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2021年国内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间旅游信息流数据为基础,构建我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采用ArcGIS空间可视化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格局及其复杂性。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量空间异质性显著。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网络联系呈现立体菱形的空间结构,Top5‰的网络联系呈现明显的地理近邻和旅游资源吸引特征。(2)区域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表现出以高级别行政中心为集聚点的“核心—外围”放射状结构。(3)Top3城市旅游信息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非均衡性特征显著,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交叠分布形成我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立体菱形空间网络。(4)Top3城市旅游信息流出空间网络季节同质性显著,而流入空间网络季节异质性显著。春夏两季城市旅游信息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的聚类系数都相对较高,而秋冬两季聚类系数都相对较低,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呈发散外扩发展趋势。研究以期深刻理解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复杂性,为有效利用城市旅游信息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主要以省为单位,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通过人均GDP来衡量总量收入和产业收入,采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来衡量居民收入问题,分析方法上采用泰尔指数对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进行分解,利用吉尼系数对产业进行分解,得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利用R/S法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情况得出2000~202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在中国区域发展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将于1978~1999年间有相同的发展趋势,其区域发展差异将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变动及其网络测度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领域,产业关联网络的形成与完善则是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主导目标,能够为相关经济现象的空间解析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应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通过产业部门的合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构建了包含了网络密度、中心度、中介度、凝聚子群等指标在内的中国产业关联网络分析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产业关联网络密度由1997的年0.563上升到2007年的0.614,表明产业间经济联系程度逐渐加强,但进展缓慢;各产业中心度整体上呈现小幅度波动趋势,以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并在空间上逐渐向东部和沿海地区集聚;化学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产业节点中介度呈现连续的较大上升,表明该类产业在整个产业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1997年以农业为中心产业的凝聚子群对其本身的密度系数最大(5.880),2007年则演化为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264),表明产业子群经济联系在转换的同时其子群差异也在降低,产业间联系趋于均衡。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探索构建将投入产出表与社会网络分析相集成的产业网络测度分析方法,同时在实践上为国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选取生产和生活两类指标,运用差异系数与极化指数模型,对1997—2011年期间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差异与空间极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指标整体差异扩大,极化效应逐渐增强,生活指标整体差异与极化效应则缓慢变动,生产指标整体差异程度和空间极化效应要高于生活指标;县域经济发展地区间差异与地理分区个数成反比,地区内差异则与地理分区个数成正比;在二区域地理分区条件下,浙东北与浙西南地区之间极化效应均呈现增强趋势,两极分化现象加剧;生产指标在三区域和四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变动基本保持稳定,生活指标则在三种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均呈现显著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5.
选取人均GDP、农民年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三个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为分析对象,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分析单元,利用年均复合增长率、相对发展指数、基于"基尼系数"的区域发展平衡度、R/S分析法等方法,对云南省近20年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程度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均GDP、农民年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稳步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16个州市间的人均GDP相对发展指数差异较大,而农民人均纯收入、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发展指数差异较小;(3)16个州市间的人均GDP的历年平衡度较低但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衡度较高且呈现上升趋势,职工平均工资平衡度最高但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4)未来各州市间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将进一步缩小,职工平均工资区域差异仍将缓慢增大。研究成果对于客观认识云南省经济发展历程,以及为进一步研究其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平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与协调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大量文献研究得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拉大趋势。从机制安排的角度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解决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新的思维。本文用Theil指数测评1990年以来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扩展和收敛趋势,对影响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人均GDP、抚养系数、城市化水平、非农就业率等11个变量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政府调控、市场一体化、教育三大公因子指标,从机制安排角度揭示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与协调增长机制,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就是在城乡要素价格差异和人均收入及福利差异最小化约束下求解出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最大化的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相关差异系数和极化指数等系列数理公式,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2000-2010年连续11年为研究时段,定量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演变过程和格局.结果表明:近10年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演变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从演变格局来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和极化较为显著,西部地区经济差异与极化扩大增强较快,东北地区的经济差异和极化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经济差异和极化较小,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就省域而言,大部分省域内部差异和极化的变化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8.
全球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空间差异演化与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计算人类发展指数(HDI),应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解方法对1990—2014年全球人类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演化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发现:(1)1990—2014年,全球人类发展水平整体得到明显提升,全球人类发展水平空间差异不断缩小。全球七大区域间的HDI差异是全球人类发展水平非均衡的主要特征,但其对总体空间差异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而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区域间与区域内的人类发展水平差异整体趋于均衡。(2)全球七大区域内部HDI差异整体呈缩小趋势。非洲与大洋洲区域内国家间的HDI差距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北美洲、欧洲(除东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等区域内部的HDI差距较小且比较接近,东欧区域内部的HDI差距最小。(3)全球各国之间的教育指数差距最大,收入指数差距次之,健康指数差距最小。健康指数得分最高,教育指数增速最快。教育指数的不平衡是全球人类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但教育进步对HDI空间差距缩小的贡献率最高。(4)全球HDI空间差异演化主要由集中效应引起,即全球HDI空间差异主要源于健康、教育与收入指数自身的非均衡性。集中效应促进了全球人类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缩小,结构效应则扩大了全球人类发展水平的鸿沟。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GDP和人口数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及空间中心统计法、地带分离系数法,从时间维度及空间角度对环渤海经济区44个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环渤海经济区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第二、三产业收入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加大,产业的地理集中效应大于产业的结构效应;②辽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经济中心向辽宁方向偏移,而河北及山东经济区合力拉动人口中心向西南方向偏移;③地带内发展差异特别是河北经济区的发展差异是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地带分离系数以2008年为拐点呈现“U”型结构.最后提出促进河北地区的发展是环渤海经济区在今后的发展中的主要着力点,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1993-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数据,在进行信息消费收敛性分析之后,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增速提升的福利效应进行了测算与比较.研究发现:第一,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数据之间存在“数字鸿沟”,且“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第二,信息消费增速提升对中国农村居民的福利改善作用相当大,即使提高1%,就相当于在消费者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增加7.09% ~ 78.75%的信息消费产品或服务.第三,在相同主观偏好参数下,不同地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增速提升的福利效应由低到高排序依次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考虑消费者的主观风险偏好特征后,信息消费增速提升1%对东部地区居民的福利影响高于其他地区农村居民.因此,在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同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