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剑 《中国城市经济》2011,(30):211+213
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文章介绍了淄矿集团公司大中专毕业生的现状,深刻剖析了大中专毕业生在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主力军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文章最后重点阐述了加强大中专毕业生管理使用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喻雅妮 《发展》2008,(6):91-91
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准确、齐全、完整的毕业生人事档案记载着大中专学生的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及个人特长等信息,是反映大中专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因此,管理好毕业生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开发乃至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是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关系干家万户,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央、省、市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了指导方针,制定了政策措施。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大于经济增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前,台州市出现大量大中专毕业生要求“非转农”的现象,这决不是偶然的。它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出现的深刻变化,也反映了大中专毕业生在就业和价值观上的变化,是国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取得的显著成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王永前 《发展》2009,(9):26-27
就业是民生之本。帮助团员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既是解决他们最现实、最紧迫、最直接的实际问题,也是团组织为党政分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我们紧紧围绕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5):I0012-I0012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天津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此,天津市东丽区劳动局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多方联动、多管齐下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工程、千家万户的希望工程、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而大中专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总量仍将以较大的幅度快速增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宁波市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寻求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2月13日,宁波市第25届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第三场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七号馆、八号馆举行,近九百家企事业单位进场设摊,推出岗位3600余个,需求毕业生18000余人,吸引了近2万毕业生前来应聘。  相似文献   

9.
黄辉 《宁波通讯》2006,(10):58-59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加,我市接收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03年至2005年,全市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2005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3.5万余人。预计2006年,将达4万人。尽管这几年我市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比较好,首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但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逐步加大,本市生源未就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据初步统计,2005年有3000多名本市生源毕业生未  相似文献   

10.
高芳 《民营视界》2005,(4):17-18
随着非公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非公企业已经成为增加就业和吸纳人才的重要渠道。从近年人才市场供求情况看,各地非公企业对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南于近年许多大中专毕业生不再把户口、干部身份看得很重,而主要以就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自身发展为择业标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非公企业就业。  相似文献   

11.
《新西部(上)》2003,(8):50-50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办学53年.已向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合格的大中专毕业生。目前,在校学生6133名.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毕业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引导地方高校通过设置特色专业、专业能力培养等方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既是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人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选择余地,从主渠道方面较好地解决了人才供需方面的矛盾。但是,分析当前人才交流的实际情况,供需之间长期形成的不平衡、双向选择中的事实上不对等,仍然是影响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实质上,从全国来看,大中专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人群来讲,实际就业落实率仍然远远高于其他人群,调查显示,2004年大中专毕业时真正签约者虽然只有33.7%,但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王宏 《东北之窗》2012,(17):30-30
金州新区得胜街道落实三项措施,强化社区专兼职政工队伍建设。一是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在人员的选择上,着重挑选热心社区工作、学历高、政治素质强的大中专毕业生,为社区充实新鲜血液,优化社区队伍结构。同时建立健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培训制度,选送社区干部参加市、区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全国首次公租房摇号配租在重庆举行。1.5万多户符合条件的城市中低收入群众、在重庆务工的各地农民工以及大中专毕业生,成为重庆首批公租房住户。重庆市的公租房建设被人民日报称为重大创新,其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创新值得广西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三农”群体是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社会阶层不断分化与组合,逐步从传统的农民中分离出的新群体。具体是指“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家出身就业难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生代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17.
<正>每到毕业季,关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便成为了热门话题。相比大环境下的就业难,宁波市甬江职高毕业生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各界的"香饽饽"、"抢手货",这所职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成为了宁波市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和一张靓丽的"名片"。谈到经验,宁波市甬江职高王阳校长简洁概括:"一句话,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经济,造福学生、家庭,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铤铤 《中国经贸》2013,(18):116-116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教育结构调整和政策,以及毕业生自身素质等。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19.
熊怡 《今日重庆》2010,(7):54-56
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新增30万就业岗位,创业是发展之源,富民之要。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鼓励支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支持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文化创意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我国面临的就业与再就业工程十分艰巨与浩大。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市场对就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与日俱增。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平等竞争、市场化配置已成为发展的定势。每个毕业生如何设计和规划个人的事业发展道路,选择好符合市场需要且与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相匹配的职业和工作岗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与此相适应,中专学校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