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沿海34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3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采用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ArcGIS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沿海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沿海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集中度日趋分散,港口间的竞争加剧,各港口群内部集中度表现不一致。2空间结构整体呈弱空间分散格局,除西南港口群外,其它各港口群枢纽港已形成。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疏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港口体系空间集疏起到均衡化作用;另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在未来的空间疏散化现象和边缘港挑战效应将长期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长江干线港口集装箱发展历程,以长江干线21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1984—2016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运用集中度法则,研究了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过程与发展特征,判别了竞合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中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港口间的竞争加剧;(2)集中度的变化轨迹呈现快速扩散、缓慢分散、稳步集中、再次分散、再次集中等5个阶段性特征,揭示了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经历了由枢纽港占支配地位,到地区性港口迅速成长、集装箱港口体系均衡稳定的变化过程;(3)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市场处于低度寡占型,但逐渐朝着充分竞争态势发展;(4)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分布趋于均衡,空间格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上中下游多中心并存的集装箱运输网络,重庆、武汉、南京、苏州等区域性枢纽港,在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港口体系主要货类结构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桥  陈琼 《经济地理》2015,35(3):108-114
以长三角地区19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运用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分析2004—2012年主要货类吞吐量的集中度变化趋势,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主要货类吞吐量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2年煤炭、石油以及集装箱的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煤炭吞吐量出现空间分散格局向空间集聚演变的趋势,但集聚效应不显著;石油吞吐量出现空间相关性增加的趋势;集装箱吞吐量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效应。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发起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沿线区域港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海上丝绸之路航运网络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港航网络结构存在区域化、整体性较脆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运输成本最小化原则,综合考虑国家间贸易流量、货种结构、区域企业联系及安全地缘环境等因素,利用O'Kelly的枢纽区位优化方法,对沿线区域的枢纽港口进行了优化选择,分别为:中国的广州港、深圳港,东南亚的新加坡,南亚的科伦坡、瓜达尔港,西亚北非的吉达港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塞得港,构成沿线区域港口联动发展的"骨架"。并提出通过优化航线网络、明确港口功能定位、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境外港口投资等措施,促进航运网络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畅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贸易通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群体系结构演化与竞争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港口体系和竞争理论,对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群2000—2013年的港口体系结构演化与竞争态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群体系格局从集中到分散演变,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三足鼎立格局,港口群之间竞争激烈;目前港口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受腹地经济因素影响;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和厦门港在全国港口体系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网络的时空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估测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0位的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的时空演化格局,并从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的角度揭示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网络的等级结构。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全球已经形成以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三个区域港口间集装箱贸易连接为主体,三个区域内部港口间集装箱贸易连接为支撑的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网络空间格局;2全球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网络的复杂性与完整性大大增加,各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流在研究期内经历一个由近及远的空间递减过程,地理邻近依然是有利于促进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一个重要因素;3全球多数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比较松散,仅少数港口的联系紧密,这种全球集装箱运输贸易港口分布格局等级差异的形成是世界海运贸易网络区域分异、组合特征的反映;4港口集装箱运输贸易首位联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港口的相邻或接近以及集装箱运输贸易组团核心强大的经济吸引力,成为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的首位联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跨入新世纪,连云港港口规模能力迅速提升,逐步形成了今天"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格局,跻身全国十大和全球百强集装箱港行列。2013年,港口吞吐量超过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548万标箱,港口铁水联运量、陆桥过境运输量领先于沿海港口。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向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通过新亚欧大陆桥,连通我国中西部地区、中西亚直至欧洲,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乃至中西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口岸。  相似文献   

9.
跨入新世纪,连云港港口规模能力迅速提升,逐步形成了今天“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格局,跻身全国十大和全球百强集装箱港行列。2013年,港口吞吐量超过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548万标箱,港口铁水联运量、陆桥过境运输量领先于沿海港口。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向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通过新亚欧大陆桥,连通我国中西部地区、中西亚直至欧洲,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乃至中西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口岸。  相似文献   

10.
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相对集中度为标准,通过计算1970--2009年的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在参考1970--2009年美国集装箱港口数量、集装箱吞吐量以及港口的空间变化基础上,将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0---1981。年的快速分散阶段、1981--1995年的缓慢分散阶段、1995--2006年的缓慢集中阶段以及2006--2009年的再次分散阶段。从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过程中可以发现,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发展存在周期性;并在1995年之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多中心的集装箱港口网络,且某一区域的货运中心并非都是一港独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