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堃 《上海质量》2009,(5):32-34
4。产品用户使用情况的可视化与管理的快速化 质量管理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不间断的考察。考察的角度不仅仅是作为”产品”的质量,而且也是作为“商品”的质量,进而还要作为“用品”的质量。要对它们进行全面考察,产品使用中的跟踪能力十分重要。对质量的跟踪可分为逆行性(向前)跟踪和前进性(往后)跟踪两种。  相似文献   

2.
李堃 《上海质量》2008,(12):48-51
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竞争为前提,成本结构和成本策划方法的不同以及可靠性技术上应对方法的差异,已成为商品生产中划分赢家和输家的分水岭。日本制造业的特点就是在提高产品开发速度的基础上通过生产中的周密细致的磨合过程以及数字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了高质量和低成本。日本玉川大学国际经营学教授大藤正在近期的《质量管理》杂志刊登的“前端开发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专辑中发表了“成本策划活动和质量管理概要”一文,系统地论述了成本策划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大藤教授首先提出在产品开发的上游阶段,质量管理活动除质量(Q)策划以外,应包括成本(C)策划和交付(D)策划,也就是说在产品开发阶段必须做到QCD的同步实现。本文以“成本策划活动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为论题,从商品生产的成本、利润和售价三者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质量功能展开表和一览表分析了成本展开在质量功能展开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策划与成本策划之间的关联。文章详细介绍了成本策划活动的具体内容,并专题论述了信息技术(IT)在成本策划活动中的特殊作用,最后进一步指出了从过去的“质量保证”走向现在的“价值保证”的新趋势和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李堃 《上海质量》2009,(6):24-26
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除了不断加强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以外,还必须大量收集与核心环节有关的各种业务信息、不断变化的顾客信息和必须及时掌握的生产过程信息,将它们整理加工,实现信息的可视化和共有化。由此,可有效地支持问题的解决和方针的决定,并成为增强企业体质的重要手段。日本《质量管理》杂志于去年连载的“今后的商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系列之三“经营管理与可视化”专辑聚焦经营管理中的“可视化”问题,刊登了小松制作所等4家公司的案例,介绍了各企业在经营管理的不同环节中开展“可视化”活动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L.B(Lowland Berger)咨询公司主管山边圭介和顾问山本和一为该专辑撰写了题为“通过可视化推动经营改革”的主题论文,从理论上就经营管理的可视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该论文首先对“可视化”活动作出了具体定义,然后分为“管理用可视化”和“自律用可视化”两种类型作了展开介绍,并从4个方面对“如何真正发挥可视化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说明。文章进而分析了臬公司可视化活动的案例,从经营方针定位、中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可视化和跨越部门的可视化等6个方面介绍了若干行之有效的做法。最后归纳得出通过“可视化”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增强企业体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李堃 《上海质量》2010,(3):38-42
日本g88届质量管理研讨会于2009年6月举行。近期的日本《质量管理》杂志对这次会议作了专题报导。研讨会的主题是“应用IT技术创造新的顾客价值——制造业的服务化”。出席该会的日本学术界和实业界的质量管理专家着重讨论了建立一种有效运用IT技术和日本自身优势以创造新的顾客价值的新颖业务模式的可能性。会上发表了以“制造业的服务化”为中心内容的主题报告,日本IBM公司和DAICEL化学工业公司的2个案例报告,以及关于日本制造业发展方向(日印协会)和日本产业结构的变革(日本经济产业省)的2个特别报告。并分6个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最后通过大会综合讨论,明确了这样一个问题:只要有效应用可视化、环境技术和IT技术,以此向全球化市场发出挑战,就能增强日本制造业的原有优势,并能改进弱点。通过顾客服务创新、知识经济化、以及制造业的服务化,就能实现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从“交易性”向“关系性”的转变。会议的结论是:对日本企业来说现在正是机会。  相似文献   

