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建强  高翔  赵西亮 《金融研究》2020,486(12):132-150
本文考察了最低工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通过相邻样本分析、双重差分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基本稳健。最低工资改善了企业的物质资本,降低了低技能工人就业,提高了高技能工人就业,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本优化,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条件。企业实现创新的方式有自创和引进技术两种,最低工资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改善了企业的要素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最低工资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平均工资较低的企业、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以及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的创新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政策具有促进企业创新升级的作用,这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纪晟 《财会学习》2018,(17):6-9
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会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运用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既体现在创新数量上,也体现在创新质量上.研究成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对于成本粘性调整成本动因研究的缺陷,本文以2004年我国《最低工资规定》的实施为切入点,从动态角度考察了由于《最低工资规定》实施所导致的雇员成本的增加对于我国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之后,我国企业的成本粘性有所减弱: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员工人均工资比较低的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地区,《最低工资规定》的实施对于成本粘性的弱化效应要更强。本文的研究不仅弥补了先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因果倒置和替代性解释等缺陷,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于企业雇员成本、雇佣人数、进而成本管理的影响,从而为完善我国的《最低工资规定》提供了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最低工资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扬  陈茁 《金融科学》1997,(3):26-29
  相似文献   

6.
尽管最低工资制度受到经济学家们的争论,但是这一政策在西方已经推行了200年,中国各省市陆续开始实行这一制度也有10几年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各国学者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找到两者共同发展的途径。文章通过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综合评价这一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建全我国最低工资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8—2016年中国地级市最低工资和环境规制的数据,运用Logit模型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环境规制的提高对外资企业撤离的系统影响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可能,而环境规制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其次,就异质性分析来看,生产率低、创新能力弱、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所在地市场化程度低、人力资本低的外资企业容易受最低工资标准与环境规制的影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行业竞争激烈的外资企业影响更大;最后基于实证结论,对“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与企业发展等展开延展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以及手工收集的各地区每年度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实证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与微观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关系。我们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倒逼"企业"走出去",促使企业对外投资。在使用工具变量和以企业变更经营地点构造准自然实验来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这种正向作用仍然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促使融资能力强、资本密集度大、生产率高的优秀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本文结论表明,在我国劳动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最低工资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协调企业实际经营活动,既要引导企业积极转变原有发展方式,勇敢"走出去",又需避免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最低工资的执行有着特殊的代表性。特别是最低工资的运动轨迹及其不同阶段的水平,反映了背后诸多政治力量的博弈;同时也反映出影响最低工资的各种指标的状况,比如财政承受力,企业承受力等等。在美国,如果年龄与性别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行业分布、教育分布、婚姻分布、就业时间分布不同,最低工资的状况是大不相同的。美国自1997年到2007年间一直未调整过最低工资,就最近一次调整来看,是考虑了最低工资的真实价值、最低工资对平均工资的占比,最低工资与贫困线对比等各种因素后作出的一种选择,对中国的最低工资确定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文春  殷华  宫汝凯 《金融研究》2022,499(1):95-114
资本劳动比的提高对企业发展、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283个地级市统计数据,探讨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制造业企业资本劳动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而言,最低工资标准每提升10%,企业资本劳动比将提高2%,该结果在工具变量回归、双重差分法等多项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会使企业增加资本投入和减少劳动力雇佣,这一结论为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事实提供了直接证据。异质性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影响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较低工资水平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显著提高,从而佐证了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积极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经验依据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余琰  李怡宗 《金融研究》2016,430(4):99-114
本文分析了参与以高息委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业务对企业创新活动和未来业绩的影响。通过结合管理层的短视理论,本文分析了企业从事高息委托贷款后企业创新活动变化以及盈利水平和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年从事高息委托贷款降低了企业未来的专利产出水平和投入水平,并伴随未来营业利润资产收益率更低和营业外利润资产收益率更高的情形。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从事高息委托贷款与否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差异,更多表现出盈利结构上的差异,说明从事高息委托贷款的根本动机是源于管理层的短视。  相似文献   

