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不再是一种奢侈品,它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一些直销企业也开始与各大汽车公司合作,有的企业颁发汽车大奖来表彰优秀经销商;有的企业举办大型名车展览宣传产品。那么。哪些汽车品牌深受直销企业青睐?这些汽车有哪些不凡之处?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3.
万基直销崩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此前还有搁浅的“泰达航母”和风雨飘摇中的海王直销,它们试水直销的结局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做“垂死挣扎”状。它们试水直销的过程,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似乎只剩下了高调的宣传造势、高管的频繁离职和业绩的持续低靡。 相似文献
4.
直销行业里,直销企业设立分公司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或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或是为经销商以及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国的《直销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它意味着直销作为一种新的分销方式得到了法律的确认。2006年,国家开始逐步向企业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它标志着直销终于进入法制化新时局。在变化和机遇中,直销行业所有经销商都面对着新一轮的课题:在直销法制时代来临之时,如何应对将来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7.
8.
直销行业的高速成长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将继续推动直销行业一路前行。正如有关权威专家透露,将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直销法无疑会成为直销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此非常时刻,本刊记者采访了有关直销专家、查阅了大量资料,试图就直销业高速成长的原因作以剖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懂行的直销人都明白,直销仅仅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创业平台而已。“二八定律”和直销行业的现状都说明了一个事实:直销行业参与的人很多,而真正成功的人却很少。许多人在离开直销行业的时候总是抱怨“直销太难做”,“公司没选对”、“进入的时机不恰当”等等。其实,直销行业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都是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的,这不是行业的问题,而是从业者自身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进入直销行业的新人,由于没有一个明晰正确的定位,都会显得比较迷茫。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对于直销新人来讲,一个明确且清晰的定位,不仅可以使他们不再疑惑彷徨,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从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让自己的事业发展得既快又好。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2月雅芳获得全国第一张直销牌照以来,目前已有14家外资企业、5家内资企业得到商务部的批准,成为合法的直销企业。但是,通过大半年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些企业的获牌,似乎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并没有给中国直销行业带来太多的新气象,整个直销市场依然在延续几年来的低迷状态,业界对各个拿牌企业的等待观望也像当初对两个《条例》的焦急期盼那样,迟迟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回应。笔者认为,部分拿牌企业的踯躅不前,虽然在一方面反映了它们面对职能管理部门所圈定的狭小活动空间时的一种无奈,但在另一方面更体现出它们所应具备的各种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3.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直销公司?这似乎是直销界每天都在探讨和沟通的话题。从社会需求角度来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七条标准应该完全可以概括,如果能够满足这七条标准,那么,诸如此类的直销公司当然是政府和大众所欢迎和认可的。但是,这样的直销公司是否适合经销商的选择,是否适合职业经理人的选择,我以为,还必须有其他标准。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议论这样一个话题,在很多人眼里,也许完全多余。因为稍谙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政府对于直销行业监管原则的朋友,都会气壮山河地给出正确答案: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政府,中国政府!道理明摆着,政府给你发放了《直销经营许可证》,你企业就等于被发放了生存牌照;如果政府没有给你发放这一纸许可,那就说明你的企业在中国直销行业没有生存权。 相似文献
17.
18.
入行10年,每增加一份认知就感觉已知其实甚少,人才流失是各行各业每天都在不断面对同时又无法根本解决的永恒话题。直销行业由于销售、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对人才的依赖度更加突出。诚然,不同的企业由不同的领导者带领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他们各自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9.
7月,为优莎纳效力13年的老臣、总裁范库柏携另三大高层宣告离职,并且转身另起炉灶。携手蒙纳威(MONAVIE)公司原高层组刚创办APdIX公司并于7月在香港开盘,进驻中国大陆市场。偷渡型直销企业的话题随之喧嚣尘上,那么它们在中国到底有没有未来? 相似文献
20.
直销与电子商务合二为一的可能性就在于二者所共同具备的包容性,新形态的直销企业已经运行了几年,从现实来看,越来越多的旧体制直销公司开始关注电子商务型直销的尝试结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