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创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普遍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成本过高,从而使农民增收进展缓慢。虽然政府重投入、轻管理的管理体制是一方面制约因素,但传统的投资体制障碍造成的投资资金短缺是最直接的制约"瓶颈"。因此,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是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关键。 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资金密集  相似文献   

2.
一、财政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农业财政工作既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是政府支持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财政政策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1.通过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财政支农的最关键措施。在十几年的财政支农过程中,各级财政有重点地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1998—2000年,国家财政对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达1236亿元。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状况如何是农村公共福利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要提高农村居民公共福利水平,加强农村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我们虽然对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重视,把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视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之一,思路的基本落脚点是农民增收就意味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仔细推敲之后可以发现,这种思路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居民  相似文献   

4.
开幕词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由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金融论坛现在开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了四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件。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们面临两个困惑:一是与城市人口相比,9亿多农民有土地和山林等资产为什么收入还比较低?二是与全部发达国家只有9亿多的总人口相比,我国有13亿多人口为什么内需还不足?问题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滞后。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深化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农村  相似文献   

6.
李伟 《新疆金融》2008,(11):46-48
中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0%左右的农业大国,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虽然建国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福建省就存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缴费方式不合理;农保基金运营以及管理方式不合理;政府责任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督体制不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福建农村保险发展模式及其运作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发展问题中面临两个困惑:一是与城市人口相比,9亿多农民有土地和山林等资产为什么收入还比较低?二是与全部发达国家只有9亿多的总入口相比,我国有13亿多人口为什么内需还不足?问题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滞后。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增收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但据中国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对双鸭山一市四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反馈,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将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公共财政大幅度向农村倾斜,让城市大门向农民敞开,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入,拉动内需、启动农村消费,全面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新的形式为银行卡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银行卡业务应适时面向农民、走进农村、服务农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迈向老龄化社会的脚步越来越快,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农村作为经济发展最为薄弱的一环,当前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望城区高塘岭镇、雷锋镇等多个农村乡镇为例,分析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地方管理机构对于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情况与实际资金投入及管理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期望为加快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改善农村养老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范艳华 《投资与合作》2011,(7):314-314,316
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是农民赖以生存、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但是农村生活的前提,也是农业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近年来,不断深化发展的项目管理理论,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作为农业发展基础性条件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纳入项目管理体系中来。进行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研究,对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运营效率和运营质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投入力度,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有所改变,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环境面貌有效改善,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稳步提高。但由于许多地方农民群众增收难、融资难、农产品流通难,农业社会化服务档次低、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与农民群众的预期仍有很大差距。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级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要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本文结合河北省冀州市的实际,对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据测算,在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高产田约为5.5亿亩,12.7亿亩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比重高,既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农业增产的潜力所在。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中低产  相似文献   

14.
统计表明,我国县域总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GDP占全国的56%,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县域金融,建立健全稳定有效的农村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既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为真实、全面反映县域农村资金紧张状况,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安广 《甘肃金融》2012,(7):77-77
(一)生产环境瓶颈。文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比86%以上),境内山多地少,灾害频发,严峻的生产条件制约农业发展。全县总面积4994平方公里,但耕地仅30.74万亩,农民人均不足1.6亩;虽有78.41万亩土地可供特色农业开发,但基本上全为坡地,且旱地多、水浇地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多年失修几近废弃,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维修或新建,这种不良的生产环境是制约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的一大瓶颈。  相似文献   

16.
1.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我国财政在这方面的支出严重不足,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很小.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今后,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引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据劳动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目前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但据亚洳开发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亿。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一农村实际劳动力数量一现阶段技术条件下农业必需就业量一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的计算方法,我国2000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约为1.566亿(谢培秀,2004)。  相似文献   

18.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等多方面的协同进步。因此,从资金需求角度来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不单纯是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还包括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三农”问题,可见农业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由于农业受制于自身要素制约,投入高、周期长、收益低、风险大;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城乡差别巨大;农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经济收入少,贫富差距突出,农业的弱势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三农”问题也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痔展的一件大富。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平顶山是河南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农业整体抗击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全市近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500元,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平顶山市分公司")作为当时唯一一家开办农业保险的公司先后试办过麦场火灾保险、生猪保险、养鸡保险等。但是,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缺乏,农业保险既缺乏政策支撑,又没有政府主导及相关部门的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