12.
叶永卫  李增福 《金融研究》2020,485(11):151-169
本文以2007年的银行续贷政策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续贷限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续贷限制显著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的作用效果因专利类型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续贷限制之后,相较于低质量非发明专利,企业高质量发明专利下降幅度更大,进而企业创新质量降低。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续贷限制会降低企业信贷规模、缩短企业信贷期限以及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进而抑制企业技术创新。上述结果表明,"一刀切"式地收紧续贷标准会强化企业的融资约束,限制信贷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最终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本文研究为当前的续贷政策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视角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叶永卫  李增福 《金融研究》2015,485(11):151-169
本文以2007年的银行续贷政策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续贷限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续贷限制显著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的作用效果因专利类型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续贷限制之后,相较于低质量非发明专利,企业高质量发明专利下降幅度更大,进而企业创新质量降低。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续贷限制会降低企业信贷规模、缩短企业信贷期限以及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进而抑制企业技术创新。上述结果表明,“一刀切”式地收紧续贷标准会强化企业的融资约束,限制信贷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最终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本文研究为当前的续贷政策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视角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轩宇  朱琳  伊志宏  于上尧 《金融研究》2019,469(7):135-154
本文结合我国工薪所得税税负较重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探讨工薪所得税筹划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工薪所得税筹划程度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2)员工应税压力越大,二者正相关关系越显著,且2011年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会抑制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表明纳税筹划主要通过降低工薪税负的不利影响,强化薪酬的激励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创新;(3)当公司为国有企业或公司处在税收征管强度较大的地区时,二者的正向关系更强;(4)当企业人均薪酬波动较大时,二者的正向关系削弱;(5)当创新员工更有可能是避税行为的受益者时,二者的正相关关系更强。本研究对于降低工薪阶层税负,以及如何提高企业创新意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firm innovation on MD&A disclosure. Firms need to redu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to assist investors on the one hand and to prevent rivals from benefitting from disclosures on the other. Innovative firms can use an optimistic tone to convey good news but increase content similarity to reduce proprietary costs. Management chooses a certain content similarity and tone strategy for an innovation and as the number of innovations increases, the ratio of similar innovation disclosure and positive tone increases in the overall MD&A, resulting in greater content similarity and more news conveyed with a positive tone. We find that the firm's level of innova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ntent similarity and tone optimism. We also find that this positive relation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is stronger and when reg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is weaker. Our further analyses on market responses provide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management's disclosure strategy functions as intended.  相似文献   

16.
Recent research in macroeconomics emphasizes the role of wage rigidity in accounting for the volatility of unemployment fluctuations. We use worker-level data from the CPS to measure the sensitivity of wages of newly hired workers to changes in aggregate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The wage of new hires, unlike the aggregate wage, is volatile and responds almost one-to-one to changes in labor productivity. We conclude that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for wage rigidity in the data.  相似文献   

17.
徐细雄  李万利 《金融研究》2019,471(9):112-130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传统文化到底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和功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即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专利产出水平显著越高。进一步检验揭示,儒家文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代理冲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降低专利侵权风险等三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我们还发现,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和正式制度的法律环境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相互替代功能。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全员辐射效应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创新热情,进而提升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增强专利技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边际贡献。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了儒家思想促进创新的内在逻辑,纠正了部分学者对儒家文化价值的消极认知偏见,同时丰富了“文化与企业决策”国际前沿文献,贡献了东方文化情境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姜军  江轩宇  伊志宏 《金融研究》2020,476(2):128-146
本文结合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股权质押频繁的现实背景,利用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的创新效率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降低企业的创新效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1)当第二类代理问题越严重,或质押风险越大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越明显,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伴随的掏空效应及短视效应,是导致二者负向关系的重要原因;(2)掏空效应和短视效应在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上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3)研发投入强度下降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