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9,(12):3-3
2009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在出席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时指出.由于受益于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消费的实际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工业生产稳步回升等4方面因素.支撑中国经济明显复苏.  相似文献   

2.
如果能够继续较好地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国际经济环境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问题,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8%左右,2001年仍能保持在8%或更高一些的水平上。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今天在2000年秋季报告会上作出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张立群 《经济》2012,(9):13
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8%,其中第一季度为8.1%,第二季度为7.6%。尽管经济增长呈现回落态势,但筑底企稳的迹象已开始显现。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4%,增速较1-5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6月份消费同比实际增长12.1%,较5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9.2%,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综合看,三大需求止跌企稳,小幅回升。从需求数据看,我认为经济增速下行过程已基本结束,3-4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  相似文献   

4.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东部沿海地区最先实施改革开放,先后的次序是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而后,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开始不断加大.到如今,已经发展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长株潭、成渝经济带等多种城市群(或经济圈)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油价上调和水灾引起蔬菜价格上涨,这种输入性的因素将会影响我国下半年物价走势。”近日,著名经济学家、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在宝狮传播主办的湛匀妙语座谈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沿海地区,存在三个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个性鲜明的增长中心,这就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和环渤海经济增长中心。 A.珠江三角洲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构筑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形成实力更强大的、面向国内外的经济增长中心。 广东省委、省政府于1994年11月作出决定,正式宣布建立珠江三角洲经  相似文献   

8.
<正>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向内求索。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而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9.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也是中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亚洲经济逐步复苏的形势下,中国外贸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地跨入 21世纪。 国际环境继续趋好1全球经济明显改善 目前,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美国经济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 ,1999年前三个季度增长率分别为 3.7%、 1.9%、 5.5%:欧洲的经济也呈现好转迹象:日本经济走出谷底,预计1999年全年增长 1%;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受金融风暴打击的亚洲国家较预期提早出现复苏;俄罗斯的经济衰退也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相似文献   

10.
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下行态势,并呈现出起伏较大、效益下滑、风险上升、预期不稳等特点,宏观调控面临极为复杂的局面。这与欧债危机反复、国际经济动荡密切相关,更体现了国内企业短期去库存、去杠杆与中长期增长阶段转换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
"碳交易":有望超过石油的大市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交易",一个缘起于应对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和市场趋势的新概念,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欧美国家为了控制碳交易市场,已经率先设立了气候交易所.有权威机构甚至预测,碳交易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超过石油市场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经济:从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自1985年中国的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折以来,人们对中国农村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判断。归纳起来,差别较大的主要有这样两类: 1.认为中国的农村经济在改革的推动下,经过连续六、七年的高速增长,已使困扰我们多年的温饱问题在总体上得到基本解决。随着这一转折的发生,一方面,农村经济增长的宏观环境必然产生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改革进一步深入所提出的变革社会经济利益结构的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农村经济在改革全面展开阶段的那种超常规增长局面已经结束,而常规增长阶段则已来临。对农村经济在下一阶段内的增长速度不应抱不切实际的过高期  相似文献   

13.
中心城市在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中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主要城市的竞争,另一方面中心城市通过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着区域经济增长.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建模说明了中心城市影响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反应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协同度的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实证分析的关键变量.通过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该协同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通过增加控制变量和改变关键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4.
15.
三季度经济加速回升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高辉清表示,在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下,经济走上不断复苏的通道,加上去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基数较低,预计三季度GDP可能达到9%.  相似文献   

16.
17.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杰  陆凤存 《经济师》2006,(1):37-38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21世纪80年代以后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考虑了技术作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研发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文章通过对新增长理论的介绍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说明新增长理论的理论适用性和解释力,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资本市场》杂志组织了主题为“宏观经济景气能否持续”的圆桌讨论,王建、巴曙松、高辉清、彭兴韵等四位专家对今年经济增长的格局做出了比较超前的预测,讨论中的很多观点在7月份公布的上半年经济增长数据中都得到了验证(参见本刊2005年第6期“特别策划·圆桌论坛”《景气还能持续多久?》)。然而,尽管比较前瞻地预测了经济数据,但是就增长指数的争辩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经济界对中国经济趋冷还是趋热、宏观调控收紧还是放松的争论再度激烈之时,我们重新召集专家进行研讨,讨论的重点不仅包括对经济走势的未来判断,更涉及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预期下,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点和寻找更好的发展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扩大内需: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当前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当前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不可忽视,这是阻碍内需扩大的重要原因。1、持币动机增强,影响现期消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有一种储备货币的内在愿望。通常把人们为了应付意外支出而持有一定货币的动机称为谨慎动机。改革以来,随着收入水...  相似文献   

20.
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正>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许多与80年代不同的新特点,从而引起人们对宏观经济态势判断的困惑及政策调整的为难。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增长轴心发生转移,形成了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把握住这一基本线索,有助于我们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并采取适宜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