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理论是实证会计理论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效市场假说否定了早期会计监管理论,市场失灵论也未能解释会计监管。基于产权理论和政治活动的经济理论的会计监管理论,把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嵌入到企业契约关系和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的框架之中,用契约成本解释监管对象的会计政策制定行为,用监管活动中的信息和契约成本解释监管主体的监管目的,为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监管理论的研究与监管制度的演进是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特定社会的政治发展水平、社会利益格局以及法律秩序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直接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并受到西方实践经验与理论发展的重要启迪,经过十年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也存在着不少缺陷,今后须着力加强政府监管的基本价值、外部环境、监管范围、监管体系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柳小华 《经济师》2007,(10):164-165
文章以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并从社会优化选择的角度,提出理性的会计监管是确保资本市场提供充分信息的重要手段。与民间自律相比,政府主导的独自监管模式在解决市场失灵,提高信息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会计信息提供者诚实守信;二是监管者严格执法。在现实情况下,主要应当加强会计监管,尤其是加强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管。政府会计监管的范围,一是对社会公众利益有重要影响的单位;二是国有单位的会计信息。要转变政府职能,对市场主体的会计监管主要通过法律委托会计中介机构承担,政府部门对会计中介机构行使再监督的职能;要明确政府会计监管的责任,如果监管部门实行监督检查后仍出现重大问题,应追究监管者的失职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规制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作为一种规范分析框架下的主流派系,传统的公共利益理论回答了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为什么以及应该如何监管的问题,因此从该角度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新规制经济学出现之前所形成的公共利益理论可称之为传统的公共利益理论,同时也是规制经济学体系形成过程中关于政府监管研究的一个理论起点。此外,文章着重阐述了传统公共利益理论在西方政府监管实践中的政策应用及其影响,评述了其理论发展的合理性、现实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自律理论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德的自律理论对加强和完善我国银行业自律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由康德的自律理论引申出自律与他律在银行业监管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为,银监会的监督管理与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银行业自律监管,并强调自律在银行业监管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自律的角度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主体缺位、内控机制薄弱和行业自律监管乏力以及监管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借鉴康德的自律理论,健全银行业自律机制的思路是:完善监管主体和建构完备的自律主体,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自律机制和行业协会自律机制从他律转向自律,加强监管者的再监管。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使银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监管者与地方政府、被监管者与地方政府之间矛盾的基础上,建立监管者、被监管者、地方政府三方的银行监管博弈模型并求出其均衡解.  相似文献   

7.
会计监管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的,有关会计监管的理论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在会计监管的经济学流派中,关于会计监管的理论支撑也是不同的。目前相对比寝成熟和较为流行的理论有:社会利益论、俘虏论、经济监管论。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在配置市场资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同时也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现存文献多是基于市场失灵(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观点去讨论监管的缘由,本文则首次提出了政府失灵的观点.认为银行监管是政府失灵情况下的制度安排,并利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法来评价现有的银行监管体系。文章最后在分析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真实与否是财务工作里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同时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会计信息这种“商品”的公共性和外在性以及会计市场的不充分信息,决定了会计市场的失灵。只有政府干预会计市场,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弥补市场的不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服务经济的水平。本文针对会计市场信息失灵的现状,分析各种原因的影响程度,从政府监管的角度解释,分析会计市场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目前我国政府对会计市场监管的有效途径,以提高会计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银行资本监管理论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后的银行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从银行资本监管的理论出发 ,探讨了其必要性及局限 ,并引证近期西方学者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进一步分析市场机制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改进及该理论体系的发展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实践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药品安全关乎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近现代以来,世界药品安全问题经历了"假劣药"、"化学药"和"新特药"三个阶段。新中国药品管理体制几经变迁,1998年行政体制改革大幅提升了药监机构能力,药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但药害事件频发且多种风险聚集。以社会监管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市场环境、制度变迁、监管机构、政策工具和被监管者等方面分析当前药品安全问题的成因。监管者所嵌入的转型期经济社会背景导致其不想监管、不能监管且不会监管,从而不利于提升药品安全绩效。