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英 《发展研究》2007,(12):69-71
县域经济是县(县级市)一级行政区域的范围内的经济的总和,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经济,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60年农业组织形式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和调整,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灵活性、试错性和实用主义的特点。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激励作用,无论是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首要目的是激发农民(农户)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农村生产力。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这些农业组织形式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消极效应。因此,在现阶段,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再次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地理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农村地理学产生的客观形势中国农村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性的变革,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的农村地域不仅农业生产得到了稳步、高速的发展,而且农村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农村聚落建设、农村城市化、农村科技文化教育事业都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农村已成为区别于城市,具有复杂部门结构和整体性功能开放式的地域系统。这种多部门的发展,整体功能的加强,迫切需要我们开展农村区域综合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农村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不少地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一种发展一业、带动一片、各业互补、良性循环的农村小区域经济。这种充满新的活力的经济组合和经营格局,为深化供销商业改革提出新的命题,也为供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条件。笔者根据临汾地区建设农村小区域经济的实践,就供销商业如何实现服务区域化的问题,提出几点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经历了异常复杂的市场形势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根据对13个省(区、市)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农业农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促增长、控通胀、保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宋洪远说,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将  相似文献   

6.
农村城市化的制度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巧真 《经济师》2004,(8):176-177
文章指出 ,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即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当落后的农村 ,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和落后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并存。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不仅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进而制约了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要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 ,就需要建立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新型关系。文章就农村城市化的制度建设问题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重新评价历史上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一种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经济学说。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商业看作是致富的主要根源。所谓“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它在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童年期,就正确地说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使命就是赚钱,即“生产受交换价值支配”(马克思)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是对一个区域(行政区域或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长期发展运行的战略部署。本文就区域农业生态经济长期发展的方向、目标(指标)、结构性以及农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定额记工,虽然是农村按劳分配中的一项具体措施,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安徽省农村在这个问题上是经历了几反几复的严重斗争的。高级社时期,社对队就实行“三包一奖”(即包工、包产、包费用、超产奖励)。当时,毛主席亲自推荐了江苏省前进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贵州省镇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两种基本趋势一般来说,在区域产业结构变动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协调力量和发展趋势:一种是区城产业结构趋同,即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沿着共同的方向发展,如农业份额下降、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农工商一体化等;另一种是区域产业结构专业化,即各区域之间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的内容和重点有明显区别,如美国的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带等。这两种相反的趋势是对立统一的,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现代化。其区别和联系表现几如下: (1)产业结构趋同是较大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而产业结构专业化则发生在较小的区域之间,较小范围内的专业化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较大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水平得到提高。区域专业化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巨大提高,农业生产部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深化,促进了整个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份额下降,农工商一体化趋势加强。(2)产业结构趋同侧重于纵向历史演变,产业结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来说,既是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也是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需要。这些年,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有效地推进小城镇建设,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农业商品化牵引型。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以农业的商品化为催化剂,汇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兴起了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农业商品化和农村工业化这两股力量交汇作用,催生了“交点”地区的农村城镇化。研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奇迹的学者们就把珠江三角洲城镇化轨道概括为“农业依托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经历了“三级跳”的发展轨道:农业商品化─—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落后、农民增收缓慢,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搞活经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发展产业化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农村先进生产关系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和发展,将有力促进农民发展产业、搞活经济,从而实现农业的迅速发展及农民增收。因此在当前各种农业发展思路中,努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国家战略,需要付出长时期的艰苦努力。既是战略,就要布局,须以面带点,以点串线。面,是指宏观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指导思想与政策层面上所形成的体系、共识。点则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村庄(甚至到农户),一个具体产业和一项具体工作。因此,新农村建设其实就是在一个行政村或自然村范围内,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农业的产业竞争能力,以此造就新农民、新农业、新乡村。这就必然地提出资源配置的问题。但由于区域资源禀赋及发展水平的差别,面对众多散布的村庄和农村人口,那么,如何把政…  相似文献   

14.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根本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因此资源、生态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可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就这个课题进行了一些分析,首先介绍了二者的概况,然后对农业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对策.如加强立法,从源头上防治;政策上的倾斜;发挥技术的优势;发挥市场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商业化是否会造成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两极分化,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文章利用北宋各州的客户比例和商税密度数据,考察了在没有外生贸易冲击的情况下商业化对于地权分配在全国和各个区域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北宋的全国范围来看,以商税密度衡量的商业化程度与以客户比例衡量的地权集中度之间有着显著的负向关系,商业化程度越高则地权集中度越低;(2)从区域市场来看,除了西北市场外,各区域市场都发现了商业化对地权集中的广泛抑制作用;(3)商业化之所以对地权集中具有抑制作用,是因为水运交通改善是北宋商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自发形成的商业化使得农村社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进而使得农民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并获得更高报酬成为可能,因而降低了地权的集中程度.因此,文章为Myers(1970)以及Brandt(1989)关于商业化促进了中国农村地权分散的结论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当前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阶段”的内涵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党中央站在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适应世界范围内农业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高度 ,而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重大决策。对农业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 ,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农业部门应认清形势 ,领会精神 ,广泛动员 ,协调行动 ,打一场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战、持久战。对农业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商业的建立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商业 我国的社会主义商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当时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政权的同时,已经有了包括商业在内的公营(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主义商业,是由公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组成的。公营商业是根据地市场的领导力量。它一部分是由政府的财政拨款建立起来的;一部分是由各机关、部队、团体和学校投资开设的。根据地人民集体投资创办起来的合作社商业是集体所有制商业,它在组织和发展人民经济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简称“三化”)。在“三化”建设中,城市化要以工业化为支撑,没有工业的兴起与聚集,就谈不上城市化;产业化要以工业化为依托,只有工业的发展和积垫,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的跟进和提速。因此,“三化”的主导是“工业化”,它是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小区域经济是合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建国以来,农业合作经济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初“三大改遣”时期。当时我们党创造性的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合作经济的理论,引导和组织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这是一次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家庭经营走向集体所有、规模经营的重大社会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它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临汾地区的领导和理论工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临汾地区的农村实际,经过多年的实践——理论探索,创造出了农村小区域经济的实践形式和理论体系。这是在引深农村改革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睿智的选择,成功的创举,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理论价值。 农村小区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具有丰盈的内含规定,其实质是在农村条件相似的特定区域内,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点,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要内容,以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为纽带,实行专业分工、优化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