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安徽正在大规模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给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当然,安徽产业承接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承接的层次不高,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没能实现有效结合,从而制约和影响了安徽产业升级的步伐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对此,文章在讨论了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安徽产业升级的相关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助于推动安徽企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助于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发展,促进安徽经济的奋力崛起。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在推进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创新实力不强、协调发展不够、绿色转型不力、开放水平不高、共享范围不广。为此,应当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创新发展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协调发展完善市场体制机制,以绿色发展提升产业生态效益,以开放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实力,以共享发展分享产业经营收益。  相似文献   

3.
张冬冬 《山西农经》2022,(5):173-175
文章主要围绕新时代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国家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质量的意义,结合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因素,从出台对口政策、宣传消费观念、建设基础设施等角度出发,探究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措施,拉动农村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集群专业镇作用日益凸显。推进产业集群专业镇发展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经济发展的总要求下,鼓励和引导安徽省建制镇加快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以产业集群专业镇转型升级发展作为逻辑主线,梳理了安徽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以及所面临的形势;提出安徽产业集群专业镇转型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5.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家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经济社会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冲击和不确定性。如何摆脱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从消费、投资、就业、社会心理等方面提出了纾解举措。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的方法测算了新疆1994-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与八类分项支出的关联程度,探查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揭示影响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特点,提出进一步优化新疆居民消费结构和平衡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向型经济受阻背景下,通过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促进消费是中国经济应对中长期挑战、保持韧性的优质解。文章使用2005—2019年28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研究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影响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区域层面上看,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正向影响大于东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影响较小;从时间上看,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在经济新常态时期,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正向影响增强;从指标上看,信息基础设施通信能力建设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信息服务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显著为正;信息产业化建设中信息产业规模与应用均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脱贫的背景下,考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多重影响,研究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及行为有助于加快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提振经济信心、维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出发,对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农村实地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而得出推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对策与建议,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四川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实证分析,总结了四川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现状及特征,揭示出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从而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最后为缩小四川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沈阳居民消费环境一直处于低迷、城乡不平衡、缺乏消费亮点的状态,为了推动沈阳居民消费,政府充分认识到扩大消费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吸纳就业、促进城乡繁荣的重要意义。因此,只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培育消费热点,创新实体消费平台,抓住消费模式变化机遇,才能将消费打造成新常态下沈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开创"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的市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发展休闲农业非常重要,对农村而言,能够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推动农村实现产业融合,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对社会而言,能够提供新颖、便利、多样的休闲场所;对经济而言,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充分摸清、挖掘、利用本地优势,对于发展本地休闲农业很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促进经济发展成为重要问题。通过数据呈现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及消费、投资、外贸等重点领域的冲击,从微观角度论述疫情对我国三大产业、重点行业、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立足点,而内需中,又以居民消费为重.[1]为全面了解当前国内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特点,探寻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关键点,以寻求突破口,笔者选取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有关问卷调查,收回城市居民消费问卷3250份、农村居民消费问卷35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呈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同时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相对不足、农村金融服务弱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郭瑶 《山西农经》2022,(3):31-33
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投资与出口所占的比重仍旧较大。如何刺激消费、提高消费水平、推动消费升级成为我国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乡村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发展前景好,因此推动乡村居民消费升级成为提高我国整体消费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加速小康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居民消费升级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乡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新时代下乡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表现特征与优化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品,研究"后疫情时代"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方法]文章分析"后疫情时代"我国水稻产业面临的形势、问题,总结发展趋势,提出"后疫情时代"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结果]"后疫情时代"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贸易不确定性增加,水稻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国家的有效调控下,疫情未对水稻生产造成实质性影响,生产形势仍然向好。疫情凸显出我国水稻价格调控、库存和流通体系不完善、贸易风险集聚等方面的问题。[结论]疫情过后,消费升级整体加速,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带动水稻产业发展,优质、绿色稻米需求量增加,新型消费快速增长,产业链和供应链智慧化转型加速,品牌化迎来新机遇。为应对市场出现的变化,在提高生产能力、提升智能化和品牌化水平、保障库存和流通、加强监测预警与市场调控、扩展贸易合作方面,提出"后疫情时代"保障我国水稻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经济环境下,农村产业的发展正朝着绿色化、个性化与品质化的方向演进,这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一致,并符合农村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带来农村产业优化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金融科技通过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将缓解甚至消除农村金融服务中面临的"痛点",提高农村经济主体融资的可获得性,推动构建有效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模式,实现金融与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演进。  相似文献   

17.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广州市具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也存在面临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新型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村金融发展尚不平衡等问题。本文提出广州市应改变过去以农业产供销一体化自发延伸为主的供给侧驱动型融合模式,转变为以满足大城市消费升级新需求的需求侧拉动型融合模式,确立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升级为城市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强度进行度量,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及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持续升级特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先行于农村居民;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强度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强度相对更大;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收入差距缩小,将会推动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与趋同,进而促进我国消费总量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加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与背景下,文章基于低碳食品与低碳食品链的本质与特点,分别分析了食品链碳排放量、低碳食品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了通过低碳食品助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食品产业拓宽国际市场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指出了人们对当前的低碳食品链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基础薄弱、国家积极推进与行业低碳化发展滞后、消费主体对低碳食品消费拉动存在障碍等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对政府、企业及其员工的宣传与培训,加强食品链"低碳化"技术研发、食品链供给侧改革、食品链相关食品活动"低碳化"监管创新、食品链"低碳化"政策创新以及低碳食品消费引导与激励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等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及猪肉市场带来巨大负面冲击,探究未来疫情形势变化对猪肉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猪肉市场供需基础数据,通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预测猪肉市场未来走势,并模拟非洲猪瘟等疫情冲击变化对猪肉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常情况下,中国猪肉市场供需呈增长态势。2021年,生猪产能将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2025年,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达到4649.38万头和44127.85万头,生猪出栏量增长至70143.42万头,猪肉产量基本维持在5500万吨水平,生猪出栏率和胴体重达到158.96%和78.38公斤/头;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总量分别达到3159.41万吨和1188.68万吨,生猪和猪肉价格维持在22.96元/公斤和31.56元/公斤水平。(2)疫情减弱利于猪肉生产和消费,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出栏及猪肉产量增长,城乡居民家庭及户外消费增加,猪肉净进口提高,助力供需趋紧态势放缓及猪价下滑;相反,疫情增强不利于猪肉生产和消费,猪肉净进口减少,猪价上涨。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生猪产业及猪肉市场政策与制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保障生猪产业有序发展及猪肉市场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