5.
李堃 《上海质量》2010,(4):30-34
以QC小组为中心的现场改进活动对于日本制造业保持竞争力起了很大作用,但日本企业在办公、销售和服务等间接部门(简称JHS部门)的业务开支上则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为此正在大力开展间接部门的业务改进活动。根据企业的收益率分析,日本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一般间接部门产生的费用开支比例较高。在经济长期低迷中,为了在营业额跌至2到5成的困境中使企业生存下去,需要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盈亏临界点。所以JHS部门如何改进工作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已成当务之急。但目前这一“知识劳动”领域的改进活动大大滞后于生产现场,很少有案例介绍,至今连改进的方法手段也未能确立。为此,近期的日本《质量管理》杂志编发了“间接部门的业务改进活动”专辑,刊登了日本电气等5家公司的改进案例。日本著名质量学者、玉川大学国际经营学教授大藤正以“间接部门的业务改进始于业务内容的可视化”为题发表了该专辑的主题论文。文章从间接部门的业务特点谈起,重点介绍了(1)业务功能展开(即业务的可视化)、(2)ABC财务分析法、(3)质量管理基础工具(管理项目一览表)的应用等业务改进手段。文章进一步论述了业务改进中解决问题(课题)的考虑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3种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堃 《上海质量》2010,(9):31-33
质量功能展开(QFD)是制造业成功开发新产品和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QF嗽的研究始于1966年,从初期理论的构建到“质量表”形式的普及进而到后来向“开发管理工程学”理论的拓展,现在的QFD已是第三代。近年来,QFD的发展尤为显著,在当前质量管理领域内倍受注目的管理和改进方法已同QFD紧密结合,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需要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为此,日本《质量管理》杂志最近组织编写了一个名为“质量功能展开的最前沿”专辑,日本玉川大学国际经营学专业永井一志准教授以“第三代QFD的最新动向”为题发表了长篇专题论文,系统地论述了QFD的7个应用领域(即e7-QFD:(1)质量保证、(2)业务改进、(3)问题解决和课题实现、(4)与统计法结合、(5)新产品开发、(6)作为实时数据库、(7)作为可持续质量管理体系)。第三代QYD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好多方面尚未定型,本文摘录编译了论文中的主要部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堃 《上海质量》2010,(6):37-41
物质流成本核算(MFCA)的应用,不仅能减轻环境负荷,而且由于物质流(原材料和废弃物)的减少,也可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日本正在大力推广,国际上发展也很迅速。日本《质量管理》杂志最近发表了一个“物质流成本核算手段在商品生产中的应用”专辑,日本神户大学研究生院经营学教授国部克彦先生以“物质流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为题发表文章,全面阐述了物质流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章在概述了物质流成本核算的目前发展情况后,着重论述了这一手段的计算原理和应用前景,包括(1)设备投资上的应用;(2)原材料采购上的应用;(3)产品设计和生产计划上的应用;(4)现场改进活动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文章进一步介绍了物质流成本核算适用范围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物质流成本核算在国际上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8.
日本质量责任法与ISO质量认证活动日本即将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责任法(以下简称PL法)。企业要适应PL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但要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而且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关于这一点,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指南”的第19项...  相似文献   

9.
李堃 《上海质量》2010,(5):43-48
近年来,随着“金砖四国”等巨大的新兴市场的崛起,价格较低而质量一般的“低价招来型”商品的需求急速上升,对于以出口为主的的日本企业来说,“如何提供使价格和质量重新取得平衡的商品”成了紧迫的新课题。为此,必须从“多功能追求型”转变为“必要功能限定型”,在改变以往的商品生产观念的同时,从产品的使用环境、使用习惯和文化差异等方面考虑,在质量设计、质量评价、以及对顾客的质量保证方法等环节上进行总体性改革。如何才能有效且高效地达到同时实现顾客所希望的价值和质量的目的,这是问题的关键。日本《质量管理》杂志最近刊登了一个“商品生产的新潮流,面向新兴市场的商品”专辑,日本神户学院大学经营学系教授今野勤先生以“面向新兴市场商品的质量策划和质量保证”为题发表专题文章,主要介绍了铃木汽车及塔塔汽车在印度、恩布拄埃尔小型客机在巴西、鲁库石油在俄罗斯、格兰仕微波炉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的案例,并总结了成功的要素:(1)树立长期展望;(2)深入了解当地市场;(3)构筑价值链;(4)回归人工制造;(5)环境和资源的共享化;(6)适合当地国情的销售和流通体制。文章进而论述了面向新兴市场商品的质量保证问题,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上海烟机公司经过“十五”的全面建设,目前公司内部已经构建了“企业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内容涵盖了企业事务信息管理(KBS)、产品设计/产品工艺信息管理(PDM/CAPP)、产品生产资源与计划管理(ERP)、产品车间制造执行管理(MES/NCS)、人力资源管理(HR)等五大方面的信息管理内容,分别从工程管理、企业生产组织管理、企业运营与决策支持管理等多个角度实现了企业内部业务信息、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全面提升了公司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堃 《上海质量》2009,(10):23-26
随着产品更新的加快和低价竞争的加剧,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开发出换代产品成了制造业的新课题,为此企业纷纷采用了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技术和方法,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变化,“变化点”必定存在。而生产和销售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往往因生产阶段、尤其是开发阶段对“变化点”的管理不当所致。密切关注并及时抓住这些变化,才能将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变化点的处理将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存亡。为此,日本的生产现场很早就开展了5S活动.逐步发展并健全了“变化点管理”。它作为一个既老又新的课题正在进一步受到重视。最近日本《质量管理》杂志围绕该课题出版了一个专辑,日本能率协会咨询部GD^3(GD立方体)研究中心主任吉村达彦以“潜在问题的可视化始于对变化点的关注”为题在该专辑发表了主题文章,全面论述了“变化点管理”的有关问题。文章从当前的金融危机与制造业饱和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单纯的“选择和集中”管理模式已无法跨越咆和期,需要代之以能够进一步满足顾客价值的“APAT(全员常时)管理”。要预防质量事故就要将潜在问题可视化并及时抓住它,过去丰田生产方式归纳为准时限量的“生产供赁同步化”和发现异常后的“问题停机自动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GD^3新概念。文章进而重点论述了“变化点管理”问题,分析了各道工序(环节)接口上的风险,并介绍了关注“变化点”的三种方法。文章指出:“变化点管理”本身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及早发现问题和“防惠于未然”。将潜在问题消灭于萌茅状态,就必须关注变化的全过程,灵敏地察觉并抓住“变化点”这就是变化点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从全国包装行业质量认证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我国包装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已正式出台。这一标志是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批准.中国包装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委员会于近日公布,代表国家对包装产品实施质量认证的标志。包装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具体图解是:(1)包装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是在方圆标志的基础上,结合包装产品的特点设计而成;(2)包装产品质量认证标志采用了包装通行设计的“包”字图案;(3)包装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分为合格认证标志(右下用有Q”字样)和安全认证标志(右下角有“S”字样);(4)包装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色彩为蓝、白两…  相似文献   

