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本研究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以普惠金融为应用领域,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块链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食药用菌的营养及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已成为安徽省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山区支柱产业之一。但因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市场信任度较低。以区块链技术推动食药用菌行业发展为目的,通过梳理区块链技术的本质特征,总结该技术的应用领域,从破解技术应用与安全、共建信任安全体系与推广普及度3个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区块链技术是金融科技革命的产物,其应用前景广阔且发展潜力巨大。将区块链技术与乡村旅游场景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乡村旅游融资场景的必要性及技术路径,对区块链技术在乡村旅游融资场景的应用进行具体阐述,为破解乡村旅游项目融资难题提供思路与借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5.
吕后珍 《山西农经》2022,(13):36-38
农村地区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对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现状开展综合性分析,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明确乡村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完善当前的产业发展机制,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条件。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入手,深入分析乡村经济发展现状,明确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提出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宗旨、原则、实施路径等几方面来进行阐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解决问题等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郎建利 《山西农经》2023,(21):87-89
农村经济在我国的整体经济建设中占重要位置。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社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等都需要依托于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块链与生态农业产业链结合:机理、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题,也将是中国农业“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发展方向。区块链与生态农业产业链结合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对生态农业产业链信息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在保障产业链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基础上促进信息共享,实现智能交易。区块链与生态农业产业链结合在当前存在政策、技术、内部环境机遇并具有诸多优势。为推动区块链与生态农业产业链结合,就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与技术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强化人才培养等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乡村文化振兴意义重大,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全社会的重视。文章旨在分析乡村文化振兴情况,并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路径提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耕地撂荒机理及盘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与抽样调查结合等手段从高分影像获取的2017年全国耕地撂荒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耕地撂荒呈现撂荒面积、撂荒率双增长,撂荒现象趋于普遍和由贫瘠、破碎地块向肥沃、连片耕地蔓延的新特征。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政策与制度都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耕地撂荒趋势加剧的诱因。针对当前农户耕地撂荒的动因,撂荒耕地盘活对策:一是改善农田基础条件与设施,提升耕地综合质量;二是因地制宜调整耕地布局与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推行多元化土地使用权转让,推进规模化经营;四是创新农产品销售、流通渠道,加速农产品市场价值转换;五是推行社区型、中心村型整合,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六是开展耕地撂荒盘活试验示范,分区分步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乡村旅游相关知识入手,对鄢陵乡村旅游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良好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实践.通过对当地农民的调查,了解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方面的评价情况.根据调研分析得出大部分人是支持乡村旅游开发并看到其对鄢陵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带...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识别农户与集体的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效益差异,为《土地管理法》第62条增设的“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条款构建具体的协同规则。研究方法:文本分析、规范解释、案例研究。研究结果:应纾解“盘活即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重农户、轻集体”制度非协同问题,以宅基地使用权的保障性功能限缩农户盘活的实施路径,以集体所有权的管理权能扩展集体盘活的制度范围。研究结论:通过重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廓清农户盘活和集体盘活的路径分工;通过完善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制度,促进集体与农户间盘活权利的顺畅转换,以此塑造闲置宅基地盘活的协同式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对鲁西南部分农村地区的考察,认为当前一些农村的基层党建工作仍然面临着部分党员受教育程度较低、青年人才扎根难、党员管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匹配等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议: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激发党员干部创新活力;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从乡村异质性出发,探讨与不同类型乡村相适应的宅基地发展权配置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与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新的启发。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基于“区位—资源—组织”三维组合将我国乡村划分为近郊优势团结型、近郊优势分散型、近郊平庸团结型、近郊平庸分散型、远郊优势团结型、远郊优势分散型、远郊平庸团结型、远郊平庸分散型8种类型,不同类型乡村分别匹配拓展型、转移型、保留型或者多类型组合的宅基地发展权配置方式。研究结论:我国乡村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村集体组织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异质性决定了宅基地发展权配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宅基地发展权配置没有普适性的“最优”模式,更好发挥宅基地发展权配置对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需要基于乡村异质性采取分类配置策略而非“一刀切”。  相似文献   

16.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农村建设发展提出的两项重大战略部署。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之,脱贫攻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且这种基础作用具有多重性。脱贫攻坚通过消除贫困、弥补短板、重塑组织、改善系统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前提条件、搭建基础平台、提供组织保障、营造有利环境,从而使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实施不仅可能,而且可行。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贫困地区的顺利实施,必须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决、彻底、全面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脱贫攻坚对乡村振兴的多重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对甘肃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并借助Matlab2018软件,构建GM(1,1)模型对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10-2017年,甘肃省乡村振兴发展总体上呈明显增长态势,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以及生活富裕五方面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耦合协调性较差,而且发展水平远滞后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是制约甘肃省乡村振兴总体水平提升的关键短板;2018-2025年甘肃省乡村振兴水平将继续朝着持续向好的趋势发展,但乡村振兴的五方面仍没有实现协调发展,治理有效水平仍是关键短板。建议甘肃在着力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同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系统各要素耦合协调发展;2022年作为乡村振兴的提速节点,前期应注重补齐乡村发展领域的关键短板,后期应强调提高乡村振兴发展的质量和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西尼传统手工红糖生产情况进行调研,阐述了西尼传统手工红糖的生产现状,分析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尼传统手工红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山区乡村产业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是山区乡村脱贫的关键。通过分析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所面临的困境,发现山区乡村地理状况复杂,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缺失,软硬基础设施贫乏,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乡风文明建设缓慢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因此,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完善乡村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发展关系重塑的背景下,农村住房制度对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多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政策研究、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农民工城乡生活状况的问卷调研,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住房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建立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住房需求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住房需求层次和农村住房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阐释建立农村新型住房制度的理论意义。从宅基地制度的局限性入手,发现宅基地所固有的成员权属性、福利属性及权能模糊性,是造成制度桎梏与现实发展的诸多矛盾的根源所在。据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的农村住房供应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住宅用地供应体系为主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并对其影响、效果以及试点实践的可行性进行讨论。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建立,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住房发展困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