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学者Finegold 和 Soskice首次提出“低技术均衡(陷阱)”的概念。之后,关于发达经济体中是否存在“低技术陷阱”、其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以及如何破解,逐渐成为西方学界探讨和论争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低技术陷阱”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主要从“低技术陷阱”概念的提出、几种代表性理论和代表性模型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若干论争4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历来文学史总把张生当作一个“始乱终弃”的道德败坏者来加以申斥。而事实上这并不符合元稹创作的本意。在小说中,张生是一个“善补过”的被时人肯定认同的正面形象,甚至连被他抛弃的莺莺也体谅其负心行为,认为“固其宜也”那么就出现了古今两个不同的张生。而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鲁滨逊飘流记》和《蝇王》两部荒岛小说在情节、主题和创作手法上的不同,旨在让读者更加明晰“荒岛变乐园”和反讽式情节结构的特征以及“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主题揭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梁启超、严复的“学术”定义及王国维关于希腊七术皆形下之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对“现代学术经典”问题的论争作了评说。  相似文献   

6.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后人道主义研究》是一部具有强烈问题意识和新颖理论视角的学术专著,该书从语境切入有关“人道主义”和“后人道主义”的理论论争,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后人道主义的理论视角,结合文本细读,探析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对于后人道主义的丰富表征.该书不仅是对后人道主义思潮的一次“深描”,同时也为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生态伦理建构提供了理想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7.
一、固守0.4的国际标准“缺乏科学性” 萨缪尔森曾言:“收入分配问题在全部经济学中是最具有争论性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收入差距的论争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围绕我国收入差距是否已超过合理界限的探讨,认为合理有之、认为失当亦有之。各派论争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细细品味却“个个在理,而又各失其理”。“在理”是因为各位专家都是依据自己测算的基尼系数对比国际0.4的标准做出评判,他们测算的基尼系数高于0.4当然要说“过分悬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凌廷友 《当代经济》2004,(12):94-95
从2004年4月开始,国内股市连续数月大幅下跌。到9月初,在剔除上证综合指数因种种原因而出现的失真因素之后.沪深两市股指实际已经基本回到了1999年“5.19”行情的起动位置。也就是说,过去股市论争当中引起轩然大波的“千点论”中的“千点”实际上已经基本实现。与此同时,上市公司2004年度中期业绩仍然延续了最近两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总体业绩大幅提高。在上证综指回到1300点附近时,  相似文献   

9.
所谓“转形问题”的论争,就是对马克思《资本论》中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论证方法中所存在的难点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论争。本来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及其论证问题,恩格斯早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并在第三卷序言中作过若干评介。  相似文献   

10.
“一元”和“多元”的分野,仍然是当前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论争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颠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一元论”,但必须充分重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新的实际,具体分析“科学劳动”、“创新劳动”、“管理劳动”、“精神劳动”和“服务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生产性劳动”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日本学界70余年,其肇始于“国民收入与生产劳动”的关系论争,并先后经历了“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一切劳动都是服务劳动吗”等论战.造成这一论争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的神秘化导致的国民收入论潜藏的分配论的错误,即对社会而言本来是非生产性的劳动却被个别资本家看作是生产劳动.而且,这一观念造成了国民收入论的两大不合理性,其将交换层面的范畴当作了生产范畴,从而将不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当成了价值的来源,这助长了建立在“三位一体公式”基础上的庸俗经济学的神秘化理念.正是因为不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在分配层面上获得了收入,所以本来不创造价值的商业劳动和保险劳动等被当作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分配的逻辑导致了生产逻辑的神秘化.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转化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转化问题”由庞巴维克首先提出,希法亭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狭义转化问题”由德国经济学和统计学家鲍特基维奇首先提出,他在190 6 - 190 7年间连续发表了《马克思体系中的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和《关于〈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结构的纠正》两文,对由庞巴维克和希法亭之间关于“历史转化问题”的论争进行评论后,提出了“逻辑转化问题”,但由于语言的障碍,鲍特基维奇的解答延至由斯威奇在194 6年出版的英文版…  相似文献   