13.
各国政府、世界零售业巨头(如“沃尔玛”、“麦德隆”)对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给予高度重视,甚至投入巨资推动RFID产品的快速发展。美国军需供应局全面导入RFID技术应用计划,并建设了“军事物流可视化管理系统”,成为美国“全球战斗保障系统(GCSS)”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相似文献   

14.
《监督与选择》2009,(12):8-8
制定的产品可靠性工程总体目标应有远见: 以日本汽车企业为例:为避免制定的产品可靠性工程总体目标不合理,日本汽车企业通过对用户要求、国际标准、国家法规、行业标准以及竞争对手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后,才能制定企业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可靠性工程总体目标。首先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其次又通过企业战略策划对本企业产品质量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并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设计开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设计开发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产品(服务)质量的70%~80%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图1为德国工程师协会(VDI)的一项研究报告,得出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有关活动的成本分布。该研究表明,尽管产品设计费用只占产品总成本的5%左右,却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左右。由此可见,要有效地降低成本,仅采用六西格玛DMAIC的流程改进方法是不够的,美国供应商协会(ASI)苏比·乔杜里先生曾指出,企业通过实施六西格玛所能取得的成果是有限度的。如果一个组织希望自己的效率能更上一层楼,就必须采取一种名为“六西格玛设计(DFS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资源供应链的全球化、市场变化的不断加速以及对有害物质的进一步限制,从原材料、零部件到产品的销售使用和回收利用,跟踪管理(Traceability)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往的供应链管理中所要求的"何处之何物、处于何种情况"这种单纯对物品的跟踪已远远不够.现在不仅要准确掌握进入本公司的所有原材料,零部件的"履历"和组成成分,还必须全程跟踪本公司出去的库存产品的质量管理、有效期和保鲜度管理等,以及有关顾客方面的使用情况直至回收利用的所有质量信息.跟踪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近日本<质量管理>杂志围绕这一问题刊登了一个"跟踪管理与质量保证"专辑,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空调机生产总部质量管理部村田升部长以"关于产品及其背后的质量信息的跟踪管理"为题发表了一篇论文,全面论述了相关问题.文章从日本企业的跟踪管理现状切入论题,进而分(1)产品开发过程(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和质量评估)、(2)制造过程、(3)物流过程、(4)销售和安装施工过程、(5)售后服务过程、(6)报废和回收过程等6个环节,系统地论述了跟踪管理面临的各种课题.文章又进一步从产品本身和产品背后的质量信息两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跟踪管理水平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堃 《上海质量》2008,(3):33-35
长期以来,日本作为一个商品生产大国始终强调“贸易立国”和“质量立国”,日本的企业也一直保持着产品“升级换代”和“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他们在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创造出许多新颖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实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日本《品质管理》杂志最近刊载了一个有关质量管理方法的专辑,其中有方法介绍和理论探讨,也有应用案例。本刊从这一期起以连载方式作一系统介绍,以供大家全面了解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质量功能展开结合过程管理在新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质量功能展开(QFD)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管理相结合在印刷机新产品试制中的应用,从获取订购产品的顾客需求和从市场调查中了解到顾客的各种需求开始,采用矩阵图解法把对顾客需求的实现过程分解到产品实现的各个过程和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在各过程中经过对质量特性的确认,相互衔接,由此,在产品实现过程中,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来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使产品开发设计和新产品的实现能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为顾客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产业又面临着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大数据”(Big?Data)。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生产以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处理信息,以及更好地利用信息,成为各行各业所面临的问题,?正泰电器也不例外。随着公司规模快速扩大,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机构部门、数百条生产线和上万个规格产品形成的数据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传统的报表查询工具已经无法满足挖掘有效信息的需求。为此,公司以现有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在销售、生产等环节实施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管理,充分挖掘信息资产商业价值,解决决策者信息使用可视化问题,较好地实现了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创造效益的实施目标,也创造了更多的数据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明天 《价值工程》2015,(14):144-145
针对日益加剧的手表行业市场竞争,为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研发质量和效率,本文通过对传统手表产品开发流程的深入研究,综合运用知识工程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手表数字化研发平台,该平台通过信息建模、产品知识库及信息处理模块来优化产品创新设计和数据管理,带动手表产品设计方式和工具的创新,实现手表产品研制和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