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雪飞  许敏 《经济师》2005,(3):117-119
文章选取了房地产业 2 0 0 3年 51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 ,以Tobin’sQ值作为经营绩效评价的指标 ,从股权集中度、股权控制类型和持股比例三方面探讨了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股权集中程度与经营绩效成正比 ;法人控股型公司的经营绩效显著优于流通股主导型公司 ;国家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成正比 ,流通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成反比 ,法人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U型曲线关系。最后指出 ,少数大股东多元平衡的股权结构才是房地产业股权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股东性质、多元化类型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与股权的性质有关,中央控股的上市公司非相关多元化程度显著低于地方控股和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地方控股的上市公司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与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无显著差异;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类型与公司业绩有关,上市公司相关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李广子 《经济管理》2020,42(5):54-70
多元化经营在现实企业中普遍存在,这也吸引了大量研究探寻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已有文献主要关注企业本身多元化经营,忽略了控股股东因素,从而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不同于已有文献,基于手工搜集数据,本文首次考察了控股股东多元化经营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首先,控股股东多元化经营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说明控股股东将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作为其整体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其次,从影响机制上看,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权益在其总资产中份额越高、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控股股东多元化经营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之间的替代关系会越弱,说明那些有助于减轻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干预的因素将会弱化这种关系。本文为理解企业多元化经营行为以及企业与其控股股东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2004年~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的攫取私利动机对多元化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经营不一定有益或有损于公司价值,而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折价现象,在控股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时,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显著恶化了多元化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建民  刘星 《当代财经》2005,(9):112-115
本文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进行保“壳”和再融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论文通过对存在控股股东型公司关联交易量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量明显多于法人控股型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配股盈余管理比法人控股型公司更为显著,同时发现国有控股型上市公司在确保“壳”资源免遭“ST”或终止上市的同时可能直接转移了上市公司的利益。因此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真实性,误导了投资者和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国家石油公司是国家混合石油控股公司的一般称谓,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目标模式是国家混合石油控股公司。一、国家石油公司定义国家石油公司表达为:按照国家制定的特定法律条文,由国家直接投资控股,根据“公司法”组建,以经营石油业务为主的全国性石油工业公司。控股是国家石油公司的本质经济内容。国家石油公司是国家直接投资控股的最高层次的控股公司。其法人财产主要来自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投资,国家是石油控股公司的主要产权主体。国家石油公司再以独立的法人身份对下控股,其控股范围主要为石油领域。国家石油控股公司对于被控股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股权结构与公司多元化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公司多元化水平与国有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法人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与流通A股比例及董事持股比例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经理持股比例关系不显著。本文结果表明,代理问题是公司实施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代理问题、股权结构与公司多元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以深沪两市1031家非金融公司作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和代理问题对公司多元化经营决策和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表明,在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多元化程度与国有股权所占比例呈U型曲线关系,这种关系在由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控制的公司中尤其显著。而在非国有控制公司中,没有证据表明存在这种关系。我们进一步发现对地方政府和国企控制的公司来说,多元化经营会显著降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而在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多元化经营没有显著降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多元化经营也没有降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采取不合理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分类上市公司每年各主营业务收入,按照熵指数法测算出独特的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指数。同时,使用知识宽度法测算发明专利质量,以此作为实质性创新的代理变量,分别实证检验企业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对实质性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层面上看,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加深会对企业发明专利质量起促进效应;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发明专利质量呈倒U型关系,通过计算发现,大部分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处于倒U型关系临界值左侧,即发挥促进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关多元化的促进效应和非相关多元化的倒U型关系分别在国有企业表现得更显著。研究对企业选择合适的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方向和程度,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中央企业持股比例对其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文章使用2006年末截面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行业因素、公司个体特征因素的条件下,中央企业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该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越好--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股份公司中,普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公司的管理经营权实际被经理人所控制,在关于如何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控与激励的讨论中,学界普遍认为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的经营与监督等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业绩。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2006—2016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10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两个股权结构维度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流通股A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法人持股比例与业绩负相关,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无显著性相关,高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业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2005年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证券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法人控股的证券公司的绩效要优于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的绩效,第一大股东为民营性质的证券公司绩效又要优于前两种情况;证券公司股东中上市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促进作用;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成弱倒U型关系,即证券公司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致使公司绩效普遍较差。最后,文章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套完善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和提高公司绩效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终极控制人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形成金字塔控股结构,该结构下终极控制人采用的治理模式各有差异.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金字塔治理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从财务政策选择的视角,研究了上市公司多元化投资与财务政策选择的关系.结果显示:多元化程度低的上市公司较多元化程度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采取负债经营政策;多元化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其多元化程度与负偾经营政策呈正相关关系,但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股权控制、现金流量与公司投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金耿 《经济管理》2001,(22):59-64
本文将根据现代公司金融理论,将融资因素引进公司的投资模型,研究不同股权控制类型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的关系,探寻各种控股股东的投资决策行为差异的背后动机。对于国有控股股东而言,他们的投资对现金存在显著的依赖性,但它们的主导动机是来自机会主义行为。对于法人控股公司,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43%-73%之间时,与公司价值存在正向关系,此类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存在显著性关系,但其主导因素是源于“融资约束”,当法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小于43%,或大于73%,存在利益侵害行为,但其投资对现金流的影响不显著。对于股权分散和公司而言,他们具有较高的公司价值和投资机会,他们的投资与现实流的敏感性也主要源于“融资约束”的存在,并且不存在股东共谋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际多元化与公司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与行业多元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多元化与公司增长之间存在统计上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行业多元化与公司增长之间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国际多元化与公司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无控股股东的企业。这从侧面反映了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在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多元化程度与公司增长之间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水平的S型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化经营能否增加公司绩效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综合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多元化程度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控制权收益作为国有控股公司高管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巧平 《经济管理》2006,(20):55-60
本文将控制权收益分解为隐性收益和显性收益。结果表明,显性收益占控制权收益的9%左右,隐性收益仍是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首要激励因素。研究还显示,隐性收益和控制权收益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显性收益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隐性收益还与公司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最后,提出将自我隐形激励转变成市场显性激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2004—2008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比例分为绝对控股型、相对控股型和分散持股型三类,构建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指标,检验三类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流通股比例三个治理结构指标对三类公司的成长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他治理结构指标对三类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各异。董事会治理并不是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决定性因素,董事会治理的效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王翔 《经济论坛》2003,(5):30-30,28
一、多元化经营的概述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它可以分成相关多元化经营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20世纪60、70年代里,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曾一度风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许多大公司甚至跨10多个产业。当短缺经济被生产过剩所替代后,这些公司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的支撑,难以显示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型企业纷纷出售或关停与主业无关联的项目,调整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核心市场,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相关多元化经营是指紧紧围绕技术———市场这一…  相似文献   

20.
控股股东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否通过盈余管理操纵会计报告。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不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来自控股股东的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高级管理人员来自非控股股东的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占据的席位比例均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确实具有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此外,本文还发现,聘请了独立董事和发行了外资股的公司,其盈余管理显著地低于没有聘请独立董事和发行外资股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