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小企业的发展,其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小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掌握鹤岗市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笔者对鹤岗市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如何加快小企业的发展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王萍 《理财》2003,(5):25-25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基础力量,在稳定经济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资金短缺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关注,采取以下多种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变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一、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开发和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种国家应尽快出台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政策,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而商业银行自身也应积极转变观念,培育和扶持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对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新疆“十一五”规划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融资难、寻保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各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1999年6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以贯彻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为宗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式启动。但新疆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仍存在很大缺陷,以开发性金融支持适合新疆区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进步、解决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小企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形成反差的是,小企业融资困难长期困扰着小企业的发展。造成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小企业方面。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总体信用度不高,特别是个别小企业出现的恶意逃废债行为,损害了小企业的整体形象。二是在银行业方面。银行业普遍存在着小企业信贷政策不配套、贷款担保方式不灵活、创新意识不足、业务产品推介不够等问题。三是在机制和环境方面。缺乏从事小企业征信活动和信用砰价的资信砰级机构;担保机构少,担保能力弱,担保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监会的一次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将温暖的“阳光”洒向小企业。 4月16日,中国银监会在北京总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隆重表彰2007年度全国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6家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和50名先进个人受到了嘉奖。  相似文献   

6.
王大贤 《新理财》2013,(1):34-37
“内保外贷”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受规模小、信用级别低等制约而存在的境外融资难和担保难的问题,成为了企业“走出去”的助力“拐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制约着河北省经济发展.本文通过“银行+”思维,即六个“银行+”模式:银行+银行模式、银行+保险模式、银行+企业模式、银行+资本市场模式、银行+担保机构和银行+政府模式,寻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制约着河北经济发展.“银行+”思维,即“银行+”模式:银行+银行模式、以银行+保险模式、以银行+企业模式、以银行+资本市场模式、银行+担保机构和银行+政府模式,不失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符洁 《时代金融》2011,(3):17-18
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信贷担保体系。在有效吸取国际信贷担保体系成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我国应构建一个以"政府、融资机构、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三位一体"信贷担保体系,在法律法规的纽带作用下,共同优化、完善我国的信贷担保体系,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民贷款难、抵押难、担保难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表面看,社农贷款“两难”是抵押担保问题.但核心是信用问题,症结是信息不对称。如果农户信用度较高,信用社对农户信用状况比较了解.即使不进行抵押担保.农村信用社向具有较高信用的农户发放贷款也是安全的。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4年6月.人民银行商丘市中心支行向商丘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信用建设为核心.以评定农村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为载体,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的小企业贷款在银行贷款中的占比很低。小企业数量目前占全社会企业总数的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约占三分之一,但小企业贷款仅占主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6%,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对于小企业贷款占比过低这样的事实,人们并无多大分歧。但对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拟从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析入手,从银行制度建设的角度探讨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莉 《青海金融》2006,(2):36-37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部是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3.
近期,本文选取上饶辖内60家小微企业作为样本,对其融资状况开展调查。调查显示:以往文献资料中反映较多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贵现象有了新变化,即:融资贵问题已明显缓解,但融资难度却进一步加大,表现为从单纯银行融资难上升为银行、民间融资"两难",加剧了小微企业经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资金供给方风险、成本管控与小微企业经营高风险、低规范现状的矛盾;二是资金供需信息交换方式落后,存在传播慢、不对称问题;三是资金供求双方行为缺少规则约束,存在随意性较大问题;四是不良资产快速处置、失信强力惩戒的机制缺失。为此,本文提出要搭建银企和民间资金供求信息共享两个网络平台,形成规范资金供求双方不合理行为的机制,强化风险资产处置和失信人员管理,以缓解目前出现的小微企业融资新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海东地区"拉面经济"依托民族特色饮食文化资源,为海东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通道。但近年来海东地区"拉面经济"面临资金和管理体系两大瓶颈,本文提出了以构建信用共同体和推广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破解两大瓶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上海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借款人)于2003年3月以抵押和保证担保方式向农行贷款6000万元,抵押物为位于市郊的“某精品商厦”。由于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盲目扩大投资,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期偿还农行贷款本金和利息。形成不良贷款后,农行于2004年4月向法院申请强制公证执行,法院以(2004)沪二中执字第237号受理该案,但在近两年时间里,案件始终难以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6.
小企业融资难,一个长期以来的瓶颈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在信用问题上银企双方取得共识所需的沟通与磨合成本较大,而比较简单的一个方式是担保,但小企业因规模与实力所限又很难拿出银行放贷所需的抵(质)押物,由此形成了“银行不愿意放贷,企业不愿意申请”的尴尬局面。在此背景下,天津鑫茂科技投资集团2005年8月与天津农村合作银行、驻鑫茂科技园小企业共同发起了鑫茂科技园信用共同体,互相支持,共担风险,目的在于解决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为小企业发展搭建良好的融资平台。一年多来,信用共同体加盟企业中有181户拿到了信用证,127户取得银行授信,授信额度13200万元,其中已有48家取得贷款金额5450万元,已归还贷款1180万元。目前无一家违约,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良好的商业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我国同业监管实践构建了银行同业资金空转衡量指标,并从同业规模和同业资金空转两个角度分析比较了同业监管作用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效果和机制。结果发现,同业“类贷款”与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和综合融资成本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小微企业对同业“类贷款”的依赖越低。此外,相较于单一的限制性监管,穿透式加同业负债控制的监管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同业套利;通过限制银行同业资金空转是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并实现结构化调控的有效途径,但同业规模因不具备结构性特征,其监管效果则需要权衡。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当的银行间同业资金周转调剂可以使中小银行充分发挥“毛细血管”作用。本文为灵活运用穿透式监管等同业监管手段,从而实现信贷资源的结构化和精细化调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财政研究资料》2004,(1):25-30
十五大以来,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就“三农”总体情况而言。区域间悬殊很大。东部地区好于中部更好于西部地区。在一个省之内,不平衡性也较突出。以江苏为例,欠发达的苏北与较发达的苏南相比较,差距就非常明显。我们以为,对欠发达地区“三农”中的现存问题决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9.
小企业对解决就业、增强市场活力的作用显而易见,可是它们面临着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其中就包括小企业。  相似文献   

20.
庄乐梅 《中国外汇》2010,(20):31-33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不能完全适用于贸易融资或供应链融资,特别是贷款或融资资金的需求测算、支付、用途等,塑根据贸易融资或供应链融资产品性质、背景的不同“视情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