在此基础上,从更新理念、健全机制和完善政策等方面,提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监管理念、监管内容、监管路径的视角,界定了私募基金监管的理论基础,按照对私募基金监管的不同主张对主要监管理论进行归类和评价,并对颇有争议的证券基金监管理论及新理念做了辨析,提出了对中国私募证券基金应秉承审慎监管原则,加强监管的观点。同时,从监管路径上应加强对其交易对手监管,加强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世界范围内证券监管权的配置主要有政府主导型、灵活型和合作型三种模式,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权的配置大体可归入政府主导型。合作监管模式具有既可以保留政府监管者广泛的监管权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律机构的监管资源及优势,该模式还具有将自律机构视为其有力的监管合作伙伴的特点,合作模式应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权配置改革的首选模式。证券监管向合作模式过渡需要尽快推动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革、明晰中国证监会与自律机构的监管定位与合作方式、完善中国证监会与自律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以及加强对中国证监会自身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西方规制经济学中政府理论所经历的从"无形之手"(Invisible Hand)、"扶持之手"(Helping Hand)到"掠夺之手"(Grabbing Hand)的三个理论角度出发,对金融监管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欧美金融监管体制三种理论模式即机构型监管、功能型监管和目标型监管模式,分析归纳了欧美目前运行的四种主要监管体制模式:法国式分业监管模式、英德式统一监管模式、荷意式目标型监管模式、美国式多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方宇菲 《经济论坛》2023,(11):44-51
作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重要理论依据,传统公共利益理论通过阐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论证了市场需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保护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的内涵以及市场失灵损害公共利益的内在机理并未得到充分论证,以至于无法真正阐明监管的正当性和监管工具的科学性。文章以垄断、信息不对称和负外部性为切入点论证新公共利益理论,即从法哲学的角度阐释公共利益的内涵以及市场失灵向损害公共利益转化的机制,提出政府监管应在尊重和利用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其发生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的范围、控制其消极影响的程度、纠正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等途径克服市场失灵,以维护整体安全、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16.
信息约束、激励冲突与银行监管制度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治原 《经济管理》2006,(10):92-9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如何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是世界各国政府与金融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巴林银行的倒闭更是为银行监管问题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制度虽然有很大的改进,但其效果依然不尽人意,并从信息约束、激励冲突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强化信息约束、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与问责制等方面对银行监管制度进行调整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监管理念与我国监管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管是政府或法律授权的公共机构依据规则对被监管者相关行为的限制。经济性监管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利益,必须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关系,因而必须按规则进行。独立性、规则与程序明晰、监管机构职能完备、可预见、公众参与、透明、可问责,是保障监管绩效的必备条件。实现我国的监管现代化,首先要通过监管业务独立和监管者决策独立,使监管机构能独立有效地行使监管职能。要有分层的系统规则设计,建立和完善监管的规则体系。应集所有监管职能于同一机构,并以行业技术经济特性及财政责任为主要依据设置监管层级,建立职能完备、分工合理的监管组织体系。被监管企业的经营信息、监管者的决策信息都必须公开,建立新型的消费者组织,以真正做到监管的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形成对监管者的监督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由多个监管者与影子银行机构的进化博弈模型推导出分业监管模式下多个监管机构之间监管合作成本过高是导致监管真空、监管漏洞的主要原因;监管者与影子银行机构之间的进化稳定策略是由对影子银行机构违规处罚以及多个监管机构监管合作成本的动态调整决定的.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剖析当前影响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础设施商业化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础设施商业化与政府监管是一个最新的领域。传统经济学认为,由于其外部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极其巨大,商业很难进入这个领域,基本都是由政府进行投资、经营及补贴。九十年代以后,这个神话逐渐被打破,在很多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基础设施商业化”,也有国家称之为“民营化”或者“私有化”。其中英国的情况比较典型,做法最彻底,它把很多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石油,城市的公用事业等)都私有化,甚至把监狱也私有化,允许私人参与监狱的管理。这样就面临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它被商业化经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也就是政府监管问题,“监管经济学”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问题的理论研究涉及众多学科,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金融监管领域的相关问题。经济学领域分析了金融监管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失灵;法经济学则认为金融监管的原因在于法律的不完备;政治学对金融监管的原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监管的原因在于使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达到最大化,监管的效果则甚微;管理学的分析主要集中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激励问题;金融学从金融脆弱性、金融中介理论、金融约束论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来说具有系统性。辩证法虽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但此方法的运用者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了监管不力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监管的辩证逻辑,亦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