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中小企业集聚组织形式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聚经济理论是由近代区位理论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在《区位纯粹理论》(1909)一书中最早提出的。集聚经济理论主要研究区域内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的组合,以及这些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与分散的经济合理性问题。中小企业集聚组织就是指中小企业在一定空间上的集中,  相似文献   

2.
集聚经济具体划分为地方化经济(侧重同一产业)和城市化经济(侧重不同产业)两种效应,集聚经济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集聚经济与企业退出行为的关系研究尤为必要.由于集聚经济具有时间依存性,本文运用Cox-Aalen模型估计中国工业企业1999-2009年的退出行为,结果显示地方化经济对企业生存有负向影响,以城市规模和多样化衡量的城市化经济仅在企业初建期提高了企业的生存概率.因此,中国企业可能只是地理位置上的聚集而并未充分发挥集聚经济的外溢效应,中国城市化进程应当充分注意因过度拥挤和竞争对企业产生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业集群的风险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峰 《经济论坛》2004,(22):21-22
产业集群(Industzjal 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单个中小企业如同市场竞争海洋中的帆船,势单力微,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如果许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就会形成联合舰队,获取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其竞争  相似文献   

4.
林民书 《财经科学》2001,1(6):73-78
利益摩擦是影响企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资本-劳动利益摩擦的强度有所不同。企业利益摩擦与劳动力使用的成正比。因此,扩大企业规模,需要减少资本对劳动的依赖,需要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技术进步过程,中小企业不断从对劳动力依赖较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退出,同时又在更多依靠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以及高新技术 产业不断开拓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产业动态与集聚经济有着共同的微观基础——企业,许多研究探究了产业动态(或者说企业的进入、成长和退出)与集聚经济之间的关系,部分侧重于产业动态对形成集聚经济的作用,部分则关注集聚经济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发现集聚经济对微观企业不同生命阶段的影响有着差异化的表现:首先,集聚经济仅对企业进入具有很强的影响,但对企业绩效(包括成长和生存)的影响是较弱的或者说是多样的;其次,这种多样化的表现主要是由于集聚经济的内在机制差异和企业的异质性,因此在未来的实证研究中,需要细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此外,指标选择、行业范围以及地理边界界定也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玉梅 《经济前沿》2012,3(6):84-100
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本文检验了企业规模异质性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互动联系。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因素对制造业地理集中具有显著影响。按素密集度对制造业的分类回归进一步表明,上述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劳动力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相关性不稳健,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结果是稳健的。这意味着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规模分布具有地理集中倾向:大市场集中分布了更多大规模企业。这一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具有规模异质性:小规模企业通过集聚经济,促进生产率提高形成制造业集聚,大规模企业则通过集中分布在大市场而形成制造业集聚。另外,从制造业集聚的驱动力量看,制造业集聚的强化效应与地区异质因素两股力量都在推动制造业地理集中,由此可以判断制造业集中趋势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突出的空间不均衡性,呈现出集聚特征.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对企业规模构成产生内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规模结构的差异性.不同产业类型的中小企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且从动态变化上看,具有集聚度提高、由沿海导向向中部扩散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小企业集聚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动力机制、产业特征的不同,中小企业空间集聚主要有资源型集聚、市场型集聚、外向型集聚和产业关联型集聚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战略存在差异.遵循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空间区位选择规律,推动具有创新能力和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成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解释产业集聚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作用及表现。在分析二者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EG指数、区位商方法,测度关中城市群内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和空间分布规律。据此研究表明,在产业集聚作用下,关中城市群空间结构与产业集聚呈现出了相对应的空间分异规律,为该区域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ESDA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EDSA技术,利用GeoDa软件Morans’I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7年经深圳市认定的2 472个高新技术企业从街道尺度进行整体、分行业类别和所有制的空间分布分析,并将企业分布与人口密度、产业园区、交通、创新资源等影响因素做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空间上聚集分布但没有明显的创新集聚效应;②大型企业、电子信息企业主导企业整体空间分布;③港澳台资企业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内资和外资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与人口、产业园区、创新资源的分局有较强相似性,外资企业青睐配套完善的产业园区,港澳台资企业分布受广州—东莞—深圳—香港通道效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基于宁波服装产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的现象.产业集聚现象是新空间经济学区位理论所研究的重点,在其中作为促进国际贸易的两个动力之一的规模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故产业集聚现象将对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经济,研究地区产业集聚不可忽视对外贸易的影响.本文以颇具代表性的宁波服装产业为例,对宁波服装产业集聚和对外贸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宁波市服装产业集聚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