对象难以确定,评估程序受到较多限制等特点。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仅就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主要原因和对策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