13.
姜铎 《经济纵横》1993,(4):43-47
<正> (一) 关于洋务运动功过是非评价的论争历史,如果从1867年算起,旧中国即已长达82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初,史学界曾在全国范围内,爆发过一次论争。由于遭受“左倾”思潮的干扰,未能正常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感召下,洋务运动课题成为全国史学界讨论热点之一。从1980年冬长春会议,至1992年5月的宜昌会议,有关洋务运动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已先后举行过六届,下一届会议已初步商定在福建召开,研讨的内容,正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在世界经济方面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仍然是有关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归纳起来看,在如下六个大的问题上,都有新的进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始终是伴随着不同观点的论争进行的。现将近几年论争中的  相似文献   

15.
从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发表到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发表的10年,构成关于"转形"问题论争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莱克西斯对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的系统偏离、这种偏离和不同产业中资本有机构成差异之间关系,以及总剩余价值和总利润之间相等等问题的论述;施米特把"转形"问题从一个纯粹的概念转变为一个过程,提出生产价格中"成本+利润"的定价原则等问题的论述;法尔曼对竞争在个别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偏离的作用,对总生产价格等于总价值等问题的论述;斯蒂贝林和沃尔弗把解决"转形"问题的方法蜕变为取消"转形"问题本身的论述等。恩格斯在"转形"问题早期论争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他对这一论争的各种观点的评析,凸显了他在坚守、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思想中的理论贡献。这些对《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绵延一百多年的"转形"问题论争发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派,是在晚明社会危机日益恶化、农民起义和新兴市民阶层反封建斗争的震荡中崛起的。他们继承发扬了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中的思想精华,从“济世”、“救民”的“实念”、“实事”出发,崇尚实学,提倡实践,与空谈心性的玄虚之风进行论争,实开明清之际实学高潮之端绪。并对朝政的腐败进行抨击和斗争,且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李欢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264-267,280
鲁迅和沈从文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大家,在乡土小说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鲁迅开中国乡土小说之先河,沈从文则开拓了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新领域。从“未庄”千疮百孔的丑陋,到“湘西”人性化的美好,无论是文化批判与启蒙主题,还是人性关照与诗意审美,鲁迅与沈从文都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精神脉络。从鲁迅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的文学理想、审美意蕴、艺术表达、语言风格四个方面的比较中窥见鲁迅主“理”,沈从文主“情”;鲁迅重写实,沈从文重写意;鲁迅立足于现实主义,沈从文立足于浪漫主义的迥异创作风格,并从中比较出在对中国问题的体验认识上,鲁迅与沈从文以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透视乡土中国,解读乡土文化。他们走的路虽然不同,但爱国之心、忧国之情同出一脉,“改造国民性”与“重塑民族品格”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正> 华生等三同志撰写的《中国改革十年:回顾、反思和前景》一文的“回顾”部分(见《经济研究》1988年第9期。下面简称《回顾》,读后确实使人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加深了认识,受到了启发。但由于作者立足于论争的角度,一些论述未免有点偏激和过于绝对。这里只就其中一个与当前关系较大的问题,简要地谈点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9.
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穆光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如何看待人口增长给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世界人口学说史上“悲观学派”和“乐观学派”的论争,似乎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么确凿无疑的结论,其中的是非迄今仍令人莫衷一是,难有定见。①人口增长利弊互...  相似文献   

20.
1.关于不良债权对经济影响的论争。如何判断不良债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关系到如何确定“处理不良债权”与“刺激经济景气”这两种政策的优先顺序。对不良债权对经济影响的观点分歧,主要表现在不良债权与经济低迷两者的因果关系上的对立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不良债权导致银行“惜贷”甚至“逼债”,致使企业投资活动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