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低保从2007年实现全国建制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进步,但在很多方面尚有很大不足。日本低保和我国农村低保的建设每件都离不开社会公平、经济自由等基本原则的支撑,两国都渴求最大限度改善穷人和不幸者的生活条件缩小社会生活差距。然而,日本低保与我国农村低保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找出两国低保的差异,并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低保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它是农村安全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保障的是农村地区最贫困的那部分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旨在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这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安全度过矛盾多发期的重要保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早在1995年即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2005年11月开始全面推行,已成为扶贫济困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经过几年努力,农村低保覆盖人数由2005年的34.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88.3万人,年均增长45%;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燕 《金融经济(湖南)》2010,(9):13-15
完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保障水平不平衡、保障对象确定难,保障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构成,处于基础的地位.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公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调查正是以我县农村社会救助的实施状况为切入点,以社会调查为依据,分析了当前我县农村社会救助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继建立以来,经历了从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对于保障城乡贫困群体的生活、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改善民生发挥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塑造重要时期.本文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对于中国城乡低保制度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北京市城乡低保制度发展个案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从中可以看出新世纪10余年来中国城乡低保制度的发展特征、变动趋势以及未来中国低保制度的社会政策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低保制度:政府行为与政策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农村低保在实践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处于不断完善、发展之中,同时反映出政府行为的不足。在农村低保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彼此间会产生行为博弈,而这又会影响农村低保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初步健立区、乡镇、村三级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形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互助、临时救济等多层面、多样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看,成效显著。本文拟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提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9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被省、市扶贫办确定为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两项制度")有效对接试点乡镇。 相似文献
10.
12.
山东省沂水县经过多年的运行和完善,已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作机制。目前,全县纳入救助范围的有1190户、2948人,占城市人口(非农业户口)的2.5%。2003年低保标准为120元/月人,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差额给予补助,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每年约为140万元,保障对象得到的补助为40元/月人左右。 相似文献
13.
14.
为维护低保对象的切身利益,确保弱势群体人员的基本生活,进一步落实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沙河市财政局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农村低保工作,使沙河市的农村低保工作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5.
与理念层面相比,制度层面的缺失更是当前低保制度面临的关键问题。例如,低保标准设置相对单一,分类施保目前还处于局部探索阶段;生活应急保障救助机制缺失。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救助制度是各国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所采取的政策工具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享受社会救助是全体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而在特殊时期提供社会救助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因此,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借鉴目标群体社会建构理论,从低保人口类型比例角度拓展城市低保救助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低保救助水平受到当地城市低保救助对象中不同类型群体比例的显著影响,低保残疾人和失业人员比例较高的城市,其低保保障标准和人均支出水平相应上升;但低保女性和未成年人比例的增长,与城市低保人均支出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地方城市低保政策设计凸显目标群体差异化救助逻辑、工作伦理和国家辅助性原则等特征。要针对重点人群适度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关注社会救助政策中的儿童和性别视角,建立低保保障标准和人均支出水平的增长联动机制,扎实筑牢低收入人口共同富裕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18.
19.
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证研究与完善对策——基于山东省农村低保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低保全面建制以来在维护社会安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低保现状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总结当前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低保标准界定、资金筹集、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