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北京市调查数据,对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发现,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综合福利指数为0.3188,处于福利评价的低水平阶段;除经济资源和健康状况方面的福利状况达到较高水平阶段外,其他功能性活动均处于中、低水平阶段。与2008年相比,2012年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心理条件、社会资本等方面的福利状况均有所改善。防护性保障和社会资本的边际改善对进城务工人员总福利水平上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包春慧 《经济师》2023,(12):108-110
乡村兴,则国家兴。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重要的组织资源,对于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农户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文章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观出发,聚焦经济发展能力、政治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化延续能力提升,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依据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我国居民的收入向福利转换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发现:仅有1.5%的居民在纯技术效率方面是有效的,总体的技术效率较低,但此效率具有较快的上升趋势;就转换的规模效率而言,26.5%的居民的情况为规模报酬不变,其余居民为规模报酬递减.本文进而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向福利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居住在中部或西部地区对转换的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婚、离婚状态或者居住在城镇对此效率具有显著负面影响;男性、已婚或同居状态等因素对转换的规模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和城镇户籍对规模效率具有轻微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森(Sen)的可行能力理论,运用模糊数学与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2004-2013年31个省份社会福利指数,并分析社会福利与土地财政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沿海城市社会福利指数相对较高,且透明性担保、社会机会、经济条件、防护性保障和政治自由对社会福利指数贡献率呈递增的趋势。第二,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财政收入绝对值与相对值远超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社会福利与土地财政二者呈脱钩现象。第三,各地区社会福利指数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且各省社会福利指数存在空间集聚与扩散现象。最后,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比与社会福利之间呈倒U型曲线。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分析方法,从福利角度研究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与宅基地功能、农户家庭属性特征、农户心理特征等的关系,探寻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比例为18.97%;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程度、庭院经营性收入、家庭归属感、宅基地区位条件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的影响方向为正,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为负.基于此,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应对策:开展对宅基地福利水平的评估,给予流转农户足额福利补偿;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新安置点的选址与规划,使宅基地流转后农户福利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8.
借鉴土地发展权制度改革中国征地补偿渐成代表性研究思路,但以往补偿标准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局限性。文章以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为例,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通过构建土地价值生产函数析出土地发展权净值,阐明发展权制度下的土地价值分配调整过程及其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作用原理,推导出一种适应于土地公有制的、替代市场交易机制的"征后补偿型"土地产权价值也即征地补偿定价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秦依依  陈华垚  段颀 《经济地理》2022,(10):127-136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而在工业活动中权衡收益与成本,关注其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文章以农村固定观察点为样本,采用前沿的交叠双重差分(DID)方法,探讨采矿活动作为外生变量冲击对于周边农户粮食产出及家庭收入的影响。实证发现,采矿活动冲击会导致周边农户的粮食产出减少约20%,且一定时间内影响加剧,在不同识别框架中均稳健。粮食种植面积、家庭教育水平、是否位于粮食主产区等因素显著调节了家庭户所受负面影响,使不同特征的农户受影响程度不同。这些负面效应来源于减少投入和降低生产率两个渠道,生产率的降低一方面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情形下减少了产出,即形成“阶梯产量”;另一方面又使得周边农户自觉减少要素投入,形成“弃种”现象。此外,采矿活动也显著影响了周边农户收入,使得种粮收入下降。总收入越低的家庭更“惜粮”“储粮”,经济福利损失更高,且可能导致总收入进一步降低;而总收入较高的家庭则相反。采矿活动对周边农户而言其收益不一定能抵消其成本,甚至可能导致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因此,政策应加强对矿区农民的精准福利补偿,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自贸区模型,研究了成立自贸区的影响因素以及自贸区成立对不同国家产业份额和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比较优势、自贸区内国家与区外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度以及自贸区内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度是影响自贸区内国家产业份额与福利水平的主要因素。当自贸区内的贸易自由度较低时,市场规模是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当自贸区内的贸易自由度较大时,比较优势是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福建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效率偏低,带动规模急需进一步扩大;不同地区、行业、组织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效率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宋珂  刘卫柏  魏逊  钟士宇 《经济地理》2022,42(3):133-140
土地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特征,当前农村土地市场中流转租金的形成机制并不健全。土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甚至快速上涨对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阐释,但鲜有从农业经营外包影响农村土地流转视角的阐释。使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基于湖南、吉林和重庆3省(市)2014—2020年实地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农业经营外包对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经营外包明显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外包显著提升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增大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需求,打破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出现流转市场中农村土地供不应求的情形。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农业经营外包会对小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农业经营外包在丘陵地区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租金快速上升的作用不明显。文章提出转变小农户的传统观念,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经营外包,全面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农民最优劳动供给的视角构建农地资本禀赋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机制,提出“土地粘性”和“资本激励”两条影响路径,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拥有土地资本将提高农户非农创业的可能性(1.31%);(2)土地资本规模和土地资本价值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均呈现显著的“U”型;(3)土地资本规模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存在“土地粘性”和“资本激励”两个影响路径,在土地资本规模较低时,主要表现为“土地粘性”效应,土地资本规模的提升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有抑制作用,而当土地资本规模达到临界值(9.33亩)之后,主要表现为“资本激励”效应,土地资本规模的提升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以提升其动态营销能力成为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家IT企业中高层营销经理的访谈数据,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动态营销能力影响因素模型,认为市场感知、供应链响应、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研究开发四种能力是企业动态营销能力的重要构件,市场环境动荡性是驱使企业提升动态营销能力的强大外力,而高层管理者认知与决断力、文化与经营理念、资源及其调配、情报与IT应用、组织架构与制度适配以及组织学习平台与氛围则直接影响企业动态营销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网络治理机制作为网络治理的重要部分,在共生网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研究网络治理机制的效用,文章将网络治理机制划分为契约、信任、学习治理机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治理机制对网络治理绩效的影响,并加入网络治理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根据假设构建理论模型,以山西省和陕西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这三个治理机制对网络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治理能力对网络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网络治理能力在网络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绩效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网络治理机制以及网络治理能力对企业网络治理的研究价值,对企业的网络治理与良好运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刘传俊  杨希 《当代经济》2016,(22):126-128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分析沪深300指数2012-2014年的企业样本数据,研究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五个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履行对股东、债权人、政府、客户和员工的社会责任与风险承担能力正相关,这五个指标中影响风险承担能力最主要的是企业对股东、债权人以及客户的责任.本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能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综合价值,满足其利益诉求,同时也是企业提高风险承担能力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质化研究中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识别出企业集群环境下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影响因素和构成。在此基础上,采用对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及信息熵和三角模糊数组合分析方法对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构建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温州永嘉泵阀产业企业集群环境下某企业进行了评价研究。旨在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和实用的研究方法,丰富和发展快速响应能力理论,为企业集群环境下供应链组织发展快速响应能力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已成为企业保持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30位企业高层领导一对一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构建“驱动力—行为策略—结果”的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结构维度及其影响作用模型,并运用组织学习理论与高阶理论对模型进行诠释。结果表明: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由跨界学习愿景构建能力、跨界学习领域选择能力、边界惯性重构能力、跨界学习执行能力和跨界知识挖掘能力5个能力结构要素构成;企业高层领导跨界学习能力通过新思维引入、本位跨越提升组织双元学习水平,影响企业持续创新和管理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